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川省疾控中心的血吸蟲病流行病學是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山丘型血吸蟲病監測作為四川省疾控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同時也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本書對歷史血防監測資料整理匯編,記錄歷史疫情及變遷。使血吸蟲病防控人員了解山丘地區血吸蟲病歷史,疫情變化趨勢。本書回顧了山丘型地區血防監測二十余年的發展變遷,收錄了四川全省,各監測點分階段的疫情報告,為全國血防工作提供研究模板和理論基礎。
鐘波 吳子松 劉陽 ·內科學 ·9.6萬字
共分七章,內容涵蓋了結核病和艾滋病的發病機制、流行現狀,TB/HIV雙重感染的概念和防治策略;結核病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TB/HIV感染的雙向篩查;TB/HIV雙重感染者治療時機,抗結核和抗病毒治療,藥品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TB/HIV雙重感染治療依從性;結核菌與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者隨訪管理;抗結核和抗病毒藥品的供應與管理;結核病感染控制,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以及預防性治療等。
王黎霞 成詩明 周林 陳明亭 ·內科學 ·13.1萬字
思辨能力是醫學生對內科疾病診療掌握程度的綜合體現。本書是內科教材的延生,有以下特點:①重視對于臨床思辨能力的培養。以典型病例引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循序漸進、層層深入。②授課目標明確:本教材是針對本科生的實訓教材,擷取臨床主要疾病,突出重點。治療以"醫囑形式"出現。③文字簡練、重點突出。每個章節開端均開門見山,明確重點學習內容及目的,對重點內容用鮮明字體標識。
彭永德 ·內科學 ·26.7萬字
科普相關血液病知識、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和成分獻血、成分輸血知識;以作者、專家點評、志愿者感言等形式參與寫作,每個故事自成體系。南方醫院血液科每年惡性血液病患者住院例數逾4,000例,我國每年新發白血病約4萬例,GLOBOCAN數據顯示,僅白血病每年全球新發35萬例以上。絕大多數病友和家屬沒有醫療常規知識,但相關知識卻對防治過程至關重要。本書以故事集的形式講解相關知識。
江千里 ·內科學 ·8.9萬字
內容: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診療手冊主要從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疼痛解剖和生理學基礎、慢性疼痛相關分子生物學基礎、神經病理性疼痛發病機制、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表現、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診斷、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藥物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微創介入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中醫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心理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功能神經外科治療等方面入手旨在為臨床醫師提供重要參考。特點:本書主要從臨床工作入手,實用性強,指導具體臨床工作,可以作為疼痛、康復、神經內科等相關科室醫師的重要臨床參考工具書.
孫永海 陶蔚 ·內科學 ·21.9萬字
是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領導下的中國基層呼吸疾病防治聯盟的工作用書。以實用為硬道理,針對基層呼吸醫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詳盡地進行闡述,寫細寫透,文字做到精煉和精準,并配合精選的圖表以提高可讀性。
遲春花 蘇楠 ·內科學 ·6.6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導向,通過對心血管內科發展的各個時期經典診療方法、治療手術等梳理,展示浙江省心血管內科發展歷程。主編王建安教授是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專注于心臟瓣膜病和干細胞重建心臟功能的原創性和系統性研究。根據中國人瓣膜病變的特點,研發針對性的導管介入裝置及新的介入治療方法,大幅降低高危患者的年死亡風險。針對老年心力衰竭的另一重要病因心肌梗死,他率先開展低氧預處理干細胞移植的嚙齒類、靈長類大動物和臨床試驗系統性研究,發現可顯著提高心臟功能,并揭示新的分子機制,被心血管專業權威期刊CirculationResearch作為封面文章刊登并加以長篇述評,研究成果被寫入歐洲心臟協會等2個專家共識和Springer等出版的5部國際書籍。
王建安 ·內科學 ·11.3萬字
本書涉及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自我管理,主要內容有:潰瘍性結腸炎(UC)概況、UC的飲食問題、UC的健康生活方式、兒童和青少年UC、關于UC患者生育相關及隨訪。克羅恩病(CD)的概況、CD的疾病自我管理、兒童和青少年CD、CD患者生育問題及隨訪、CD患者疾病監測及復診。
繆應雷 王昆華 ·內科學 ·5.4萬字
叢書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發起編寫,聯合了全國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各相關科室的知名學術專家,針對心臟康復涉及的九個具體方面及整體進行實操指導。本書包括睡眠的心理特點,影響睡眠的因素,呼吸暫停綜合征,住院患者的睡眠,心臟康復一期、二期睡眠障礙指導等。
汪衛東 王寧夫 ·內科學 ·15.8萬字
1.學術思想:主要介紹傅師的學術思想。如重視調理氣機;巧用和法治百病;;用藥以輕靈活潑為特點等。2.醫話醫理:主要反映傅師在臨床實踐中對中醫基本理論的獨特看法和臨床體會。3.醫案選編:主要分婦科、內科和兒科三部分,反映傅師的辨癥立法思維和制方用藥特點,不但包括成功的經驗,也有對失敗教訓的分析,全面反映傅師臨證診治的思路。4.經驗方藥:主要反映收集傅師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的比較定型且行之有效的經驗方。同時還將傅師臨證常用中藥的運用心得進行歸納,以供參考。
孟萍 ·內科學 ·12萬字
裘沛然為首屆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終身教授,1930~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創辦的上海中醫學院學習。本書上篇介紹裘沛然生平史略,中篇講述其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與用藥特色、驗方,下篇選述經典醫案、醫論。
王慶其 ·內科學 ·20.7萬字
本書分為3篇,共46章,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條理分明。第一篇為學術思想篇,系統闡述了扶正培本、解毒祛瘀的學術思想;權衡邪正,活用攻補;中醫藥"立體療法"治療惡性腫瘤;從中焦論治肺癌學術思想;尤重調理脾胃之法;運用"截斷療法"治療腫瘤;從氣論治惡性腫瘤經驗;尤重氣旺磨積,益氣不忘行氣;升降學說在惡性腫瘤中的運用等內容。第二篇為經驗特色篇,包括創立有效驗方--消巖湯;中醫藥對放化療增效減毒作用;扶正解毒祛瘀法防治化療后骨髓抑制;芻議癌癥放化療后的中醫診療思路;理氣藥的臨床應用經驗;用藥經驗特色;臨床經驗方;常見惡性腫瘤治療經驗等內容,總結了大量的臨床經驗。第三篇為醫案篇,列舉案例一一講述了包括腦膠質瘤、鼻咽癌、舌癌、喉癌、甲狀腺癌、食管癌、胸膜癌、縱隔惡性腫瘤、乳腺癌、胃癌、原發性肝癌、膽管癌、胰腺癌、大腸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陰囊癌、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惡性淋巴瘤、骨及軟骨惡性腫瘤、軟組織肉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過程、患者預后以及用藥依據等,使得本書內容更加立體、生動。
賈英杰 李小江 ·內科學 ·20.9萬字
本書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研究:“脾主運化、統血”等臟象理論的繼承創新研究課題專項資助。本書從學術源流方面系統梳理了脾臟象理論發展脈絡,填補了本方向的空白。本書適用于從事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教學、科研、醫務工作者以及在校學生等閱讀,為后續研究提供詳盡的資料及理論依據。
楊關林 王彩霞 秦微 ·內科學 ·20萬字
全書選用經方治驗253例,每篇分為治驗、方藥、來源、注釋、約言五部分敘述,所選治驗多是經方大家或名醫醫案,并以當代醫家治驗為主。本書內容翔實、文辭簡潔、分析透徹、貼近臨床,以傳承經方、學習經方、運用經方、發揮經方為編寫目的,特別是每篇的注釋與約言,體現了全國名中醫毛德西教授的獨特見解,可供中醫同仁與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毛德西 ·內科學 ·18萬字
為了提高《神經內科常見病用藥》的指導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確保臨床醫師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本次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本版由國內20多位神經內科資深專家共同執筆,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及心得體會,對常見疾病的藥物選用原則、每一種藥的用藥方法、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涉及該病的其他治療提出建議。旨在為本專業醫生提供實用性強的臨床常見病用藥指導,促進本專業常見病診療的規范化。
肖波 崔麗英 ·內科學 ·23.1萬字
腦血管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呈上升和低齡化趨勢。其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國家及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醫療、經濟和社會負擔,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主要匯編了近兩年中華醫學會公布的有關腦血管病的指南和共識,其中有些指南和共識為首次發布。本書適用于二、三級醫院的神經科醫師、內科醫師、廣大基層醫務人員和預防保健工作者,同時對于腦血管病患者和關注自己健康的人們也具有指導意義。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編 ·內科學 ·19.2萬字
本書是編者為方便醫院就診患者和部隊官兵詳細了解高血壓預防、診斷和治療而編寫的手冊。本稿件從什么是血壓、什么是高血壓談起,圖文并茂的介紹影響血壓的因素、治療診斷,詳細描述了如何測量血壓、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以及不同類型高血壓的治療策略和注意事項。全稿件內容高度概括,實用性強,圖文并茂,適合大眾閱讀。
王新宴 ·內科學 ·1.9萬字
目前國內尚缺乏類似的專業書籍,而對于很多的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狀態的評估與處理也比較混亂和不規范,而國內也沒有相應的指南。本書立足于目前臨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規范和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國外相應的指南和協和醫院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推出這本專業書籍,以期對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疾病評估和處理作出較為全面的闡述,并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推動國內在此領域的研究。
張抒揚 劉大為 ·內科學 ·17.5萬字
劉福慶,清嘉慶至光緒年間四川三臺名醫,博覽各家方論,經數十年之鉆研,晚年取各家學說精華及生平臨證應驗,手錄成篇,有論、有歌、并附病案,著《醫錄便覽》六卷。全書將一百余種病證分門別類,先立總論,以明治法之大概;次列藥方,以定用藥之從違;次著加減活法,遵古而不泥古,運用俱極神妙;后復廣引經驗良方,選集前賢方論,攝其精要,備人采掇;附以自身臨證醫案,不惜精力,層層印證,多具獨到見解。蜀中現代名醫宋鷺冰、彭履祥以及名噪華夏的著名中醫學家蕭龍友臨證遣方用藥之妙多出于是書之方法。
何正顯 ·內科學 ·18.3萬字
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戰略規劃的概念和作用;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的內容和制訂步驟;如何確定戰略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目標;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策略和主要活動;如何制訂實現戰略規劃的保障措施;社區組織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舉例。以制訂戰略規劃的邏輯思路確定了本書的框架;以社區組織熟悉、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內容,同時附加社區組織戰略規劃制訂的實例,使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使社區組織和其他讀者更加容易借鑒、并應用實際。
李慧 陳仲丹 ·內科學 ·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