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毀滅與重生:二戰后歐洲文明的重建(理想國譯叢65)

1945年,戰后的歐洲滿目瘡痍,數千萬人流離失所,重建的需要和東西歐的沖突合成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著歐洲各國領導人、各國際組織及知識分子群體持續思考歐洲文明的歷史和未來。保羅?貝茨以“文明”的概念和話語為線索,講述了歐洲的重建及其政治文化版圖變遷的故事,呈現了另類的20世紀歐洲史。戰爭尚未結束,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即已成立,與其他國際救濟機構和慈善工作者一道在物質和道德上重建歐洲。為恢復國際司法秩序,戰犯被新成立的國際軍事法庭以反人類罪起訴。瀕臨破碎的基督教世界重新團結起來,提出了基本人權與信仰自由的主張。在戰爭破壞與核威脅的陰影下,舒適的家庭生活成了歐洲人首要關心的問題,各國都把捍衛家庭價值作為社會文明化的核心,致力于發展社會福利。老牌殖民帝國不甘失敗,試圖通過掠奪殖民地來挽救衰敗的命運,卻不得不面對非殖民化運動的巨浪。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也在推進物質與道德建設,力圖發展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文明。文化多元主義逐步壓倒了歐洲中心論,世界的文明版圖朝著多文明共存的方向演變。“9·11”事件、恐怖主義和難民危機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文明遭受威脅的恐懼和不安,各種保守勢力趁機將“保衛文明”作為分裂和進攻的借口。重新審視“文明”的內涵,或許能夠幫助人們跨越民族、國家和政治的藩籬,構想國際合作與和平的圖景。

(英)保羅·貝茨 ·文化史 ·31.8萬字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

17—18世紀,當“中國風”吹到歐洲,“中國”便成了歐洲人關注的焦點??鬃蛹叭寮医浀浔灰霘W洲,孔子被稱為“哲學家”,儒學被稱為“哲學”。歐洲人這才發現,中國人除了有絲、瓷、茶,還有歐洲人所說的那種“哲學”。隨著理性的上升,“哲學”的地位日益提高,以理性取代神性、取代宗教,而與神學平起平坐了。不僅如此,“哲學”還賦予國家絕對精神,使得國家觀念成為絕對精神的集中反映。作為國家主義的代表,孔子的歷史地位與歐洲的國策密切相關。作者回應了黑格爾提出的中國“非歷史”這一命題,反思謝林中國“非神話”的論斷,回顧了一個中國人對孟德斯鳩的啟示,再現伏爾泰與孟德斯鳩關于中國思想文化的辯論,分析了尼采的精神變形,講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中,經歷了軍事革命、經濟革命的歐洲人,在思想文化轉型期,對中國思想、中國文化、中國器物的追捧,以及在思考“歐洲向何處去”的問題時,歐洲人對中國儒學、道學等思想的吸收與評判,分析了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下,歐洲人對國策、國家道路如何做出方向性選擇。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9.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曲周县| 霍邱县| 明水县| 昭觉县| 宜川县| 通化市| 荆州市| 台北县| 唐山市| 大田县| 海口市| 柘荣县| 建平县| 嵩明县| 深泽县| 师宗县| 商都县| 荥阳市| 怀远县| 定西市| 阿拉尔市| 湟中县| 滨州市| 长泰县| 肇源县| 深州市| 惠州市| 五大连池市| 建昌县| 青冈县| 吴忠市| 海安县| 六枝特区| 瑞金市| 红河县| 宁陕县| 红桥区| 仪征市| 宜都市|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