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抒寫了一個不朽的傳奇。他幼時家貧,曾為地主放牛,后入寺當了和尚。正值亂世,他參加反抗元朝的紅巾軍,在戰爭中嶄露頭角。最終擊敗各路農民起義軍,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建立了最后一個漢家王朝。一方面,朱元璋頗有遠見,求賢若渴,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又殘酷無情,在晚年時將當初的開國功臣一個個誅殺殆盡。對于朱元璋的功過是非,吳晗對其作出了全面、權威的評述,因此,本書在明史研究和傳記文學史上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吳晗 ·歷史人物 ·13.1萬字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總稱。作品描寫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長期的磨難,具有激流一般的生命力和畢生不懈對理想的追求,從而走完了輝煌而艱苦的一生,為創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作者通過對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的敘述,試圖恢復二十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法)羅曼·羅蘭 楊慧譯 ·人物合集 ·13.1萬字
本書分十個章節,講述了南宋思想家輔廣的主要事跡和學術思想。輔廣,字漢卿,學者稱傳貽先生,曾先后師事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呂祖謙和朱熹,與朱子傳人黃榦并稱“黃輔”。慶元年間(1195—1200),朱子之學被斥為“偽學”,學者多避去,輔廣不為所動,率其堂弟輔萬同往武夷山向朱子問學。晚年回崇德縣城,筑傳貽堂,講學受徒,后來發展成為傳貽書院,直到清末才被改為崇德小學。輔廣所著《詩童子問》與所輯《晦庵先生語錄》《朱子讀書法》,均被收入《四庫全書》。清光緒五年,輔廣從祀孔廟,在黃榦之次。
張天杰 郁震宏 ·歷史人物 ·13.1萬字
她一生做了諸多奇事、偉事——學新學,讀名著,游學歐洲,精通外語;創作詩歌、小說、散文及戲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主持挽救景泰藍傳統工藝;與丈夫梁思成實地勘察古建筑,半生走遍大半個中國;與沈從文、胡適、朱光潛等學者和名流巨子談論詩詞歌賦和人生哲學;在戰亂流離之際仍將一腔熱血灑于腳下的熱土山河……她的一生也被貼了許多標簽——絕頂聰明的大小姐、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氣質非凡的藝術家、卓越不群的建筑師、不屈不撓的愛國者、“太太客廳”的女主角、理想中的靈魂伴侶,現實中的患難妻子,生活中的知己朋友……但她始終是那個獨一無二的林徽因,她用詩意、堅定的腳步走過了自己半個世紀的生命歷程,走出了一道絕美風景;她用愛和堅持成全了她的丈夫,成全了她的祖國,也創造了一個屬于她的時代。
孟斜陽 ·女性人物 ·13.1萬字
在這本傳記中,格雷克借助牛頓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筆記,記述了這位科學界偉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經歷、與他有關聯的人物,以及對他產生影響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處的歷史時期的全貌。本書細究了牛頓思想的形成脈絡,闡明了他在哲學、物理學、光學和微積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展現了孕育“牛頓數學”的那個古老的、直覺的、煉金術的宇宙,彰顯了牛頓思想如何從科學到哲學改變人類理解世界的形式。此外,作者生動地描繪了牛頓內心的矛盾沖動和人格的微妙之處。這位遠見卓識的“偉人”和“怪人”的一生,與他所努力理解的宇宙一樣非凡。這本傳記受到科學界和大眾讀者的喜愛和推崇。本書適合對牛頓生平以及數學、物理學、哲學和科學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美)詹姆斯·格雷克 ·科學家 ·13.1萬字
《納蘭容若詞傳》在詳實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優美異常的文字,帶我們回到清初,吟誦清婉的飲水詞之間,用一幀幀剪影,連綴出一代豪門公子、清朝詞人凄艷矛盾的一生。他本是平步宦海的達官顯貴,但他對仕途不屑,對富貴輕看,超然塵外。他本以為和盧氏“一生一代一雙人”,卻不想沉浮人生,只能恨天地無情……如果他是個普通人,也許會過得更幸福,然而他是文武雙全的英才,怎不讓天妒?不禁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孔祥秋 ·文學家 ·13.1萬字
殺手無形,殺手無情,但即使是最鋒利的刀、斧,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卻是掌控刀、斧的那只手。民國亂世,戰火亂飛,也是一個視人為魚、肉的暗殺時代。王亞樵、戴笠、徐恩曾、毛人鳳、李士群就是掌控刀、斧的那只手,輕輕揮一揮手,不帶走你的身體,只帶走你的呼吸。
蔣斌 ·人物合集 ·13.1萬字
收集了作者緬懷田家英、胡喬木、胡繩三位領導同志和好友龔育之的紀念文章,其中《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是紀念田家英的長篇回憶文章,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思想變化,以及這一期間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歷史命運。《我所了解的胡喬木同志》是作者在胡喬木誕辰八十二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發言,收入文叢時做了大量補充,所增內容均從作者筆記本中摘錄,為當年胡喬木同志同作者或相關同志的談話記錄。另外,根據原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五位老同志的座談情況和一些知情的老同志提供的回憶材料,由作者執筆整理而成的《揭穿〈戚本禹回憶錄〉中的謊言》一文,作為附錄收入。全書敘述平實、客觀又充滿情感,以親身經歷和檔案資料為依據,客觀呈現了田家英、胡喬木、胡繩、龔育之等黨內高級大知識分子的工作作風、道德品質,以及高深的理論修養和厚重的史學功底,對于當代史研究者、黨史研究者和黨員領導干部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逄先知 ·政治人物 ·13.1萬字
晚清來華傳教士李提摩太在華生活45年,集傳教士、政客、學者于一身,倡導“以學輔教”的文化適應路線。本書將綜合運用歷史學、翻譯學、傳播學和宗教學等學科知識和研究方法,在資料收集和文獻綜述的基礎上,以著譯文本細讀和歷史文化描述為主線,綜合探討李提摩太西學著譯的歷史背景、階段歷程、成果狀況、策略模式、語言特征、社會影響、本土回應和評價反思等方面的內容,力圖重現這段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張涌 ·傳記研究 ·13萬字
一本散發靈魂香氣的書,讓你從中領悟別樣的人生,讓你變得更美,活得更好。本書詩美的細膩筆觸,描寫了張幼儀與徐志摩一生的情感糾葛,以及自我奮斗成長的勵志人生。邀你穿越時空,與民國共賞時光變遷。文字清新婉約,明澈有情,如同佳人的自我傾述,娓娓道來,讓人可感可親。裝幀精美,可讀可收藏。
朱濱華 ·女性人物 ·13萬字
本書是關牧村撰寫的首部個人自傳。她在本書中詳細地回顧了自己走過的藝術人生道路,講述了自己從一個文藝青年,成長為人民群眾喜愛的著名歌唱家的奮斗歷程。本書不僅是關牧村個人的成長記錄,也是中國音樂史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關牧村成長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感人的故事,她的藝術人生對喜歡歌唱的人有哪些啟迪?看了《我和我的歌》,讀者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通過本書,人們可以看到關牧村對歌唱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更能感受到她面對挫折和困境表現出的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體會到她對人民群眾、對恩師和同事的感恩和熱愛。
關牧村 ·藝術家 ·13萬字
如果將森林比喻做職場的話,那些優雅的飛行昆蟲都會擁有他們棲息的生活圈子,這是自然的規則,就好比在職場中奮戰的女人們,她們和森林中優雅的飛行昆蟲一樣,都有著生存的共同點。本書對剛涉入職場的基層、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中、高層職場女性具有自我培訓、方向性引導等價值。
李蕤賓 方模啟 ·人文 ·13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家彼得·艾克羅伊德以王爾德自己口吻寫的王爾德自傳。王爾德因同性戀被關雷丁監獄兩年,本書寫了王爾德自雷丁監獄出來之后在巴黎的生活,并回顧他的一生成敗。《泰晤士報》評論說:“這本書追溯了文學史上最吸引人的一位人物起伏跌宕的一生,書中王爾德式的機智、聰明和悲劇俯拾皆是。這本書在刻畫這位不尋常的人物同時,成功刻畫了他的生活、時代和個性。”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文學家 ·13萬字
本書以時間順序為經線來組織章節,順敘張教授學術成長和科研事業開展的過程,主要分為如下階段:中小學教育時期、抗戰(大學)時期、海外游學時期、北醫一院時期、北醫三院創建之初、“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之初、投身“試管嬰兒”事業。將學習科研、社會背景、師生親友、思想轉變等各方面的內容分別插入各時期中,盡量靈活組織。
王傳超 陳麗娟 ·女性人物 ·13萬字
本書對商鞅變法改革和《商君書》思想進行綜合性研究。商鞅是戰國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他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國兩次變法,力主“耕戰”“富國強兵”,使秦國迅速崛起,為后來的“秦王掃六合”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商鞅是“為秦開帝業的改革家”,其改革對后世影響深遠。而現傳《商君書》是商鞅及其后學撰寫的著作,可視為商鞅學派的思想總集。商鞅學派雖不必為秦朝速亡直接負責,但他們專制、狹隘的功利主義文化政策和對精神文明、倫理道德的忽視,亦是秦亡的原因之一。本書結合商鞅變法史實與典籍思想,不僅細致勾勒出商鞅學派的思想內容,深刻指出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同時徹底反思了商鞅學派與秦二世而亡的關聯,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李存山 ·歷史人物 ·13萬字
克勞迪奧?阿巴多(1933-2014),意大利指揮家,音樂藝術家。對中國的愛樂者來說,阿巴多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可謂耳熟能詳。早在1973年,他就率維也納愛樂樂團來北京演出。2009年,阿巴多率琉森節日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為北京的愛樂者奉獻了四場高水平的音樂會。阿巴多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音樂藝術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音樂,擔任過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交響、芝加哥交響等世界最著名、最重要的交響樂團指揮,以及斯卡拉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世界頂級歌劇院的音樂總監。偉大的柏林愛樂正是因為有了阿巴多,開啟了藝術生命中的全新篇章。阿巴多一生錄制過幾百部音樂作品,為音樂的普及做出了很大努力。本書以時間為軸,從阿巴多兒時的家庭音樂氛圍,到他在米蘭音樂學院和維也納的求學歷程;從他連續獲得兩項國際指揮大獎,到步入偉大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執棒維也納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再到執掌倫敦交響樂團,直至指揮生涯的巔峰——作為偉大的指揮家卡拉揚的“接班人”,擔任柏林愛樂樂團常任指揮。作者在講述阿巴多豐富多姿的音樂人生的同時,對他的音樂理念及藝術也做了精辟的分析,對他的音樂藝術造詣及人格魅力做了生動而深刻的描述。
(德)沃爾夫岡·施萊伯 ·藝術家 ·13萬字
帕拉宏撒·尤迦南達編著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于1946年發行第一版,1952年尤迦南達又對其進行了修訂,之后數十年一直流行于宗教領域。1997年再版后,它又打入《洛杉磯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被翻譯為26國語言,打動了全世界數百萬讀者的心靈。作為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它不但是關于東方智慧的最廣為流傳和受尊崇的著作之一,也在全世界的各大學中作為課本內容與參考文獻使用。
(印)帕拉宏撒·尤迦南達 ·哲學家 ·13萬字
55年春風化雨,55年桃李芬芳。首部體育學院的發展歷程已經邁過55年。$$《足跡:首都體育學院建校55周年部分畢業生事跡擷英》講述部分校友的成才經歷、心路歷程和突出成就,展示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績,詮釋首體半個多世紀的輝煌。
李鴻江 ·體育明星 ·13萬字
本書是吳晗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復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本書終成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著作。公元1368年,四十歲的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后,在應天府稱帝,建立了最后一個由漢人統治的龐大帝國。他也成為中國史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帝王”。朱元璋的成功與失敗都離不開“中國”這一文化土壤。本書將朱元璋放入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細致的剖析,力圖為讀者呈現一個多維度的朱元璋。
吳晗 ·歷代帝王 ·13萬字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走出中世紀的歷史,是自強與開放這兩大主旋律合奏的歷史。在有志之士不斷尋找救國良方的過程中,“師夷”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國內外形勢的推動下,中國派出了第一批海外留學生,這些人將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強勁動力。容閎,黃寬,詹天佑……這些中國第一批海歸精英,他們究竟是如何踏上留學旅程的,又是如何慷慨歸來報效國家的,而他們,又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記?且聽本書娓娓道來。
葉克飛 ·綜合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