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免費
四教義
最新章節:
第12章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為別于天臺四教儀而稱大本四教義。《四教義》即是智顗所作《維摩詰所說經玄義》之初章。在初章基礎上進一步離析廣義,作有六萬余言,超過原在玄義所述初章份量的三分之二。《四教義》文開七重,一、釋四教名,二、辨所詮,三、明四門入理,四、明判位不同,五、明權實,六、約觀心,七、通諸經論。在釋四教名中有五意,即:一、正釋四教名,二、核定,三、引證,四、科簡,五、明經論用教多少不同。在辨所詮中有四意,即:一、約四諦理,二、約三諦理,三、約二諦理,四、約一諦理。在明四門入理中有五意即:一、略辨四門相,二、正明四門入理,三、悉檀起四門教,四、約十乘觀法成門義,五、信法兩行四門不同。在明判位不同中有六意,即:一、約三藏教,二、約通教,三、約別教,四、約圓教,五、約五昧,六、約經論多少。在明權實中有三意,即:一、明權實,二、明格位,三、明興廢。在約觀心中,就四教為四意。在通經論中,對諸經論及此經論為二意。《四教義》可謂會萃十二分教之大成,與《維摩經所說經玄義》相比較,雖然開章次第不同,但是不應以文義差別而崇彼廢此,二者參照,有助于研習四教義義旨以及智顗學術思想的變化。現有金陵刻經處刻本。注釋書有:四教義私記一卷(證真)、四教義資持記十二卷(皎空)、四教義箋錄一卷(本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