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6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文前輔文
- 編委會
- 前言
- 科普展品及衍生品
- 植物的使命
- 實體兒童互動游戲
- “夜空中的星”
- “不插電”的計算思維教育桌游
- 腦電可視化
- “DNA制造工廠”
- 中華文明“不倒翁”
- “中國天眼”動光纜檢測
- 《飛天的夢》科普圖書AR展示系統
- 基于離子型電致動聚合物柔性仿生機器人
- 魯班榫卯益智玩具
- 微型紡織品織機
- 舞動七色光
- 基因的奧秘
- 音樂的可視化
- 新媒體科普作品 視頻類
- 植物烏托邦
- Let's Talk About Sex
- 免疫與健康
- 農藥的武林大會
- 飛向木星
- 中國古代杰出科技
- 身邊的電磁波
- 石頭奇遇記:少年李四光與奇怪的石頭
- 新媒體科普作品 漫畫類
- 植入人體的小醫(yī)生
- 指尖上的“二十四節(jié)氣”
- 圖解VR、AR、MR技術及其應用
- 哥倫布的漂流瓶
- “睡得好,記得好”
- 蠅類“秘史”
- 神農就愛嘗百草
- 小石頭歷險記
- 墨子訪“星”記
- 新媒體科普作品 游戲類
- ColorseeFun
- ZooseeFun
- 《雙子星球的光之戰(zhàn)紀》
- 基于VR技術的“中國天眼”
- 科普活動
- “小魔術大揭秘”
- 吃草的“怪物”
- “人體免疫系統探秘”
- 為什么秋冬北京容易出現霾
- “靜音電子樂器”探究式電子課程
- 基于展品的STEM教育
- 針對小學生的科技館親子活動
- “小小愛迪生”
- 新疆民俗數字博物館的原型設計與科普應用
- “地球發(fā)燒了?”
- 基于館校結合的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
- “橋的奧秘”
- “扎染工藝之美”互動體驗式教學
- “逃出生天” 更新時間:2025-04-07 16:56:23
推薦閱讀
- CompTIA Project+ Certification Guide
- 在路上
- 淄博科技服務的實踐與探討
- 可視化未來:數據透視下的人文大趨勢
- 樂觀而不絕望:資本主義、帝國和社會變革(喬姆斯基作品系列)
- 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與廣東實踐
- 晉縣政治:國家型構下的基層權力整合(1945-1976)
- 北京產業(yè)安全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9)
- “俄羅斯學”在中國(第2輯)
- 科學的社會功能(精華版)
- 華僑華人與西南邊疆社會穩(wěn)定
- 201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報告
- 社區(qū)矯正一百問
- “一帶一路”年度報告:智慧對接(2018)
- 永不停歇的時鐘:機器、生命動能與現代科學的形成
- 構建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全2冊)
- 諸子人才觀與現代人才學
- 國家興衰的傳播動力機制研究
- 直覺訓練課:如何憑直覺快速做出決斷
- 創(chuàng)業(yè)號動車
- ALPHS課程:執(zhí)行課程層面的探索
- 小組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
- 2013-2014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成果選編
-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民族學文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
- 認證有效性:從感知到提升
- 掌控自己:輕松構建高效的個人管理模型
- 中國縣級廣電轉型發(fā)展實現突圍的樣本:“項視現象”透析
- 去工業(yè)化的發(fā)生機制及影響研究
- 智能營銷傳播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