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分8章,介紹了建筑廢物資源化利用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系統歸納了現有建筑廢物再生利用模式,提出了高階利用理念可行性和主要方式,并通過部分工程應用實例實現了實效落地,旨在我國“十三五”城市礦山中建筑廢物的資源化技術、產業鏈構建和實施提供參考。本書內容全面,觀點新穎,可供從事建筑廢物處理處置的企業和建筑廢物管理人員、工程人員參閱,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趙由才 黃晟 高小峰等 ·建筑科學 ·16.6萬字
本書以當今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為宏觀背景,以我國“智能+”國家戰略為指引,以建筑業、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互聯網+、5G、IPv6等相關國家政策為重要依據,以基礎理論、業務知識、戰略規劃高度融合的視角及多重思維,探索“智慧建筑”這一嶄新命題及建筑業“智能+”轉型升級之路。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建筑、建筑工業互聯網、建筑能源互聯網、建筑信息模型(BIM)、綠色建筑、智慧管網(廊)、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希望能為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能為正在探索中前進的“智能+”及智慧城市提供技術參考與決策支持,同時也能給政府、企業及廣大智慧建筑、智慧城市領域從業者帶來啟發。
杜明芳編著 ·建筑科學 ·16.5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工程室內給水排水系統、消防與防排煙系統、燃氣供應系統、采暖系統、通風空調系統、建筑供配電、防雷及安全用電、電梯與自動扶梯、通信網絡系統、安保系統、智能化系統等物業設備設施,同時也介紹了暖衛及通風空調工程施工圖、電氣施工圖等內容,書中各章配有實訓項目及思考題。本書將物業設備與設施的基本知識同設備設施的維護與管理緊密結合,側重于應用,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岳娜 冉亦默 陳思榮主編 ·建筑科學 ·16.5萬字
結合水利部科技推廣計劃項目“擺動振孔高噴工藝與設備的推廣應用”(項目編號:TG1416),本書在介紹射流一般知識和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同時,對振孔高噴技術的原理特點、工藝方法、專用設備、工程設計、質量控制與檢測、施工組織、規程規范、安全管理、典型工程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和闡述,是學習和利用振孔高噴技術的第一部專業著作。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建筑科學 ·15.9萬字
結合多種宏、微觀試驗手段,以珠江三角洲區域性軟土工程特性的微細觀試驗分析為基礎,對軟土微觀結構形態和特征變化進行量化分析,確定軟土工程特性與微觀結構參數的關聯性以及定量關系,揭示軟土工程性質與微觀組織結構、物質成分的關聯機制和力學行為機制,在微觀層次明確軟土特性的物質基礎和內在因素。以研究的理論成果為基礎,建立基于微觀滲流固結理論及規律的軟土處理新技術和地基穩定性評價模型,并根據軟土地基綜合評價指數提出軟土地基項目的具體沉降防治措施。本研究具有理論創新及實際應用價值,為我國粵港澳等沿海地區大面積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提供新的技術方法和工藝,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周暉 ·建筑科學 ·15.4萬字
本書系統地講述了建筑與景觀照明設計的內容和方法,內容包括:光的基本概念,電光源,建筑與景觀照明燈具,建筑與景觀照明設計基礎,建筑物外觀照明設計,景觀照明設計,城市商業街照明設計,城市光污染控制,綠色照明與節能等共8章。附錄內容包括:照明設計常用術語,常用電氣圖形符號,照明設計師國家職業標準,燈具國家標準目錄等,方便讀者參考使用。本書內容新穎、全面系統、圖文并茂,兼顧專業與普及兩個方面,適應面較廣,可作為高等院校、高職高專相關專業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照明設計、照明施工人員的參考書。
李文華 ·建筑科學 ·15.3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民國時著名的男閨蜜與他們的紅顏知己的情感故事,12個故事,再現民國大師的柔情:金岳霖、柯靈、徐志摩、魯迅、吳宓、沈從文、張學良、梁實秋、胡適、宋子文、蔡楚生、石揮。
孫翔 ·建筑科學 ·15.2萬字
本書為“防災減災技術叢書”分冊之一,該叢書由國內防災減災領域科研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編寫。本書全面總結了農村綜合防災減災領域的最新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共分為6章,包括:農村災害及特征、農村防災減災基本對策、農村居民點體系及防災減災、農村防災減災規劃、農村防災減災的工程措施、農村防災宣傳教育和培訓。本書適合防災減災專業相關科研、工程人員參考借鑒,也可為政府管理人員作出相關合理決策提供支持,亦可作為相關專業院校師生教輔使用。
宋波叢書主編 蘇經宇 田杰 劉朝峰編著 ·建筑科學 ·15.2萬字
本書按照最新公路設計規范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進行編寫,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專業素質能力及非專業素質能力,即全面提升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公路平面設計、公路縱斷面設計、公路橫斷面設計、公路選線、公路定線、公路交叉設計、公路外業勘測,公路現代測設技術。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交通土建類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教材,也可作為市政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專升本或自考的學習用書。
胡曉敏 李燕飛 嚴超群主編 鐘漢華主審 ·建筑科學 ·15萬字
緊密結合科學用能的理論和原則介紹各項建筑節能技術,重點介紹節能的基本途徑。
朱彩霞 楊瑞梁主編 ·建筑科學 ·15萬字
本書根據國家最新頒布實施的《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JGJ/T250-2011)以及工程建設有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為依據,結合工程應用的實際,將規范、標準要求具體化、系統化,使理論與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主要介紹了標準員概述、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建筑施工方法和工藝、標準化相關知識、施工項目質量標準化管理、施工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施工項目工程建設標準的實施等內容。
牟瑛娜 ·建筑科學 ·14.6萬字
本書利用Ansys軟件對沉陷區和液化土中埋地管道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進行地震響應及可靠性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抗震減震措施。基于對地震波作用下的埋地管道單體的可靠性分析結果,采用Mento-Carlo方法對管網系統進行連通可靠性分析,并進行震后帶滲漏狀態管網系統的水力分析及功能可靠性分析,進而評價震后管網系統的服務性能及地震易損性,根據震害結果進行管網系統的加固優化。
何雙華 柳春光 ·建筑科學 ·14.6萬字
各種混凝土外加劑的應用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促進了混凝土技術的發展。本書收集了最新的減水劑、引氣劑、灌漿劑、泵送劑等260多種混凝土外加劑制備實例,詳細介紹了產品的配方和制法、用途與用法、特性等,旨在為混凝土外加劑工業的發展盡點微薄之力。
李嘉 ·建筑科學 ·14.5萬字
本書按照實際工程中工作任務的相對獨立性劃分7個學習情境,分別為建筑電氣工程技術應用、建筑供配電技術應用、建筑電氣照明技術應用、建筑防雷及安全用電、建筑電氣工程識圖、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建筑弱電技術應用。每個學習情境的內容設置均結合相應的實際工程,融理論教學于實踐教學之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與技能點,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就業。
劉兵 王強主編 ·建筑科學 ·14.4萬字
本主要依據《鋼結構設計規范》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以鋼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的工作過程為載體進行介紹,主要包括課程概述、鋼結構連接、輕鋼門式剛架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空間網格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鋼框架結構工程施工計劃與組織五個學習單元。本書是土建施工類教育培訓銜接溝通創新系列配套專業課程教材之一,適用建筑工程技術和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工作過程導向模式課程教學,也適用分科模式課程的實訓教學。
陳年和 ·建筑科學 ·14.4萬字
本論文集共收錄論文39篇,圍繞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這個主題,內容涵蓋專題論述、經驗交流、研究探討等三個方面內容,展示近年來我國水利基礎設施、水利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最新創新成果,匯集水利工程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水利科技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提供支持。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合從事水利工程的科研、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的人員閱讀和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信息網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建筑科學 ·14.3萬字
本書以職場指南穿插小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建筑界的杜拉拉”——羅小姐,從懵懂的建筑系小女生,成長為職業女建筑師的心路歷程以及對職場經驗的提煉和總結。見識了各種職場變遷,也歷經了各種磨練。在詼諧幽默的嬉笑怒罵中,她以對建筑不渝的熱愛和不變的信念,執著勇敢地面對從業路上的種種艱難與辛酸,十年磨礪,終于走出了自己的藍天。全書共分六個章節,分別從學生期、龍套期、磨礪期、走向成熟期四個時期講述青年建筑師的成長歷程。同時貫穿職場小指南、女建筑師從業路、情愛小故事等篇章,來指引青年建筑師如何沖出職場與生活的迷霧,走向真實有力的自己。本書讀者目標人群:在懵懂中好奇的建筑新人,在掙扎中幸福的青年建筑師,默默關注青年人成長的建筑界老前輩。內容驚心動魄,請謹慎閱讀。
羅松 ·建筑科學 ·14.1萬字
本書選取中國建設工程領域行政審批中介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由于建設工程領域行政審批中介涉及業務領域廣,主管部門數量多,牽涉多方利益,需要改革的程度深、幅度廣,是行政審批中介改革的主要領域與縮影。基于多年地方調研,本研究通過對我國建設工程領域政府與行政審批中介關系的研究試圖回答三個問題:歷史脈絡。第二,現實關系。第三,問題與展望。
張楠迪揚 ·建筑科學 ·14萬字
本書通過50個典型的案例由淺入深、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利用AutoCAD2012中文版進行建筑圖紙繪制的各種技術和方法。
許小榮 宋喜忠 王宗舞等編著 ·建筑科學 ·13.8萬字
鋼結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鋼結構施工全局,統籌鋼結構施工全過程,在鋼結構施工管理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技術經濟文件。施工單位必須在了解工程規模、特點、技術要求和建設期限,調查分析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編制鋼結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選定優秀的施工方案,安排合理施工順序,采用先進技術、充分利用機械設備,做好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綜合平衡,努力提高勞動效率,組織現場文明施工,以求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鋼協結構穩定與疲勞協會主編 ·建筑科學 ·1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