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立春扶柳踏寒梅,春雨落瓦繞雪樓

此世間皆為縹緗流彩下的幻境,故作高深,立鸞錦屏風,展水墨扇,拍案,聽我一一道來,三段千古絕唱的曠世奇緣。

論朝代,亦不知道幾時,百姓以農耕砍柴,游商倒販為生。各階層身著服飾大不相同,差異甚大。從圣上的龍袍華服,官員的青色官袍,到商人戲子的棉衣羅娟,再到鄉里間的麻衣粗布,無一不顯示出這里的貧富差異。而故事就發生在,這上突厥下西海左蠻夷右東海的天龍國。

在天龍國的都城京州,位于黃河以南,離東海百里的地方,而故事的中心地方則遠在幾十里外的小縣城——皋城。

皋城四面環山,還有一條大河從旁邊流過直通京州與黃河。

逍遙散仙一日游,到皋城附近的一座孤山偶得璞玉。百般觀詳細探,不知來源,遂攜身伴游九日。后與人踏風問梅之時,贈予友人。友人大喜過望!賜筆墨紙硯,以表謝意!逍遙散仙見友人如此厚禮,詩興大發,提筆大書特書:

攜友踏春梅,璞玉照乾坤。

孤山不顯水,筆硯懸日月。

友人見仙人所賜字畫如此精妙絕倫,便當場表示金裝細裱,以供后人傳承。

逍遙散仙平撫胡須笑道:“罷了,罷了!我乃一俗人,不值得如此,不如與我做個約定可好?若一世之后,你我子孫滿堂,再來這孤山秀亭一聚。”

“甚好!甚好!一世之約,也不枉此生。仙人愿我子孫滿堂,也是我最大的恩賜。”遂之,友人攜字畫璞玉返鄉。逍遙散仙手持綠玉杖,騎著白馬又開始了闊世之旅。

輾轉幾日,這名喚作潘文起的男子,攜著字畫和璞玉回到了故鄉——皋城的鄉下。

“快看!爹回來了!”一年幼的孩童,興奮地揮舞著雙手,朝著潘文起跑來。

“哎喲喂!想死你了!我的兒!來親一個!唔嘛~”潘文起順勢抱起孩童,親了又親。

不遠處手拿竹簍的美麗婦人,不禁淚眼婆娑:“郎君!?”

“娘子!我回來了!讓你受苦了。”潘文起撩起內人的發梢,緊緊地擁入懷內。

“都怪你,非要去游山玩水,家書都不曾寄一回,害我整日提心吊膽。聽王府的人說,夫君去的方向發生了什么大事,說是以起兵征討,若是夫君有個三長兩短,我和兒如從是好?我寧死也不再嫁。”

“娘子,好啦,好啦。我現在就在你眼前,別哭了,妝都花了。來!給大爺我笑一個?”潘文起面帶微笑的犯起了不正經。

“夫君!你好壞!哼~今晚,你就啃白吉饃吧!”

潘文起見娘子嬌怒,心里暗想,壞事了。連忙上前安撫。

“娘子,我這人該打,你就諒解了我吧!我這有偶遇逍遙散仙贈送的字畫和璞玉,要不送給娘子做賠禮道歉?”

潘文起見內人臉色有所好轉,便一把扣了過來。輕聲細語:“明天,我去找個工匠給你打個簪子。你就諒解了吧!”

“算你識相,今天就跪著吃飯吧!”掙脫了潘文起,還是不打算就此罷休。

潘文起見娘子如此頑固,便撓了撓頭。突然想起,一路上花香四溢,正值寒梅臨春,不如帶妻子賞花?

“今兒立春,我們今天吃春菜和春餅。奈何我們家貧苦,也只能用野菜做春菜和春餅餡了。夫君啊,這次你回來,就別再出去游山玩水了,我一個女子在這守家清苦的很,哎,當初我是叛了家也要嫁給你的。可是,你倒好,撇下我和孩兒到處游山玩水,幾年不曾回來,也沒有個書信。真不知道,你的心是不是用那野石頭做的!我還沒讓你起來呢!繼續跪著!”潘文起覺得在孩兒面前如此被訓斥,有失臉面。心中有愧,也不得不接受。另一邊,潘文起尋思著翌日帶著妻兒去城里耍耍,散散心。順帶見見許久未見的故人。

翌日,潘文起一早便攜妻子與子女,一同進城探花賞景。為了給妻子一個滿意的交待,潘文起帶著玉石,準備前往城里最大的玉器坊——金玉坊。

此時的皋城,還殘留著少量的積雪,紅黑相間的磚瓦,似乎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棉被。挨家挨戶掛起了紅燈籠,門欄邊上貼上了,最新手寫的對聯兒。還有一些富裕的人家,給小孩兒穿上了虎頭帽,新衣裳。炮竹聲,不絕于耳。偶爾,孩童拿著風車追逐著從旁邊跑過。

雖說,剛剛立春還是有些寒冷,但是,這立春節的熱鬧氣氛卻四處洋溢。皋城是一個小縣城,全城就一條最繁華的街道名為皋城路,這里也是潘文起當年考試進京州時候,長待的地方。看著這些熟悉的房屋和驛站,潘文起不禁地泛起了歲月倉促的感嘆。

“爹,那人是在做什么?穿得好奇怪啊?”潘永泉拉了拉潘文起的衣袖,水靈靈的小眼睛漫著疑問。

潘文起定睛一看,原來,兒子是看到了春官兒。

“哦,那是春官,專門挨家挨戶給人報春報喜的人。算是,一種給人帶來福氣的人兒。”潘文起雖然心里對那些當春官的人,有些不滿,認為都是乞丐和游牧民族混日子,但是,還是很稱贊他們不辭辛苦給人報喜。

“吶,爹,我以后長大了,也可以成為春官一樣給別人帶來福氣的人嗎?”潘永泉若有所思的問。

“哈哈,好兒子,你呀!以后好好讀書,一定能成為一個給人帶來福氣的人的。”潘文起摸了摸潘永泉的頭,笑呵呵的看著他。

不遠處的春官兒,只見,頭戴財神冠,身著戲袍子,敲著小銅鑼,挨家挨戶的敲開門,振振有詞的唱著:

一進門來二進廳,三進廊房瓦屋深。

抬頭看,峨軒軒,紅紅綠綠貼兩邊。

年年有個正月正,正月里來過新年。

肉又香,酒又甜,團轉親戚來拜年。

一拜公公添福壽,二拜婆婆添壽緣。

三拜金銀堆滿屋,四拜四方進財源。

五拜五子登金殿,六拜貴子人丁添。(本唱詞摘自《中國傳統歲時節俗》)

恭喜發財,萬事如意,五谷豐登,闔家歡樂!

隨后,聽完春官唱詞后,開門的人家給春官一些米或銀兩,互相祝福,春官贈予歷書和春牛圖,這春官報喜才算了結。春官,就這么一家又一家的敲門報春。

聽完春官報喜,潘文起帶著妻兒又來到了武門廣場,這里更加的熱鬧。

一聲:“芒神到!”男女老少都出現在了武門廣場周圍。潘文起不得不把兒子架起來,舉過頭頂放在自己肩頭。

人山人海,壓根不像剛剛稀疏幾人在街頭閑談。這一聲剛落,這不到一會兒就人滿為患了。這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只見,本地官府穿著青衣,手持五彩麻繩編制而成的牛鞭,出現在武門廣場的高臺之上,一旁一個泥人妝點成了“芒神”。另一邊兒,則放著一頭耕牛,掛著紅花繡,身抹五彩。這都在宣告著有好戲開場了。

“肅靜!”“本官代表圣上,向各位平民百姓賜福了!愿立春之日,芒神保佑!開耕種田,五谷豐登。”那官員手持五彩牛鞭,說罷,便向一旁的耕牛敲打,以表示賜福祈愿。

隨后,當場宰殺賜福的耕牛,人們為了得到被賜福的一塊牛肉,幾乎擠破了頭。也顧不上什么顏面,稍有力氣的人,拳頭都用上了。舞獅隊,舞龍隊從兩側相繼出現,一陣陣敲鑼打鼓的盛會開始了。

潘文起,看了看妻兒,只能搖了搖頭:“我們到酒樓茶館那邊吃飯吧,這一時半會是沒法過去了。離金玉坊還有一段距離。此時,差不多也到午時了。末時,我們去賞花。”

“夫君,今兒這么熱鬧,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飯呢~”

“沒事兒,我認識一個酒樓茶館的老板,包你滿意。我當年為了進京州趕考,沒少被關照。只可惜......”

“好啦,夫君,你就別遺憾了,這不還有我和泉兒嗎?”

扛著潘永泉,潘文起從人群中穿過,帶著妻兒來到了曾經刻骨銘心的地兒——雪樓。

說起這雪樓,錦城的老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年,剛開門,就被人踏破了門檻。倒不是這里的菜有多好吃,也不是,這里的茶水有多么甘甜,而是這里傳說雪樓老板娘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奇女子,自幼體弱多病,無親無故。在青樓靠賣藝為生,可突然間,就在皋城東路口開了家酒樓茶館,不經讓人好奇。

一進門,一個店小二就上前來詢問:“客官,里面請,需要點啥只管說。包您滿意!本店還常駐游鶯藝女,需要點唱的也尚可!”

“喲,張三,幾年不見,忘了本小爺啦?”潘文起一副刁侃的表情看著店小二。

“哎呦喂!是您啊,哎呀!小的該打,盡然忘了您這位爺,不過,今兒雪姨不在,要不改天再來?”

“不用了,我今兒就來吃個飯的,順帶看看雪姨。末時,我還得帶著妻兒去賞花呢!上幾個菜,好久沒來,不知道點些什么,干脆老樣子吧!記我賬上,回頭給你結了。”潘文起熟練的讓人心痛的,點起來了菜。

“哎呦,潘小爺,您就別客氣了,我這就給您安排上。老樣子是吧!好咧!紅燒肉一盤,清蒸鱸魚一碟,花月清一壺!”店小二一陣吆喝,和著店里劃拳聲,一片熱鬧的氣氛。

剛說完,潘文起的耳朵就疼了起來。一旁的妻子揪住了他的耳朵:“喲,夫君還挺熟練的嗎?說說看,那個雪姨是誰啊?我一個弱女子天天在家帶孩子,你倒好到處游山玩水?是不是還沾花惹草啊?”

“哎呦,娘子,你就放過我吧,我知道這幾年你辛苦了,我這不回來了嘛!那雪姨是以前我窮苦讀書時候,幫助我的大善人,沒別的。先去吃飯吧!”潘文起揉了揉紅腫的耳朵,悄悄地看著妻子。

不遠處的一個黑衣女子,背著一把古樸的劍,用扇子擋著臉,笑瞇瞇的看著他。

潘文起吃飯時候,跟妻子說起了,這雪樓跟他的事兒。

“早些年,我爹是個本地的商人,這雪樓的老板娘是一個獨身一人的游鶯藝女,沒了爹娘。我爹花錢給她贖了身,還給她一些銀兩。只不過,后來,我爹被人陷害含恨而死,以至于家道中落。雪姨她籌錢開了這家雪樓,我考試進京州那段時間,雪姨一直關照著我。”潘文起看著窗外的飄起的雨水嘆了口氣,心想這花是賞不了了。

“夫君,是我錯怪你了,你受苦了,這些年。”

“沒事,哪有你辛苦,我就一個浪子,我自己清楚,我給不了你什么幸福。可是,你還是愿意一直陪伴著我,這些年,娘子你才是受苦了。這外面下起來小雨,恐怕,這花是賞不成了。等下,我們直接去金玉坊吧!”潘文起溫柔的撫摸著妻子,輕聲說道。

“夫君,那么大一塊璞玉,真的是仙人贈給你的?我長這么大,第一次見碗口那么大一塊璞玉。雖然,我以前也好歹算是一個富家女子。”

“千真萬確,路過一個孤山秀亭,偶遇友人逍遙散仙。他贈送給我的。逍遙散仙人如其名,不喜身外之物,好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這璞玉贈送給我,也不奇怪。”

潘文起看著妻兒,難得吃得開心,不禁眼眶有些濕潤,心中暗暗發誓:既然回來了,那就好好過吧!一定要讓妻兒老小過上好日子!

末時,潘文起帶著妻兒來到了金玉坊。金漆裝飾的門欄和招牌,無一不顯示出金玉坊的氣派。在這個熱鬧的節氣里,店里顯得有些冷清:店里的店小二,靠在柜臺邊上,打起來了哈欠,不遠處的八哥也不曾喧鬧。

店小二見有客官,便強打精神招呼道:“客官,有什么事嗎?”

“我這里有塊璞玉,想請店家給我家娘子打一對玉簪兒。”潘文起彬彬有禮的遞過璞玉。

“好咧,我讓玉匠師傅看看。等會給你答復。”店小二拿過璞玉,便轉身去了工坊。

工坊里,一個玉匠師傅正在休息。

“王師傅,你看看這璞玉,有個客官想打一對玉簪給他家娘子。”店小二搖了搖玉匠師傅。

“哦?我看看。”過了一會,這名王師傅把店小二喊了過來,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璞玉從那里弄來的?你知道嗎?”

“外面那個客官的啊!他給我的。”店小二有點奇怪的看著王師傅。

“哦,這樣啊,你告訴他,三日之后,來金玉坊取就好。另外,跟他說打造玉簪的費用就不用給了,當我贈送的就好。不要問我為什么!”王師傅似乎話里有話,店小二深知這王師傅的古怪脾氣,就沒有再探究了,轉身跟潘文起說了一聲,并且,把商契蓋上公章給了他。

“那既然這樣,還請王師傅他老人家盡點心。我改日帶些茶點來犒勞下老先生。告辭。”潘文起拉起妻兒,賒賬買了點米糧便回家了。

另一邊,王師傅端詳了很久,才放下那塊璞玉,久久不能自拔。轉念一想,起身從玉石架上拿了一塊差不多大小的玉石,用另一塊玉石給潘文起打了一對玉簪。這對玉簪,王師傅用上了細銀軟金,并且雕刻著龍和鳳,帶著巧妙的流蘇,看起來是那么的精致。

第二天,王師傅帶著那塊璞玉,來到了縣衙門王府,說是有要事求見王縣令。王師傅亥時從王國府出來,打算回到金玉坊,但是,那天起再也沒有人見過王師傅。

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誰也不知道這會發生什么事情。或許,一塊璞玉引發的慘案?或許,只是,陰差陽錯?這一切的一切,也只有天知道。

版權:起點女生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美姑县| 凤冈县| 萝北县| 阿拉善右旗| 乌兰浩特市| 阿图什市| 拉萨市| 北流市| 驻马店市| 左权县| 汉中市| 招远市| 洪洞县| 永仁县| 台州市| 利川市| 延边| 田阳县| 和顺县| 黄山市| 北碚区| 邵东县| 凌海市| 炉霍县| 攀枝花市| 马边| 沧州市| 威海市| 长沙市| 枝江市| 富裕县| 宁都县| 黔江区| 沙雅县| 葫芦岛市| 瓦房店市| 新乡县| 东宁县| 麻城市|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