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7世紀初,太平洋上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島嵐嶼產出的肉豆蔻成為歐洲各國在香料競賽中爭奪的焦點,這引發了一場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納撒尼爾·考托普領導的一小群英國香料商人之間激烈而血腥的斗爭,這場斗爭最終以荷蘭與英國達成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項交易告終。英國將嵐嶼控制權讓給荷蘭,作為回報,英國得到了曼哈頓。本書講述了一個精彩的冒險故事。作者選擇了幾位有代表性的香料商人,通過他們的故事為讀者生動再現了一段傳奇歷史。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18.5萬字
本書是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興亡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國》《古埃及的終結》)。在埃及驅逐入侵的希克索斯人之后,埃及就此翻開了全新的篇章:新王國時期。本書全面呈現了這一古埃及歷史鼎盛時期,當時埃及是地中海東部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一時期也涌現出了一大批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法老。如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偉大的征服者和政治家阿美諾菲斯三世,發起一神教改革的埃赫納吞,因其陵墓中發掘出海量陪葬品和財富而聞名于世的法老圖坦卡蒙,以及埃及史上的長壽帝王拉美西斯二世,他也成為埃及史上最為著名的法老。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1萬字
本書論述了美國歷史的形成與發展,并非簡單地堆砌史料、籠統地評述歷史,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而富代表性的事件敘述美國自洪荒的印第安部落統治時代到2000年小總統上臺前這數千年的歷史,側重于從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的15世紀末期之后的階段,以編年的形式述說發生在美國大陸上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多個領域的發展與歷史變遷。這是一本活的歷史,將美國人早期的探險、殖民、獨立戰爭、新國家的建設、疆域的發展、奴隸問題、南北戰爭、新民主政治等歷史活動還原再現,用平實的筆調描寫出美國波瀾壯闊的建國歷史進程,從多方面全面展示美國是怎么形成的,美國人是怎么成為美國人的,從而展示了美國務實、進取、崇尚科學的價值觀。
任犀然 ·世界史 ·12.9萬字
本書為邁爾斯教授編寫的世界通史教科書。本書上冊內容從史前人類開始,至中世紀,下冊攘括整個近代史,截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一部比較完整的世界通史。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世界史 ·19.1萬字
本書以簡明而又多層次的方式人們穿越德國歷史,從大約2萬年前的氣候變化以及隨之開始的人類重返中歐,直至當今時代。作者安德烈亞斯·法邁爾成功地將“長時段歷史”與“事件歷史”兩種敘述方式相結合,解析了舊帝國的誕生,并跨越宗教改革和宗教戰爭,描述了三十年戰爭之后的德國政治和宗教秩序。人們跟隨作者穿過大革命時代、德意志聯邦、第二帝國,直至20世紀,看到諸多重大事件輪番上演,看到德國先后經歷魏瑪共和國、“第三帝國”、兩德分裂,并最終重新統一。本書是了解德國宏觀大歷史的綱要式入門讀物。
(德)安德烈亞斯·法邁爾 ·世界史 ·6.7萬字
在1500年之后的兩三百年里,曾有幾百萬歐洲白人被穆斯林從海上或者沿海的家中擄走,然后在北非的奴隸市場上被販賣。英國少年托馬斯·佩洛就是白人奴隸之一,18世紀初,他被摩洛哥蘇丹穆萊·伊斯瑪儀買下。當時這位蘇丹正在建造一座氣勢宏偉的宮殿,而這座宮殿完全是由白人奴隸建造的。因為佩洛比較年輕、機智,他成了蘇丹的私人奴隸。佩洛既見證了這個殘酷的政權,也目睹了這個朝廷的壯觀景象。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奴役生活后,佩洛終于重獲自由,他也寫下了自己的故事。本書主要是根據佩洛的見聞和其他相關文獻寫成的。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16.9萬字
本書以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復原圖……還原了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上的光輝燦爛、百花齊放的時代——古典希臘時期。古典美學的準則,邏輯和理性思維,共同生活以及解決沖突的社會倫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民主和參與式政治的思想基礎,個人主義、人文主義、科學方法和原則,這些奠定西方甚至世界文化政治等領域的基本理念都在這一時期得以形成。即使在新科技如火如荼的今天,從本質上講,西方人仍然還是希臘人。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4萬字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訂了《大憲章》。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大憲章》仍然發揮著作用,它包含了世界各國都信奉的現代法治的核心要素。1215年出現了《大憲章》,但《大憲章》遠遠不能代表1215。翻開本書你將了解到:大權在握的約翰王竟然酷愛女裝,在位期間,他曾多次穿著祖母瑪蒂爾達(Matilda)皇后的加冕禮服,出現在公開場合;中世紀的人們也愛修馬蹄,當時的馬匹極其珍貴,必須精心照料,包括經常更換馬掌;教會嚴格規定神的仆人不應殺人,教士不能使用帶刃的武器,可在“布汶之戰”中一位主教仍然能夠用一件鈍器砸碎一個人的腦袋,教士們也都揮舞著狼牙棒和棍棒而非刀劍;中世紀君主的直白綽號承載了不同榮譽與命運,獅心王理查嚴厲有效的治理使王權鼎盛;短斗篷王亨利穿裁剪得比傳統斗篷更為整齊的斗篷;短襪公爵羅貝爾喜愛風兒拂過腿部的感覺;約翰王年輕時不得不忍受被稱為“無地約翰”,在失去諾曼底后,又被戲稱為“軟劍約翰”。1215年作為一個歷史切片,展現著屠戮與忠誠,英勇與詭詐。既有王權貴族的爾虞我詐,更有中世紀神秘的民眾日常,這一年濃縮了中世紀英格蘭的風貌。
(英)丹·瓊斯 ·世界史 ·17.3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4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世界史 ·9.7萬字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戰爭過后,他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時代充滿了激變,國家在戰前一步步邁向戰時體制,在戰時樹立國家總動員體制,在戰后初期飽受饑餓與貧困之苦,然后迎來奇跡般的經濟復興。那是日本遭遇挫敗又重新奮起的時代。日本大學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政治、經濟、外交、大眾文化的廣泛視角,遵循戰前、戰時、戰后的時間維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輕松俯瞰昭和時代的歷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結的過去,它留下的遺產至今仍然保持著影響力。這是一部權威學者將昭和激蕩的64年盡收其中的“決定版”。
(日)古川隆久 ·世界史 ·16.9萬字
當人類生活在洞穴,隱藏于懸崖的時候;當人類唯一的工具是石頭的時候;當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食物而進行打獵的時候;當人類的衣服是以動物的皮做成的時候。那時沒有城市,沒有大型的建筑,沒有現代生活中的安逸,從史前史到現代世界的跨時空旅程,世界歷史的發展是曲折而神奇的,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歷史,我們編著了這套《世界歷史博覽》。
陳曉丹編著 ·世界史 ·19.4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俄羅斯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4萬字
本書集中講述了古希臘古典時代的衰落及終結。綜合利用文字記載、歷史地圖、文物遺址、復原模型,尤其是搜集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的反映這一時期歷史風貌的畫作、雕塑等藝術品,用豐富可靠的史料,立體生動地再現了古典時代后期希臘霸權的爭奪與更替,尤其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及其帶來的混亂與崩裂,雅典的落敗直接導致城邦制以及古希臘文明從鼎盛而走向消亡。本書也專題講述了古希臘的醫學、雕塑藝術及公民教育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5萬字
本書是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興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國》《古埃及的終結》)。本書梳理了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和中王國時期的歷史,涉及古埃及第零王朝至第十七王朝時期的法老,尼羅河谷文明的發展,王朝的變遷和權力更迭以及外國的國王,并旁及金字塔的修建和木乃伊的制作,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埃及神廟的諸多神祇,以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為基礎細致、豐富而清晰地呈現了古埃及歷史的發展脈絡并揭開了諸多奇詭謎題。
西方世界曾對拜占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將其與墮落、粗俗或奢華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拜占庭帝國一度成功地重新征服西歐,與波斯人、斯拉夫人和奧斯曼人對抗,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中國發展商業關系,青睞非凡的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同時延續了希臘-拉丁文化,從而促進了文藝復興在歐洲的發生。本書力圖用豐富的考古文獻、文物、歷史遺跡圖片等資料和嚴謹的考證,還原這個神秘帝國的千年輝煌。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4萬字
日本的天皇制,堪稱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天皇制作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謎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對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書梳理了與天皇和天皇制相關的70個問題,共分10章,向讀者詳解有關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種謎題。前4章主要闡述與天皇歷史相關的一些問題,概說天皇的歷史與天皇制的發展脈絡;后6章則從天皇的宗教與儀式、思想、藝能與學問、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個方面,解答人們對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問。本書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詳解天皇的歷史和日常生活,為大眾讀者提供重新思考天皇與天皇制的機會。想深入了解日本歷史文化,或是純粹對日本天皇制感到好奇的讀者,都能夠從本書中獲得新的線索和收獲。
胡煒權 ·世界史 ·14.5萬字
《西方歷史的瞬間》篇章以時代排序,在西方歷史中選取一百二十個題目,為每一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對于文化、社會方面的情況談得比較詳盡,有助于讀者認識、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歷史的瞬間》特別重視15、16世紀西方世界向外求發展時代的狀況,并借此說明“世界為什么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歷史與文學的雙重閱讀樂趣。
李永熾 ·世界史 ·15.1萬字
本書是一部簡明生動的德國史。作者長期從事德國歷史的教學與研究,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德國簡史選修課,講授多年,本書即在其講稿基礎上整理而成。本書以簡明的脈絡、生動的敘述講解德國的歷史進程,配50幅圖片。本書既是教材,也適合作為普通讀者了解德國史的通俗讀物。
孟鐘捷 ·世界史 ·15.5萬字
本書從大歷史視角討論了歐洲人對美洲的發現與征服,如何改變了美洲、歐洲,乃至世界的面貌。全景式還原歐洲人對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與殖民,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文明交融碰撞和種族滅絕;從社會學視角和豐富的歷史細節還原美洲原住民經濟、社會、文化結構的瓦解。并全程解讀了首個全球性殖民帝國西班牙的崛起。同時以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筑以及各種文物真跡、復原圖、地圖,全面地再現瑪雅等美洲文明的瑰麗、奇幻和未解之謎。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3萬字
從無人機到衛星,從導彈防御系統到網絡戰,以色列在將新技術應用于現代戰場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為我們展示了這個僅有800多萬人口的小國是如何長期身處戰爭環境而不斷適應戰爭形式的變化,并成為21世紀的新型強國的。當然,以色列的“強”并不在體量,而在創新和效率上?作為21世紀探索戰爭模式的先鋒,面對不斷變化的戰場,以色列研發出許多新型武器,并通過改裝手段保持原有武器的有效性、延續性和致命性。雖然世界各國都在應對同樣的挑戰,但許多國家紛紛學習以色列的經驗,尤其是在武器制造方面。可以說,以色列已成為全世界的武器研發實驗室。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摸著石頭過河的艱難探索中,中國逐漸從計劃經濟的舊體制中突圍,前景已經依稀可見。
(以色列)雅科夫·卡茨 (以色列)阿米爾·鮑伯特 ·世界史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