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地提出了農業節水補償機制的指導思想、指導原則、投入機制、水價確定理論和方法、交易方式、操作模式、政策保障措施等,建立了農業節水支持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獲益后反哺農業節水的有效激勵機制,反映了我國農業水權轉換的前沿研究動態和最新成果,可為我國開展水權制度建設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李鐵 王海麗 詹小米 ·水利工程 ·8.9萬字
本書圍繞水利類專業科學研究和基本實驗要求,結合水利專業實驗設備而編寫的專業實驗綜合教材,本書共分為五章,包括31個實驗項目、25個水力要素測量、7個氣象觀測、1個模型實驗。實驗項目包括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實驗原理、實驗設備、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記錄、實驗數據處理及結果、注意事項、思考題等內容;水力要素測量包括設備原理及使用方法;氣象觀測部分采用圖示圖解的方法介紹了降水、蒸發、雨情測報、氣壓、風、濕度、溫度等觀測設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設備安裝及觀測方法;水工模型實驗介紹了相似理論、相似準則及模型設計。
袁曉偉 解宏偉編著 ·水利工程 ·8.8萬字
對于深覆蓋層上面板堆石壩復雜結構的應力變形特性分析,數值計算研究是目前最主要的分析研究方法,本書詳細介紹了河口村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應力變形分析及不同設計方案下的三維應力變形計算分析,內容包括:計算模型和參數、計算原理與主要公式、不同設計方案的面板壩靜力非線性有限元計算分析研究成果等。本書可供從事壩工建設的勘測設計、施工、運行、科研、教學等科技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相關領域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資料和工程案例讀物。
趙壽剛 秦忠國 姜蘇陽 嚴實主編 ·水利工程 ·8.8萬字
本書首先介紹了目標蒸散發研究的國內外發展概況,對目標蒸散發的定義、內涵和分項指標體系進行了介紹;重點闡述了目標蒸散發的定量計算、評估和優化配置方法,以黃河流域典型區域為實例進行了計算和分析;分析了黃河流域典型區域的二期水權轉讓模式,并確定了轉讓標準;并提出了基于徑流與蒸散發融合的水資源管理模式,以及實現這種模式管理的保障措施。本書可供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工程、農田水利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從事水資源規劃、管理、調度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馮峰 ·水利工程 ·8.8萬字
本書選擇水資源緊缺、生態環境退化嚴重的海河流域典型地區為研究區,從農田生態系統與水循環變化耦合機理的角度開展研究,揭示水文循環演變與農田生態系統的影響效應。掌握了滹沱河流域農田生態格局的特征和演變規律;模擬了不同農田生態格局變化情況下徑流的變化;介紹了流域蒸散發下墊面修正系數及其分布規律;分析了流域水循環要素演變特征及其成因;預估了灤河流域未來的氣候及徑流變化。本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可供從事水文學、環境科學、水資源研究的科研和教學人員閱讀,也可為從事流域水文水資源管理的人員提供參考。
王衛光 劉萬新 邢萬秋 ·水利工程 ·8.8萬字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以人為本”理念的貫徹落實,對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庫安全管理問題顯得更加重要。編者充分結合小型水庫特點和多年來小型水庫管理經驗編寫本手冊,希望能給予小型水庫管理人員提供全面技術參考。
龐毅等編著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全書共分3大部分,第一部分變電設備概述主要介紹變電站內各類設備的基礎知識,如設備的結構,組件,附件及相關作用;第二部分介紹精益化檢修的概念及優勢;第三部分介紹各類設備精益化檢修的要求,并以實際案例指導讀者如何根據條款開展精益化檢修。
潘巍巍 呂朝暉主編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是水電站壩后背管工作性態研究專題的成果匯編,該專題深入研究了壩后背管在施工期和運行期的溫度場、應力場、管壩相互影響及外包混凝土裂縫形態、縫寬等問題。本書可供水電站發電引水管道設計、科研、施工和運行管理技術人員及水利水電高校師生參考。
伏義淑 田斌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以大量調查數據為基礎,對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針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明確了深化改革的原則和目標,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論證設計了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并對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展進行了跟蹤與分析,為進一步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
王冠軍 柳長順 周曉花 孔慕蘭 王志強 戴向前等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是指導水庫管理人員在大壩工程日常運行、維護和監測過程中保障大壩安全的實用技術手冊。全書分為6章,包括:第1章管理概論,第2章基本知識,第3章運行調度,第4章安全監測,第5章維修養護,第6章年度安全報告。本書借鑒了國際國內先進的管理經驗,以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為依據,具有簡潔明了、方便實用的特點。
喻蔚然 傅瓊華 馬秀峰等編著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將流域水文模型概化為輸入、輸出、參數和中間變量之間的響應系統,并建立水文模型的系統響應函數,通過對系統響應函數進行微分計算,提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系統微分響應理論,并將本書中提出的流域水文模型系統微分響應理論應用于實時洪水預報誤差修正和水文模型系統響應中,解決了現有實時洪水預報誤差修正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書中首先將此理論方法通過設置不同的理想模型分別對誤差修正效果進行驗證,驗證結果顯示該理論方法正確有效;然后又將此理論方法分別在個具有不同地形、地貌特性和站點分布的流域進行應用檢驗,應用分析結構顯示該方法能夠有效地對實時洪水預報結果進行矯正和提高洪水預報精度。
司偉 包為民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在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和新增水質監測的基礎上,對漁洞水庫水源區水文情勢進行分析和預測,結合水質監測資料對水源區水環境現狀進行評價,運用水質模型對水源區各入庫河流與水庫水體的逐月環境容量進行計算,利用SWAT模型模擬了變化環境下水源區水文響應機理,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水源區的脆弱性進行評價,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水源區及水庫相關的水資源水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
代堂剛 任繼周 舒遠華 王杰等 ·水利工程 ·8.7萬字
本書系《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之一。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灌區專項普查的主要成果,包括:灌區專項普查的對象范圍、主要內容、技術路線及組織實施方法,全國灌溉面積的數量、水源類型與分布,全國灌區的數量、分布與灌排渠系狀況等,并對大、中型灌區進行了重點介紹。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編委會 ·水利工程 ·8.6萬字
本書從緒論;同一電網中水電對火電的補償理論體系;水電對火電補償效益產生機理的研究;同一電網中水電對火電調度補償計算模型及其求解;水電站對火電站的生態環境補償效益;節能補償效益的研究;水電對火電社會補償效益;水電對火電補償效益分攤方法研究等章節逐一介紹了同一電網中水電對火電補償效益理論與計算方法。
張澤中 ·水利工程 ·8.5萬字
通過對全球電力供需和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結合環境需求、電力發展趨勢及電力行業政策導向,對全球電力和經濟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并將典型發達國家、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典型國家的電力與經濟狀況及特點進行了整體的梳理與分析。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水利工程 ·8.5萬字
本書系《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之一,系統介紹了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經濟社會用水情況調查的方法與主要成果,主要包括調查內容與調查方法,城鄉居民生活、工業、建筑業、第三產業、農業、生態環境用水的用水規模、用水水平、用水效率和用水特點等內容。本書內容數據權威、準確、客觀,可供水利、農業、國土資源、環境、氣象、交通等行業從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科研生產的各級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和社會公眾參考使用。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叢書》編委會 ·水利工程 ·8.5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了節能發電調度模式下的多目標水火電優化調度模型,提出工業企業節電的主要技術途徑選擇。分析經濟發展與電力消費之間的關系以及產業結構與電力消費之間的關系。構建了基于非競爭型投入產出的結構節能模型和節能降耗及經濟持續增長多目標優化模型。并將NSGA-II方法應用于多目標水火電站群優化調度模型、節能降耗及經濟持續增長的多目標優化模型和基于綜合資源戰略規劃(IRSP)的多目標電源規劃模型計算中。在對用電量與GDP關系,技術、結構、管理節電潛力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綜合資源規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特點、思路進行研究,對經濟社會與電力需求側的中長期能源需求進行預測。
張志剛 馬光文主編 ·水利工程 ·8.5萬字
本書是關于湯河水庫彎曲形溢洪道水力特性及消能問題的專著,全書共六章,內容包括緒論、溢洪道模型設計與試驗方案、溢洪道水流特性分析、彎道水流數值模擬、挑流消能研究、結論和展望。本書可作為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人員的參考書。
郭維東 王毅 ·水利工程 ·8.5萬字
本書總結了溪洛渡泄洪洞施工中遇到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已建成大型泄洪洞的破壞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對策,以緊密結合具體工程實踐的方式,分別論述了泄洪洞開挖、支護和混凝土襯砌的關鍵施工技術及混凝土溫控防裂措施。本書可適用于水利水電行業施工技術人員,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師生參考用書。
劉顯軍 唐杰偉 夏維學 ·水利工程 ·8.5萬字
本書是一部系統的環境監測實訓實驗指導書,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通過理論講解結合實訓練習來組織教材內容,體現了教育教學改革教學做一體化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實訓管理制度、水環境質量監測、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環境噪聲質量監測和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五個部分。
鄒渝 王怡主編 ·水利工程 ·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