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上山采野蒜
一
課間休息,走廊上,班里幾個女孩子又將思思圍起來,她今天穿了雪白襯衣和格子紅裙,在大家的包圍中文靜地笑。遠遠看去,只有小鳳自己一個人憑著圍欄,望著樓下同學們在操場上瘋跑瘋鬧。小鳳也生著夜來香一樣好看的樣子,就是少言少語,有時候慢半拍,顯得有些癡,她家里窮,常年穿著校服。
六年級的教室在學校三樓,伸手就能摘到樓前銀杏樹的小扇葉。銀杏葉扇起微風,拂著小鳳的額發(fā),她仍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需要一塊錢,還給林玲五毛,再買兩個作業(yè)本、一支鉛筆。她本想管媽媽要,但是她記得昨天媽媽讓她去買鹽,口袋里的錢掏出來只有兩張五塊、兩張一塊,她覺得那里頭勻不出一塊來給她,就將要錢的話咽了回去。
小鳳遠遠地看到操場上有一個女孩朝自己揮手,眼眸彎彎明亮開朗,能說會道的玲瓏小嘴,天然卷曲的頭發(fā)只簡單地綁了一個馬尾,走起路來渾身散著掩不住的活潑勁兒。她一手還拿著兩串從梅奶奶那兒買來的炸土豆串,毫不吝嗇地給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小鳳知道,也只有玲玲能對她這樣開心地笑。
梅奶奶估計是全校同學最喜歡的人了,她能炸出最美味的土豆串,花一毛錢,她就從竹筒中抽出一根竹簽,嫻熟地串起四五塊土豆,撒上五香辣椒粉。再花一毛錢,還能買到一塊鹵煮豆腐。然而在這個山村小學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一毛錢的。要是身邊有同學買了,低年級的孩子會忍不住投去熱切的目光,直到看著最后一塊土豆被吃掉;但是高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忍耐,他們會低著看書本不轉(zhuǎn)頭,直到最后一塊土豆被吃掉。只有很要好的朋友之間,才會一起分享,小鳳知道,玲玲拿著她們的土豆串就要上樓了。
就在玲玲還未上樓前,小鳳忽然有一個主意,她想,玲玲一定會同意的。她轉(zhuǎn)身向樓梯口跑去迎接玲玲,兩人差些撞在一起。小鳳拉著玲玲趴在圍欄上,兩人吃掉了各自的土豆串,玲玲意猶未盡地擦擦嘴,小鳳醞釀著要說的話,她興奮地拉著玲玲的手,目光灼熱地說:“周末去挖野蒜,到縣城賣,怎么樣?”玲玲是個愛玩兒的,眼眸一骨碌,隨即低聲悄悄地說:“前兩天我奶奶還去賣了呢,她說拳頭這么大一把,好的一塊錢,不好的也能賣五毛呢。”隨即眼睛里閃爍著光芒,又說:“我們挖到二十把,就有二十塊錢,最少也有十塊!”二十塊錢,能買兩百個土豆串,或者一百個作業(yè)本,小鳳兒過年的壓歲錢也才五塊。于是,鳳兒和玲玲驚異于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激動地抱在一起跳起來,馬上又害怕被同學們看破,便假裝什么也沒發(fā)生,回到教室去上課了。
二
鳳兒與玲玲心心念念的周末終于來了,只要星期六能順利挖到足夠的野蒜,她們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
鳳兒等媽媽出門去地里干活,又將菜葉子細細地切了給雞鴨添食,準備好中午的野餐,她才拎上小籃子、扛上小鋤頭,往小河邊匆匆走去。果然,玲玲已經(jīng)在那邊等著,她坐在河岸上,將小石子一枚一枚往清清的河水里扔,水面綻開一朵朵水花。
鳳兒氣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說:“玲玲,我來了。”玲玲想逗她玩兒,便嘟起嘴假裝生氣說:“哼,都扔了一百多顆小石頭了,你才來。”鳳兒更抱歉了,說:“啊,那怎么辦…”“要不中午,我負責撿柴燒土豆,給你剝好,行么?”玲玲本來就是假裝生氣,立刻陰轉(zhuǎn)晴,大笑說:“好,你說的!”然后攬過鳳兒的籃子,邊翻看邊問:“辣椒和鹽帶了嗎,還有火柴。”鳳兒笑著:“都帶了!”玲玲翻看完,滿意地笑了,她就是喜歡跟鳳兒一起去玩兒,鳳兒雖然話不多,做事卻仔細可靠。上山挖野蒜這事離了鳳兒可辦不了,野蒜都生長在哪片山坡上,玲玲可不清楚,她問:“鳳兒,我們上哪兒挖去?”
鳳兒想了想便說:“先去駝山吧,我撿柴時,看到那兒,長著不少野蒜。”商議好目的地之后,兩個小姑娘就興致勃勃地出發(fā)了。
小山村的南邊有兩座山峰相連,遠遠望去就像駱駝的兩個駝峰,那兒就是駝山。山下的緩坡地帶已經(jīng)被村民開墾出來種上了莊稼,兩峰之間的過渡地帶土層薄、石頭又多,就荒了,鳳兒上山撿柴時常在那兒的大白山石上休息。那里淺淺的土層種不了莊稼,卻長著許多野蒜,青青翠翠的。
野蒜是一種長得跟青草十分相似的植物,根卻不同,每棵野蒜都掛著或大或小、又白又圓的根,就像土地里嵌著一顆顆珍珠。野蒜有一股苦香味,當?shù)厝讼彩骋八猓謇锞陀腥送谛┑娇h城里去賣。不過那都是大人才做的事,孩子中還沒有這么做的,所以鳳兒和玲玲的野蒜計劃在同齡人中算是個創(chuàng)舉。
山路蜿蜒參差難行,有的路坎比鳳兒一米二的身材還高,但兩個小姑娘明顯是山里頭長大的,像兩個野猴似的手腳并用往上爬,已經(jīng)攀上了大半個山坡。她們邊爬山邊亮起一雙眼睛,時不時在地坎巖縫間發(fā)現(xiàn)幾棵野蒜,就寶貝地挖了放到籃子里,她們要且行且珍惜,只要是好的野蒜,不論多少,先采了再說。
一個時辰左右,眼看著就快到駝山荒地了,她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一舉爬上高地后,放下籃子,拎起小鋤頭揮著鐮刀就沖了進去,埋頭尋找。不一會兒就被潑了冷水,荒地里只剩下一些細碎的小蒜苗了,許多地方都有被挖過的痕跡,看來,她們來晚了一步,駝山荒地里上好的野蒜已經(jīng)被挖走了。鳳兒只能撿漏,挖著為數(shù)不多的幾棵,有些無奈地直起腰,對不遠處的小伙伴說:“玲玲,你那邊,怎么樣,我這邊,沒幾棵好的。”
玲玲回道:“我也是,鳳兒,這里像是被挖過了。”
鳳兒說:“恐怕是老街上,那幾個賣菜奶奶,挖的。”她們將荒地走了個遍,所有的野蒜加起來還不夠一小把,這距離她們的目標還相去甚遠。鳳兒整理著很少的野蒜,玲玲盤坐在地上,手撐著下巴望著她說:“接下來怎么辦?還有別的地兒么?”
鳳兒想了想有些欲言又止地,終于說:“要是不害怕,就去抱兒坡,試試。”鳳兒說的抱兒坡,其實是抱孩子扔在那兒的坡,是響當當?shù)臈墐浩拢瑩?jù)老人們說,在餓飯的年代,有人家生了娃養(yǎng)不活,就扔到坡上去,后來村里人管那兒叫抱兒坡。玲玲聽到“抱兒坡”三個字,似乎聽到了坡上傳來嬰兒的哭泣聲……她說:“啊,抱兒坡啊,那邊有野蒜嗎?”
鳳兒說:“可能有的,比較遠,去的人少。我知道有條小路過去。”玲玲想著搞不好那邊有大片的野蒜呢,就說:“鳳兒,你怕嗎?”鳳兒強打精神說:“我不怕,那邊也有人,種地的。”其實鳳兒心底也不安,就是想著那邊很可能有野蒜,又看著籃子里可憐的一點,膽子就壯了起來。玲玲看著鳳兒,她也鎮(zhèn)定了自己,說:“好,你不怕,我也不怕,走吧!”她們感到需要互相鼓勵,便手拉手往抱兒坡走去,鳳兒拉著玲玲在前,玲玲拎著籃子在后。平時在學校里,總是玲玲照顧鳳兒多一些,到了野外山間,又反過來了。
從駝山抄了近路,不久就進入抱兒坡地界,太陽燦爛地照著山坡,正是油菜花開的時節(jié),許多蜜蜂揮舞著翅膀嗡嗡地采蜜,正如鳳兒所說,這里也有油菜花地的,眼前明媚的景象驅(qū)散了她們心中的陰影。兩個小姑娘放松下來,開始各自尋找野蒜。鳳兒沒有猜錯,她們陸陸續(xù)續(xù)找到一些野蒜,長得很好很大棵,挖出來,根部的小圓珠有彈丸那么大。
過了油菜花地后,她們走進了撂荒地,之前只在地坎邊能看到的野蒜,撂荒地里卻東一叢西一叢地生長著。鳳兒和玲玲如臨福地,倍加珍惜細仔仔細細地挖起來,鳳兒還叮囑道:“玲玲,遇到根太深的,叫我來,鐮刀不好挖。”與鳳兒家不同,玲玲家里地少,農(nóng)具也不全,更沒有專為小孩子準備的小鋤頭,她也只是抱著玩兒的心思,從家里胡亂摸了一把鐮刀就出門了。而賣野蒜必須得有根須,半截貨是沒人要的。鳳兒從小跟著媽媽在地里摸爬滾打,早就學會使鋤頭了,她知道只要找到恰當?shù)木嚯x,一鋤下去,就能將野蒜根完整地起出來。忙活了好一陣,撂荒地給他們貢獻了十二把野蒜。
三
“我們?nèi)ツ沁吙纯础!绷崃嶂钢袒牡匚黝^一塊稀疏的油菜花地說。鳳兒表示同意,她也注意到那塊地了,油菜花長得稀稀拉拉,搞不好也是半塊荒地,去看看也不錯。
這塊地還用樹枝刺條堵住了入口,鳳兒覺得奇怪,就地里那幾根不成器的油菜籽,也值得這樣攔住嗎?她們將刺條小心地拉開,踩著樹枝進去,七八壟油菜過去后,眼前豁然開朗,原來外圍的油菜花是打掩護用的,這地中間居然藏著一整塊野蒜地,沒錯,她們并沒有眼花,那碧綠的一片,正是她們四處尋覓的野蒜!
玲玲瞬間就被這片碧綠的幸福淹沒了,她不由分說,拿起鐮刀就開始干活。鳳兒在欣喜之余卻有一絲疑慮,但沒來得及多想,也開始挖起來,才挖了兩三鋤之后,鳳兒停了下來:這兒的野蒜不一樣,外面的綠中發(fā)亮,這里的卻綠得深沉,長得也太密集,整整齊齊的,簡直就像媽媽種的韭菜。
對了,這片野蒜不是野生的,是別人種的。
鳳兒恍然大悟,她趕緊叫住忘乎所以的玲玲:“玲玲,玲玲,快別挖了。這人家種的,不是野生的。”玲玲傻了眼,真是別人家種的話,她們這是偷,她趕忙跳出野蒜地:“說,真是別家種的?”鳳兒點點頭:“野生的沒這么好,這么綠。”兩個小姑娘意識到要趕緊逃出去,萬一被人看見,她們兩個挖野蒜賣的站在別人家的野蒜地里,怎么都說不清。鳳兒玲玲拎起籃子就往外撤,以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好像下一刻就有人出現(xiàn)指著她們說是小偷。跑出去后,鳳兒還不忘把刺條拉回去,再次將入口堵上了,她們這才感覺安全脫離了險境,離開抱兒坡,原路返回駝山了。
由希望到失望,又到后來的喜出望外,雖然有些驚嚇卻有驚無險。回到駝山休息時,鳳兒和玲玲看了看對方笑了。此時,他們累了也餓了,就準備做野餐:木炭燒土豆。兩人分頭行動,很快就揀到了足夠的柴升起了火。鳳兒很會燒土豆,等火焰燃盡之后,將土豆放到木炭堆中,掩埋起來,千萬不能放到火焰里去燒,那樣土豆會糊掉,一定要用文靜的炭火去烤才行,這樣烤出來的土豆還有一層鍋巴,剝開焦黑的外皮,就露出香噴噴的土豆了,再加上五香辣椒粉,簡直完美。
土豆正在炭火里烤著,需要等待,鳳兒和玲玲到另一塊光潔的山石上去休息。玲玲說:“抱兒坡那片野蒜地是誰家的呀?”鳳兒望著天上的云,眨巴著眼睛:“不曉得。”玲玲癡癡地說:“那么多野蒜,要是挖了點兒也看不出來吧。”鳳兒說:“不敢,媽會打死我的。”玲玲也說:“我也不敢,萬一那片地要是劉大媽家的,她要知道,得插著腰罵街,從早罵到晚。”鳳兒想起上次不知誰家的牛吃了她家十多棵玉米,劉大媽罵街的陣仗,不禁覺得又嚇人又好笑。玲玲接著說:“而且要是班里同學知道了,以后就沒人跟我玩了。”鳳兒卻很有主意,說:“我們沒挖,不知道挖的,那一點,不算數(shù)。”玲玲又說:“那下午要去哪里呢,還不夠二十把呢。”鳳兒滿懷希望地說:“去松山,那兒遠,又是火燒坡,準有。”玲玲也說好,反正這些事她也不懂,就都聽鳳兒的。
休息片刻又飽餐一頓之后,她們再度出發(fā),這次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松山。松山上原本生長著郁郁蒼蒼的松樹林,前年被放牛的放火燒了山,除了山頂還剩些樹,帽子似地戴在山上,其他地方一片焦黑,直到來年春天才長出許多蕨類植物,給松山披上了一件新綠衣。
這一次,鳳兒他們真是不虛此行,不僅挖夠了野蒜,還采了許多蕨菜。晚上回家切上一些過年存的臘肉,就能給爸爸媽媽做一頓臘肉炒蕨菜了。
傍晚分別時,她們數(shù)了數(shù)挖到的野蒜,總共有二十四把呢,而且她們野蒜的品質(zhì)很不錯,根粗葉茂的,這意味著鳳兒和玲玲的野蒜計劃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