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旨在為普及憲法而編寫,其關注點是如何提高憲法思維能力。書中介紹了憲法思維的基本理論,并結合憲法實踐,從憲法教育、人權保障、憲法解釋與憲法實施四個視角,闡釋憲法思維的價值與意義。作者認為學習憲法最重要的是掌握法律精神與法治思維方式,學會用憲法來思考問題,用憲法來處理問題,以確保行為的科學性與合憲性。本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適合作為公務員、學生、一般大眾學習憲法的通識讀本。
韓大元 ·憲法 ·10.6萬字
中國憲法學說史主要以梳理、整理與研究中國學者本土的憲法理論和憲法學說為主。根據歷史發展的階段的不同,以新中國的成立為界,將中國憲法學說史的研究工作分為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早期憲法學、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憲法學發展兩個階段,在每個階段又具體分為若干歷史階段。具體章節結構如下:導論、背景篇、歷史篇和范疇篇。導論部分解釋了中國憲法學說史的基本概念、基本脈絡和基本體系。背景篇介紹了西方憲法學對中國憲法學說的影響。歷史篇介紹了新中國成立前及成立后中國憲法學說的發展。范疇篇闡釋了人權、基本權利、制憲權、公民、基本義務等概念及其演變。
韓大元 ·憲法 ·80.8萬字
《憲法學專論》內容簡介:憲法學是研究憲法這一特殊社會現象的法律學科,要了解、學習憲法學,首先必須了解什么是憲法,認識憲法概念的基本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準確把握憲法產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德國學者克納德認為,對實定憲法的理解是以憲法概念的理解為前提的,只有以憲法概念的理解為基礎,我們才能分析各種憲法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什么是憲法是實定憲法學研究中首先提出的課題。
殷嘯虎 ·憲法 ·33.7萬字
《憲法制度與法治政府》以憲法的視角,對法治政府進行了關聯性研究,試圖回答法治政府建設的憲政制度支撐,解釋法洽政府的合憲性依據,梳理法治政府建構的憲法理論資源。《憲法制度與法治政府》除第一章概述外,從人權保障制度、立法制度、預算制度、行政組織制度、地方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性自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八個方面展開論述,既有宏觀把握,又有微觀剖析,是對憲法制度與法治政府關系的全景展示。
焦洪昌 ·憲法 ·28.5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盡管對立法權限的劃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釋等問題作了原則規定。但由于憲法對立法權限的劃分不夠具體、不夠明確,導致有些法規、規章與法律相抵觸或者法規、規章之間相互矛盾、沖突,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有鑒于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于近期公布《立法法》以提高立法質量,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中國法制出版社 ·憲法 ·2.8萬字
美國著名政治哲學家、法哲學家德沃金的法律理論存在著普適性與特殊性共存、斷裂性與一致性相伴以及理論脈絡復雜等研究難題。為了破解這些難題,本書從德沃金捍衛自由主義傳統的問題意識入手,重構了德沃金的自由主義法律理論,揭示了德沃金“認真對待平等權”的理論核心、動用各種理論資源堅持“認真對待平等權”的研究方式、堅決回應來自各方面理論批判的“刺猬型”研究態度。本書為在整體上把握德沃金的法律哲學思想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楊國慶 ·憲法 ·17.3萬字
本書集中討論了實踐中的權利即權利救濟問題。通過對冤假錯案中權利救濟的實現過程與途徑的分析,通過對受害人權利救濟的理論溯源與追究,通過對我國發布的人權白皮書的分析,多方位展示了權利理論的淵源與哲學基礎。作者指出,人權的主體性原則反對原子式的個人主義思潮,反對各種形式的私力救濟行動(如私刑、復仇等),提倡具有商談精神的自力救濟(如調解、和談等)。
賀海仁 ·憲法 ·17.9萬字
清華大學賈兵兵教授的新作《<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研究—附件七仲裁實踐》,該書結合“南海仲裁案”,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五部分的爭端解決機制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審視,對其部分條款所涉及的相關國際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和反思,并結合討論了其他相關的國際司法或仲裁判例。從“南海仲裁案”的具體個案逐漸衍伸到一個更大的宏觀視角,從而得出一些具有普遍理論意義和符合維護我國南海海洋權益的建設性結論。
賈兵兵 ·憲法 ·16.8萬字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是為了規范人民檢察院的設置、組織和職權,保障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職責,根據憲法,制定是法律。本書最具特點的是新舊法條對照表,該部分將新舊法條之間的未修改內容、修改內容以及新增加的法條通過列表的形式加以對照說明。本書便于讀者以最直觀的方式在已經掌握的原法內容基礎上,了解修改變化,從而快速掌握該法的新體系和新內容。
本書編寫組 ·憲法 ·4598字
本書作為法學院高年級選修課程和研究生教材,致力于"為什么"的論述。分為若干專題,但又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條理清晰的探究國家賠償法中的主要問題。以案例作為課后的延展,一方面,關注法官在說什么,另外一方面,設置拓展式的、不追求固定答案的問題,意在探討法律的原理、法律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本書出版后在學界內學術評價較高。此次改版因為國家賠償法領域有很多新的司法解釋,加之行政法其他領域的法律修改以及將要修改的行政訴訟法可能涉及到一些相關內容。
沈巋 ·憲法 ·44.8萬字
本書為法律史學基礎理論著作,描述清代國家法中的地區性、結構性差別,以及法律文本與實踐的疏離,并從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角度分析各種多元差別現象的基本體制原因。本書文獻豐富,視野開闊,史論結合,分析入微,初版于2003年,在法律史學界有較大影響。
王志強 ·憲法 ·12.2萬字
本書2011年首版上市,2014年修訂二版,本次根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和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新成就新內容進行第三次修訂。本書以問答形式,提煉憲法核心問題,進行一一解讀,以利于讀者重點把握和學習憲法知識,使全體人民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許安標主編 ·憲法 ·13.2萬字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規定,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本書收錄憲法修正文本和中國共產黨章程,并附有憲法宣誓誓詞及入黨誓詞,以供廣大讀者學習了解憲法和黨章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憲法 ·3.6萬字
本書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1)憲法解釋的基本原理,是對憲法解釋的基本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2)憲法解釋程序的基本問題,是對憲法解釋程序的各個環節做了具體研究。(3)外國憲法解釋程序,選取了幾個有典范意義的國家,對其憲法解釋程序進行介紹和分析,以功能主義的方法探討其制度邏輯,汲取其中可資借鑒的內容。(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解釋程序法(專家建議稿)》及其說明,基于前面的研究,作者設計了我國憲法解釋程序的具體規范。
韓大元 張翔等 ·憲法 ·13.2萬字
民法即生活本身,民法典就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法治時代,法律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無論男女老少、工農官商,行為都受到法律的約束和保護。為了使群眾認識到民法典不僅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同樣也是必須遵循的規范,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法律意識,培養靠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本書精心梳理了民法典與9部舊法的區別與聯系,并分為左右雙欄進行了詳細對照。真正做到了雙向檢索,既可以民法典檢索舊法,也可以舊法檢索新規。雙欄對照的形式,增、刪、改都用不同符號進行了醒目標注,使用便捷,一目了然,一本書解決讀者的法條焦慮。除此之外,更是在每章開始處加入了要點導讀,幫助讀者迅速掌握重點,節省閱讀精力。
金鐵 ·憲法 ·7182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燙金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擁有高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過四個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并歷經1993年、1999年、2004年三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燙金版)》收錄憲法歷次修正案及改后文本。
中國法制出版社 ·憲法 ·2.3萬字
為了幫助讀者準確理解與適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開始推出“法律注解與配套叢書”,深受廣大讀者的認同與喜愛。隨后,應廣大讀者的要求,我社陸續擴充本叢書品種,目前第四版51種之多,成為法律工作者辦案運用和公民法律學習的有力助手。本套叢書主要包括注解、應用及配套三部分。本分冊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涵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相關法律重點及難點。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憲法 ·16.1萬字
《反分裂國家法》是2005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一部關于臺灣海峽兩岸關系的法律。該法律的主要內容是鼓勵兩岸繼續交流合作,但同時也首次明確提出了在三種情況下中國大陸可用“非和平手段”處理臺灣問題的底線。該法公布實施以來,在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憲法 ·6786字
為了幫助讀者準確理解與適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開始推出“法律注解與配套叢書”,深受廣大讀者的認同與喜愛。隨后,應廣大讀者的要求,我社陸續擴充本叢書品種,目前第四版為51種,成為法律工作者辦案運用和公民法律學習的有力助手。本套叢書主要包括注解、應用及配套三部分。本分冊為憲法分冊。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憲法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