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散文大師梁實秋經典結集,可謂“尋常中頓悟世間哲理,困境中展現睿智幽默,歲月中洞察人生百態,閱讀中品味辭苑英華”。《雅舍小品》中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小品,雖是“隨想隨寫”,但寫來清新雋永。內容涉及的題材都平凡不過,但在作者的筆下卻饒有趣味,令人讀后有深得我心之感,其文字能在平凡中顯真誠,于小節處蘊含哲理。
梁實秋 ·文集 ·9萬字
三個女孩的戰爭挑選了作者(王慧)近幾年在各大刊物發表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精心力作三個女孩的戰爭作者想像力豐富,天馬行空,文風靈活多變,文字精致耐讀書中故事或風趣幽默,令人撫卷莞爾;或溫情感人,令人心生感動親情友情在故事中都有所詮釋讀此書,就像給心靈來了一次快樂之旅,不僅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感,還在快樂之余對世間真情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王慧 ·文集 ·9萬字
本書是高長虹經典作品集。高長虹的戰略學專著《政治的新生》寫于1938年6月21日至8月11日。該書圍繞“戰爭是一個整體”這一主旨論述了制約和影響戰略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地緣、民眾組織等因素。雖然高長虹的戰略學思想主要來自歐洲,其次來自中國古代,但《政治的新生》在主要觀點上與《論持久戰》是基本一致的。除此之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的《狂飆的再來》《民主陣線發展的階段》《紅星詩:給少年們》等經典文章,以及作者的最后一部詩集《延安集》。高長虹一生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其所著的作品展現了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
高長虹 ·文集 ·9萬字
《憩園》創作于1944年,緣于作者在抗戰期間兩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續篇,講述的是大家庭敗落以后的事情。這部小說借著一所公館的線索寫出了舊社會中前后兩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勞而獲的金錢成了家庭災變的原因和子孫墮落的機會。香港文史學家司馬長風曾如此評論《憩園》:“論謹嚴可與魯迅爭衡,論優美則可與沈從文競耀,論生動不讓老舍,論繾綣不下郁達夫,但是論藝術的節制和純粹,情節與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諧,以及整個作品的晶瑩渾圓,從各個角度看者恰到好處,則遠超過諸人。”
巴金 ·文集 ·9萬字
《生如夏花的少年》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東莞作家洪湖浪在雜志上公開發表的10余篇散文。其中包括獲廣東有為文學獎的散文《母親的新房》;獲東莞荷花文學獎的《生如夏花的少年》,發表在《十月》雜志及《散文選刊》的《長安印》等,該書觀照現實,所有文章大抵抒寫的是作者的鄉愁以及對異鄉熱土的眷戀。
洪湖浪 ·文集 ·8.9萬字
“如果你了解人生,你也會不正經。”人生是曠野,蔡瀾盡興生活。這本《人間清醒》散文集,是蔡瀾先生“松弛感”的奧妙所在。“老頑童”蔡瀾在這本書里分享了他的處事之道,關于活出人生盡興的智慧!書中談人間的“人生哲學”“感情”“花錢”與“穿著”之方法與智慧。如何為人,蔡瀾告訴你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愛護比你年輕的人。重情義,守時,守諾言。”如何處世,蔡瀾和你說,“如果你了解人生,你也不會正經。”何為愛情,蔡瀾告訴你“被人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愛一個人,是很辛苦的。”文章篇幅短小,但真切動人,一朵花里見世界,有心人自會從蔡先生這本文字里感受到活出人間清醒的智慧。
蔡瀾 ·文集 ·8.9萬字
本書收錄宋之的報告文學集《沿著紅軍戰士的腳印》、《一九三六年在太原》等作品,《一九三六年在太原》一文,講述了1939年紅軍東征后,山西軍閥閻錫山草木皆兵,在太原鎮壓人民的現實情況。因筆法冷峻犀利,形式新穎巧妙,被譽為中國早期報告文學之佳作。《沿著紅軍戰士的腳印》記敘了諸多長征途中的真實故事,并且宋之的將紅軍在長征路上的斗爭和歷史上這些地區的農民革命進行對比,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的革命意志和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斗爭的特點。
宋之的 ·文集 ·8.9萬字
2019年全新版散文精選合集,依權威版本勘校,甄選最具代表性文章,品讀原汁原味的石評梅文字。總有一些執念,推著我們向前。石評梅,一個生在艱難時代的才女,因為看到了太多的人間不平,太多的人間疾苦,便更要發出尖銳的呼聲,去喚醒,去鼓勵,去引領,所有身處苦難眾的人,尤其是女人,為了哪怕渺茫的美好未來,做最大的努力。石評梅說:我的理想就是男女平等。她追求愛情,雖有傷而不悔;她創辦《京報副刊·婦女周刊》,以筆為刀,為女性的地位開拓道路;她參與各種運動,為國家民族奔走呼號;她筆耕不輟,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她有限的一生,從未停止為美好未來而戰斗,為女性獨立自主而吶喊。她有太多的悲和苦,但有人說:“石評梅散文的思想意蘊有一種節制的美、平衡的美和自省的美。”雖處艱難困苦之中,但不忘理想,這是石評梅散文吸引人之處。這是一部石評梅的散文作品集,精選石評梅最文采以及最有奮斗意義的作品,愿讀者能從石評梅的作品中,感受她的斗志和勇氣,活成更勵志的自己。
石評梅 ·文集 ·8.9萬字
在世界正準備去往2020年的時刻,我們在《鯉·我去二〇〇〇年》中潛入上世紀90年代的回憶,這也是80后作家們給予逐漸遠去的少年時代的一次集體性省察,試圖共同追溯當時的經驗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自己。在訪談部分,導演畢贛和作家笛安分別講述了90年代的經驗如何塑造了他們獨特的表達。在專題板塊,批評家楊慶祥和《單讀》主編吳琦從宏觀層面分析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特點,李靜睿、周嘉寧選取喇叭和臺風天這兩個私人記憶深刻的意象進行書寫,魏思孝和龍荻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經驗。班宇、鄭執、春樹、張玲玲奉上同主題小說新作,以虛構方式再次回到90年代,帶領讀者進入大雪中的逃亡,千年蟲逼近的時刻,及那時的北京與南方小鎮上。
張悅然主編 ·文集 ·8.9萬字
弘一法師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門之前,他已在文學、律學等等各方面都頗有造詣。人生的一個轉折讓悟性極高的李叔同出家歸隱。從此佛門多了一位修為甚高的法師。弘一法師的智慧與超然讓世人敬仰,他的定力與慈悲讓世人敬重。
李叔同 ·文集 ·8.9萬字
《且介亭雜文末編》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6年所寫的雜文35篇。《魯迅全集》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文集 ·8.9萬字
李娟是《讀者》《格言》《文苑》雜志簽約作家,作品頻頻入選各年度中國散文年選、23種中學教輔讀本和30多種高考、中考語文試題和語文模擬試題。這個選本,選入的都是她有影響的散文作品。筆涉作家沈從文、張愛玲、楊絳、張充和、黃永玉,畫家齊白石、米勒、豐子愷、張震等。在她的筆下,大師一如芳鄰,她談藝論人,敘事懷人,皆信手拈來,字字生香。她寫煙火人生,用情如江河開闊,感性從容,清麗典雅。寫四時風物,山水游記,散淡自如,字字珠璣,字里行間流露出人情之美與藝術之美,流淌著作家于藝術和人生的暖意和深情。
李娟 ·文集 ·8.9萬字
《閑書》是郁達夫遇害前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收錄文章40篇,有雜文、書話、評論、游記等。其中包括《傳記文學》《杭州的八月》《寂寞的春朝》《春愁》《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梅雨日記》等名篇。他的散文富于詩的韻味,語言清新,筆觸細膩,情感真摯,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生風致,并且極具個性色彩,發出的是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自己的聲音。
郁達夫 ·文集 ·8.9萬字
本書是關于明末清初“虞山詩派”的相關論文集,分文獻篇與文論篇兩部分。文獻篇論述了虞山詩派對文學典籍的點校、整理與學術貢獻;文論篇論述了“虞山詩派”的詩歌理論、詩學取向及對明末清初文學思潮的轉變。
周小艷 ·文集 ·8.9萬字
本書精選林徽因詩歌散文,如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情愿》、散文《悼志摩》《蛛絲和梅花》、短篇翻譯《夜鶯與玫瑰》及部分小說。通過經典作品充分體現其京派文學才女的風格特色,突出“雅”的特點。本書以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林徽因作品新編》和2014年版《林徽因集》為底本,滿足讀者對精品文學閱讀的需求,文字淺近清雅,選文精良,雅俗共賞。
林徽因 ·文集 ·8.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初戀的情人、“過去”的人生、好的故事、心里只是想著你、我似乎看見你了、我心里只有你的影子、初戀的情人、最有靈驗的是你、一顆只能戀愛一次的心等。
讀者俱樂部主編 ·文集 ·8.8萬字
2008年是中國不折不扣的“大事年”,在這樣的時刻,韓寒獨立、智慧的聲音尤其顯得卓爾不凡。《可愛的洪水猛獸》匯集了他在2008大事年的博客文章,文章所涉大至南方雪災、汶川地震、奧運會,小至艷照門、松島楓、抵制家樂福、單雙號限行……現在重新閱讀,更有“立此存照”的非凡意義。
韓寒 ·文集 ·8.8萬字
本書收集作者近年來在國內報刊上公開發表過的散文、隨筆、詩歌等,反映了鄉土人情、謳歌田園生活。
岳昌鴻 ·文集 ·8.8萬字
在雪萊的詩歌背后,有著許多女性的身影。伊麗莎白·希欽納就是其中之一。雪萊十九歲時,與當時二十八歲的女教師伊麗莎白·希欽納相識,頻頻與之通信。很快,兩人發展出了親密的友誼,雪萊稱她為“靈魂上的姐姐”。在給這位“紅顏知己”的書信中,雪萊不僅熱烈地傾訴了感情,也同她交流自己內心的思考。雪萊(PercyByssheShelley,1792.8.4—1822.7.8),著名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拜倫、濟慈齊名。他的詩句節奏明快,積極向上,歌頌革命精神。人們熟知的“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就是出自他的名作《西風頌》。
(英)珀西·雪萊 ·文集 ·8.8萬字
本書是夏丏尊的散文精選集,收錄夏丏尊頗具代表性的散文五十余篇。夏丏尊是我國極負盛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翻譯家和出版家,以清新自然的文字,率真質樸的筆法、豐富細膩的情感,憶往事、談舊友、說教育、論時事,反映了一代大師的理想主義情懷和愛人愛國的悲憫之心,呈現出淡雅平和的濟世情懷。從所選文章的性質來看,有雜文,有隨筆,凝聚了作者對人對事對物的態度和感想,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凸顯出那一時代文學創作的現狀和文人作家的人文情懷。本書中所選文章都是發表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但夏丏尊的文筆風格是超越時代的,他的文中多為短句,風格流暢、自然,令人手不釋卷。
夏丏尊 ·文集 ·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