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天山鑄劍穿越客

綿延數(shù)千里的天山山脈橫亙在歐亞大陸腹地,一座險峻陡峭的山峰從它的東部橫空出世,形成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界山。

當(dāng)年黃金部族的子孫們來到這里,被它的雄偉壯觀與冷冽神圣所折服,他們給這座山峰起了個名字“博格達”,意為“圣山”!

這里既有遮天蔽日高達十幾丈的參天古樹,又有風(fēng)景如畫半人高度的山甸草原。

積雪附近雪雞棲居,時有雪豹出沒,密林深處馬鹿呦嗚,狍鹿、棕熊、猞猁、巖羊隱現(xiàn)。

草地上山花爛漫,五彩繽紛,偶爾有和碩特部的姑娘唱著山歌放牧牛羊。

而貝母、當(dāng)參、紫草、黃芪、柴胡等野生中草藥材叢生,每到盛夏季節(jié),冰雪融水滔滔而下,匯成30多條河流,澆灌山麓綠洲沃野。

不愧是西王母神仙居所,世外仙山!

最重要的是,博格達峰山中蘊藏煤炭、菱鐵、云母礦物數(shù)十種,因此有“天山老人”稱謂的一代奇人在此開爐鑄劍,一呆就是三十年。

一處地下溶洞中開辟的地火天爐,通紅的熱浪肆無忌憚地向四周釋放它的魔爪,把整個空曠的鑄造大廳映的一片暗紅。

一座玄鐵鑄就的鍛臺就坐落在地火天爐不遠處,雖有層層低矮的土垣遮擋,還是止不住熱浪的肆虐。

一個坦露著上身,全身如黃金比例分割,肌肉虬結(jié)有力的少年揮舞著一把與自己不成比例的大鐵錘,敲打一塊劍胚。

他僅著一條四角短褲,腰間又圍一圈雪豹皮當(dāng)做圍裙,防備迸濺的鐵屑崩在身上。

少年神情專注地盯著通紅的劍胚,手中鐵錘劃過一個玄妙的軌跡,狠狠地砸在通紅的鐵塊上,“噌”的一聲濺出一大片火星。

有些火星崩散在鐵砧上,還有部分被少年腰間的雪豹圍裙阻擋,但亦有部分濺射到少年那坦露的胸腹上。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那迸濺的鐵屑攜著滾燙的高溫,擊打迸射到少年那布滿了密密一層汗珠的肌肉上,非但沒有留下紫黑的燙傷疤痕,居然連一個紅印都沒有。

不知是這少年天賦異稟還是涂抹了什么防燙的膏藥,或許兼而有之?

少年吐氣開聲,“嘿哈”一聲,將鐵錘舉起掄圓,攜帶著錘子本身的重量重重地砸下,“轟”的一聲砸在劍胚上,又“刺啦”濺出一片火星。

如此反復(fù)這般,整個劍胚兩刃被依次捶打了十次。

少年拄錘大口大口地喘氣,根本不顧爐火周圍那幾十度的熱空氣燙傷肺部,他胸膛有節(jié)奏的呼吸,口鼻呼出一股股鼻息如白龍一般。

也就兩個呼吸的時間,他用粗大的鉄鉗將劍胚翻轉(zhuǎn)放穩(wěn),左手持鉗固定,右手把鐵錘掄圓,繼續(xù)剛才的那般枯燥的步驟,直到這一側(cè)劍胚刃口兩端也都各鍛打了十次。

少年不及喘息,雙手用力,用鉄鉗夾起溫度稍微冷卻的劍胚,復(fù)又放入地火天爐中。

掀起蓋子的地火天爐因為有了空氣流通,蹭的躥出一丈多高的火苗,復(fù)又沉寂下來。

面對常人畏之如蛇蝎的火焰,少年眉頭也不皺一下,緊緊地盯著劍胚慢慢地由黑紅色變成透著亮光的橘紅色。

他小心翼翼地將地火天爐蓋上大半,將劍胚放置在鐵砧上,用鐵鉗固定好,鏗鏗鏘鏘地繼續(xù)鍛打起來。

少年一邊鍛打劍胚,一邊回憶天山老人所授鑄劍第一課。

“天山老人”一脈傳承的并不是春秋時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的技藝,也不是吳國鑄劍大師干將和莫邪的鑄劍法,而是同一時期趙國鑄劍名家,以藏鋒利匕聞名的徐夫人。

《史記·刺客列傳》曾有記載:“于是太子(燕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荊軻刺秦王用的正是徐夫人所鑄的匕首。

可惜祖龍秦王嬴政深諳“走位”秘訣,荊軻奮身十幾刺而不中。

荊軻失敗被殺,沒有像“專諸刺王僚”那般改變燕國國運,那把匕首也沒有像“魚腸劍”那般,獲得天下十大神兵的威名。

荊軻刺秦失敗,徒留下“圖窮匕見”,“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等千古名句,獨獨那把見血封喉,吹毛斷發(fā)的匕首不見經(jīng)傳,默默無聞于世間。

如果荊軻刺秦成功,估計那把匕首也會被冠以“圖窮匕”,與“魚腸劍”那般被人傳頌千古吧!

千年以降,歐冶子憑“湛盧、龍淵、泰阿、魚腸”等名劍被尊為鑄劍鼻祖;干將莫邪也因殉情殉劍和“干將莫邪劍”傳諸天下,而戰(zhàn)國時期與之齊名的徐夫人一脈則不為世人所知。

天山老人傳承自徐夫人鑄劍一脈,常常以此扼腕嘆息,恨不能早生兩千年,舍身碎骨以身相代,替荊軻刺秦,為自家鑄劍一脈正名。

成功者聞名于天下,失敗者寂寂無名,世事本就如此。

然而禍福輪替,徐夫人鑄劍一脈自戰(zhàn)國以來,知恥而后勇,一心為自家一系鑄劍實力正名,他們舍棄浮名,潛心技藝,打破陳規(guī),積極吸納諸派所長,最終傳承二千多年。

大明崇禎年間,天山老人終于以鑄劍實力,成為當(dāng)世鑄劍第一人。而歐冶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傳承則早已消散在歷史云煙中,不知所蹤。

因此天山老人在教導(dǎo)弟子之時,除了獨特的鑄造手法,更是傳授鑄劍一脈傳承不絕的精神:“知恥近乎勇,技窮近乎道!”

少年一邊鍛打鐵胚,一邊細細體悟,爭取能如師傅天山老人一般將這獨特的精神內(nèi)核鍛打進劍身里。

劍氣鋒銳來自百折不撓的鍛打錘煉,整個劍身兩刃四面都要各鍛打十次,一共四十次,待劍胚溫度冷卻復(fù)置爐中加熱,這一過程稱之為“一鍛”。

隨著鍛數(shù)的增加,劍胚體積重量也在不斷地減少,需要繼續(xù)投放相應(yīng)鍛數(shù)的精鐵,再持續(xù)鍛打。譬如劍胚精煉五鍛,那么也需要投入精煉五鍛的精鐵塊繼續(xù)捶打;劍胚精煉九鍛,那么就要投入精煉九鍛的精鐵繼續(xù)錘煉,直至劍胚成型,重量減無可減為止。

版權(quán):起點中文網(wǎng)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南昌县| 广宁县| 南郑县| 承德市| 南江县| 南平市| 吉林市| 鲁甸县| 哈尔滨市| 隆化县| 广汉市| 平舆县| 陕西省| 仪征市| 武威市| 广平县| 莱阳市| 彭州市| 唐海县| 滨州市| 万山特区| 五大连池市| 合阳县| 大同县| 张家川| 洪湖市| 德保县| 玉门市| 桑日县| 昌宁县| 柏乡县| 扎囊县| 临沂市| 梅河口市| 汉川市| 周口市| 田阳县| 龙陵县| 将乐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