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劉伯溫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尤其是他在大明朝初建階段所獻諸般奇謀妙計。書中以自然流暢的寫作風格,再現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動人形象,刻畫了他懲惡揚善、足智多謀、博古通今、功勛卓著等特點。書中文字輕松、幽默、通俗易懂,注重從人性化、個性化的視角著手。讀者可從歷史人物的生命歷程中領悟到一些道理,以期在事業發展、人生成長中提供很好的幫助。
寒江獨釣 ·歷史人物 ·16.1萬字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深切緬懷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特殊貢獻,為記錄中國和世界人民對紀念白求恩、弘揚白求恩精神活動的思想成果,并從中吸取豐富的文化建設、思想建設和道德建設的營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深入展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簡稱白研會)編輯了這本紀念白求恩文集,中國出版集團交三聯書店出版。
中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歷史人物 ·36.7萬字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唐代詩國天空的最后一顆巨星。他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縝密,意象靈妙,寄托遙深,格律嚴整,語言嫵媚流麗,聲韻和諧優美,對后世深有影響,是今人最喜歡的幾位唐代詩人之一。本書作者董乃斌為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李商隱研究專家。他在嚴格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把對傳主的生平描寫與對其詩文創作的介紹評述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真實生動地呈現了李商隱抱負遠大卻懷才不遇的一生,又清晰微妙地揭示了他復雜矛盾的思想感情以及豐富感傷的心靈世界。本書語言準確、冼煉、流暢、活潑,是是一部集學術性、文學性、詩意性為一體的傳記文學佳作。
董乃斌 ·歷史人物 ·22.4萬字
激蕩又自由的時代塑造出瘋狂而絢爛的設計師,這本自傳描述的就是時代與人的相遇。橫尾忠則用日記般的記錄細細回顧自己這段如波濤洶涌般的傳奇人生,娓娓道出他與一柳慧、大島渚、土方巽、小野洋子、三島由紀夫、田中一光、寺山修司、宇野亞喜良、亨利?米勒、杉浦康平、美輪明宏、約翰·列儂、唐十郎、高倉健、細江英公、野口勇、達利、磯崎新、筱山紀信、瀨戶內晴美……等多位當代大師名家相遇相知的種種過程,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
(日)橫尾忠則 ·自傳 ·18.4萬字
秦觀和他的不朽作品,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本書以時空為序,立足秦觀的人生軌跡,結合詩詞文賦等作品的解讀,記述了他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既表現秦觀作為婉約詞宗的杰出才情和不凡成就,肯定他在文學史上的杰出貢獻;又表現秦觀慷慨豪雋,希望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的熱血男兒形象,肯定他經邦濟世的國士情懷和杰出才華。
許偉忠 ·文學家 ·18.9萬字
王維于盛唐時代文名煊赫,唐代宗以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與其辭章合乎社會主流意識,深得儒家“致中和”理論思想密切相關。王維具備深厚的儒家底色,辭章“怨尤不露”,持論中正,對于經世兼濟以“不廢大倫”為文宦之基本人格要求與處世規章,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三教”融會貫通,而佛教禪宗哲學思想隨著年歲的增高、俗務的淡漠而進一步深厚,最終成就“詩佛”名號。
胡果雄 ·文學家 ·15.7萬字
本書追述老子的成長歷程,寫老子的少年之思,去周都求學,為守藏室史,博覽典藏,再到大道初成坐而論道,然后在他年過半百時再授孔子,最后寫到老子滯留函谷關,在關尹的請求下完成《道德經》。此書重在寫實,在史實的基礎上發揮想象,試圖再現一代圣賢的偉岸人生。
譚偉雄 ·歷史人物 ·2.9萬字
一代名相百里奚的傳奇故事傳頌至今,他勤政愛民,生活儉樸,輔佐秦穆公實現了強國夢想,也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被孟子稱作大賢之人,他的治國理念、愛民思想等對后世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百里奚心系蒼生、品德高尚,深受秦國百姓的愛戴。本書通過五羖大夫、秦霸西戎等精彩的小故事,生動講述了百里奚的曲折人生經歷以及治國理想。
閻扶 ·歷史人物 ·3.9萬字
《朱元璋傳》是著名作家吳晗的代表作,前后修改過四次,其中以1949年三聯書店出版的版本最被史學界認可。本書由吳晗先生1948年寫定。他正值盛年,思想活躍。這是一部可讀性與思想性兼備的作品。他筆下的朱元璋不是扁平人物,而是一個豐厚立體的封建帝王。作者成功構架了矛盾復雜的朱元璋,同時還原了元末明初許多重大事件的面貌,闡述了個人的歷史觀。此次,就依1949年版為底本發稿,向讀者呈現一個真實而多維度的朱元璋。
吳晗 ·歷代帝王 ·16.2萬字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著有《長河》《邊城》等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文學史和文物研究界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書輯錄了季羨林、巴金、汪曾祺、梁實秋、施蟄存等人的35篇回憶沈從文的文章,內容豐富,從多個角度真實地再現了沈從文從一個“鄉下人”到文壇巨匠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文學成就。
季羨林等 ·文學家 ·18.2萬字
蔣南翔是我國馬克思主義教育家、著名的青年運動領導者。“華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張課桌”“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都是蔣南翔提出的、參與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歷程的膾炙人口并永載史冊的口號。他青年時期參與領導“一二·九”運動后一直從事青年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他參與建團工作,長期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在擔任北京市高校工委、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領導工作期間,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后來又對黨校教育正規化做出了貢獻。本書以詳實的史料,對傳主生平事跡、思想做了全面介紹。
方惠堅等編著 ·教育家 ·25.7萬字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爾德的這句話恰好可以概括哈基姆·奧魯塞伊博士這本回憶錄的內容。奧魯塞伊出生于美國新奧爾良市一個極端貧窮和混亂的街區,年少時就要邊上學邊打零工掙錢,麥當勞是生日才能吃到的奢侈品。由于自小父母離異,而母親從無穩定工作、朝不保夕,他不得不過一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七年間換了十所學校,被輪流寄養在十一個家庭里。生活的起點對奧魯塞伊來說,是一個看似無法掙脫的巨大泥潭,但他憑借自己驚人的才智、堅強的意志、對物理學的由衷熱愛,以及師友的慷慨幫助,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博士,成為獲獎無數的天體物理學家。他擺脫了詛咒般的家族命運(在他之前,他的家族中從未出過大學生,直系親屬中甚至連高中畢業生都未有過,代代貧窮),得以登上學術的高峰,觸摸到天體物理學的璀璨星辰。
(美)哈基姆·奧魯塞伊 約書亞·霍維茨 ·科學家 ·17.1萬字
何澤慧先生是我國核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本書以科學史專業研究的視角和嚴謹態度,通過大量人物訪談、實地考察、查閱檔案、實物采集和史學考證,深入挖掘了何澤慧先生不同時期的豐富史料,正本清源,揭示了她在我國核科學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在此基礎上,本書同時展現了她樸實無華的日常生活和直率求真的鮮明個性。
劉曉 ·科學家 ·19.7萬字
本書是他的一部回憶錄,書中涉及了童年、友情、愛情、親情、死亡、病痛等主題,在這些回憶中,自我被消融、肢解、闡釋、組裝。不斷增補的腳注,更為過去的經歷添加新的層面,像是洋蔥,層層疊疊地往外延展。該作品出版當年在《時代》周刊評出非虛構類小說中位列第四,受到評論界的好評。
韜奮 ·學者 ·10.4萬字
本書作者用平實的語言、清晰的脈絡,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擁有一份愛國的熱忱、一場孤獨的旅程和一生灑脫的性情的語言大家劉半農的一生。
齊芳 ·學者 ·12.6萬字
他是開啟現代化的改革者;他是傳統帝國的裱糊匠;他是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凝聚中心;他權傾一時、謗滿天下,他就是悲情宰相——李鴻章。本書文字涉及李鴻章的早年落拓、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周旋于世界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一生。指出李鴻章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夠忍辱負重,但受制于那個時代,又不由讓人感嘆“以一人而敵一國”的無望與悲慟。唐德剛在《顧維鈞回憶錄》中也提到梁啟超這句“以一人而敵一國”,可見梁先生對于那段世紀歷史的描繪已經在史學界形成了共鳴。本書新增雷頤五萬字導讀,補充更豐富資料,立體解析李鴻章一生。
梁啟超 ·歷史人物 ·17.8萬字
《余光中傳:永遠的鄉愁》是臺灣文學研究專家古遠清為余光中作的傳記。作品緊緊圍繞讀書和寫作的主題,對余光中從童年到晚年的詩書人生進行了回顧,著重論述了余光中博取東西方文學眾長的文學淵源。書齋之外,還有組建詩社以文會友,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攜妻旅行覽山涉水,教養子女家睦人和,一個幽默博識、熱愛生活、堅守自我的余光中的形象就這樣展現在我們面前。作品寓評于傳,寓詩文賞析于生活描寫,文筆精煉優美,既是一部耐讀的傳記文學作品,又是一本專業的詩文鑒賞筆記。
古遠清 ·文學家 ·18.2萬字
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杰出文學家。蒲松齡自謂“喜人談鬼”,“雅愛搜神”。他從青年時期便熱衷記述奇聞異事,寫作狐鬼故事。四十歲時,他將已完成的篇章結集成冊,定名為《聊齋志異》。本書依據史料,選取人物一生中的若干故事,為我們展示這位文學先賢的傳奇一生。
元偉 ·歷史人物 ·3.7萬字
本書以口述自傳的形式,簡明而生動地敘述了著名文史學家馮其庸先生九十多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和他所開辟的學術道路。馮先生出身貧寒,努力攻讀,畢業于著名的無錫國專,后投筆從戎。1949年以后,歷經風云變幻,仍一意向學,不僅主持校訂《紅樓夢》而成一代紅學大家,創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提出“大國學”新概念,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爾高原,又穿越米蘭、羅布泊、樓蘭、龍城、白龍堆、三隴沙入玉門關,查實了玄奘自于闐回歸長安的最后路段。
馮其庸口述 宋本蓉記錄整理 ·自傳 ·27.3萬字
狂飆的日本戰國時代,20歲的少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無道的父親。年輕的脈搏,充滿欲望與野心。自立為甲斐國主的他,隨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攻信濃。他努力開疆闊土,往復爭戰。他的軍旗上寫著孫子的名言:“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旌旗所指,戰無不勝。
鬼謀者 ·軍事人物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