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98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書名頁
- 內容簡介
- 人員分工
- 協作單位
- 前言
- 第一章 青海省草地資源
- 一、天然草場的總量與特征
- (一)天然草場的總量
- (二)天然草場的特征
- 二、天然草場的類型與分布
- (一)溫性草甸草原類
- (二)溫性草原類
- (三)溫性荒漠草原類
- (四)高寒草甸草原類
- (五)高寒草原類
- (六)溫性荒漠類
- (七)高寒荒漠類
- (八)低地草甸類
- (九)山地草甸類
- (十)高寒草甸類
- 第二章 草地生態監測常用方法
- 一、主要術語及概念
- 二、前期準備
- (一)制定工作計劃
- (二)人員準備
- (三)資料準備
- (四)野外監測用具準備
- 三、監測時間
- 四、樣地布設
- (一)樣地布設
- (二)樣方布設
- 五、觀測內容
- (一)樣地背景因子觀測
- (二)草地生態系統觀測
- 六、草地生態系統野外觀測方法
- (一)地上生物量地面觀測
- (二)植被覆蓋度地面觀測
- (三)高度地面觀測
- (四)頻度地面觀測
- (五)主要植物種調查
- 七、社會經濟及牧業活動調查
- 第三章 生態監測常見植物
- 一、草本植物
- (一)百合科(Liliaceae)
- (二)報春花科(Primulaceae)
- (三)車前科(Plantaginaceae)
- (四)川續斷科(Dipsacaceae)
- (五)唇形科(Lamiaceae)
- (六)大戟科(Euphorbiaceae)
- (七)豆科(Leguminosae)
- (八)禾本科(Gramineae)
- (九)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 (十)蒺藜科(Zygophyllaceae)
- (十一)景天科(Crassulaceae)
- (十二)桔梗科(Campanulaceae)
- (十三)菊科(Asteraceae)
- (十四)藍雪科(Plumbaginaceae)
- (十五)藜科(Chenopodiaceae)
- (十六)蓼科(Polygonaceae)
- (十七)柳葉菜科(Onagraceae)
- (十八)龍膽科(Gentianaceae)
- (十九)麻黃科(Ephedraceae)
- (二十)牦牛兒苗科(Geraniaceae)
- (二十一)毛茛科(Ranunculaceae)
- (二十二)薔薇科(Rosaceae)
- (二十三)茄科(Solanaceae)
- (二十四)瑞香科(Thymelaeaceae)
- (二十五)傘形科(Umbelliferae)
- (二十六)莎草科(Cyperaceae)
- (二十七)杉葉藻科(Hippuridaceae)
- (二十八)十字花科(Cruciferae)
- (二十九)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 (三十)水麥冬科(Juncaginaceae)
- (三十一)鎖陽科(Cynomoriaceae)
- (三十二)小檗科(Berberidaceae)
- (三十三)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 (三十四)蕁麻科(Urticaceae)
- (三十五)罌粟科(Poppy family)
- (三十六)鳶尾科(Iridaceae)
- (三十七)紫草科(Boraginaceae)
- (三十八)紫葳科(Bignoniaceae)
- 二、灌叢植物
- (一)豆科(Leguminosae)
- (二)薔薇科(Rosaceae)
- (三)杜鵑花科(Ericaceae)
- (四)楊柳科(Salicaceae)
- (五)檉柳科(Tamaricaceae)
- (六)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 (七)藜科(Chenopodiaceae)
- (八)菊科(Asteraceae)
- (九)蒺藜科(Zygophyllaceae)
- (十)麻黃科(Ephedraceae)
- (十一)小檗科(Berberidaceae)
- (十二)馬鞭草科(Verbenaceae)
- 常見植物物種索引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6-03 15:01:00
推薦閱讀
- 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英文版)
-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垃圾分類(全彩版)
- 近代松花江流域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變遷
- 泛北部灣區域生態文明共享模式與實現機制研究
- 供熱工程
- 城市河流環境修復技術原理及實踐
- 難降解廢水高級氧化技術
- 食品發酵工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
- 供水井修復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
- 糖蜜廢液的資源化處理及應用
- 江西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的績效評價與示范機制研究
- 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重大問題研究(水旱災害卷)
- 中國碳市場相關問題研究
- 青海高原高寒木里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圖解
- 青藏高原東部草原生態建設補償區域的優先級判別研究:以瑪曲縣、若爾蓋縣、紅原縣、阿壩縣為例
- 河南踐行“兩山論”推動綠色發展研究
- 海上能源通道風險分析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
- 水資源集約利用的經濟技術政策研究
- 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貴陽行進錄(2007-2012年)
- 重金屬污染及控制
- 建筑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機會指南
- 環境治理與引資行為之間的多重困境:理論與實證
- 河流濕地資源利用與公園規劃:以山東省臨沂市為例
- 大氣治理與可持續發展
- 中國水處理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膜工業卷)
- 冶煉煙氣治理工藝與技術
- 垃圾分類小百科
- 環境經營與排污成本管理
- 典型含鉛廢物風險控制技術
- 貴州省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