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部回復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
自卑與超越書評詳情
全部回復
1.我們都活在“意義”的領域中,不是單純的體驗事物本身,而是體驗事物對我們的“意義”;
2.我們通常會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來感受現實,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是被賦予了意義的現實,而非現實本身;
3.所以,意義嚴格來講是一個充滿謬論的領域,是片面的,有對也有錯;
4.如果完全忽略一個人的言辭,動作、表情、態度、習慣、特征等就能看出他對“意義”的理解和踐行;
5.現代人錯覺:似乎明白自己的追求,事實是別人期望他的追求;
6.人必須面對的三大事實:
1)人受困于資源貧瘠的地球;
2)由于個人的脆弱,人必須聯動同伴生存;
3)人分男女
7.人類生物學上的脆弱,正是文化發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