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史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宋代部分由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莫礪鋒撰寫。
韓經太主編 莫礪鋒注評 ·古詩詞 ·18.3萬字
1924年,著名詞學家朱孝臧(號上彊村民)編選了《宋詞三百首》,這是與《唐詩三百首》齊名的古典文學選本。書中共收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作約三百首,基本展現了宋詞的面貌與其發展歷程。本書注解以疏通詞句、解釋典實為主,評注精當,每位詞家附小傳,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宋詞。
(清)上彊村民編選 劉乃昌評注 ·古詩詞 ·18.2萬字
他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他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隱士,他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酒徒,他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的儒生。揭開這種種面具,他,其實是那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的天真赤子!此傳記用深情俊秀的筆法將盛唐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生娓娓道來,以李白坎坷曲折的經歷為經,以李白的經典詩歌為緯,展現了一個充滿強烈青春精神和自由不羈氣質,卻在現世中處處碰壁、在仕隱間掙扎不息的飽滿詩人形象。同時穿插了盛唐的歷史、文化、風俗等背景知識,有情、有趣、有料。
戴俊雅 ·古詩詞 ·18.1萬字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唐詩與宋詞、元曲并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本書在選編過程中,參照了多種唐詩選本,提取各家精華,旨在于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詩讀物,從而弘揚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質。
李金水編譯 ·古詩詞 ·18.1萬字
《海康集》由元詩四大家之一的范梈所著,它是中國海北海南道唯一的詩集,也是歷史上第一部以雷州地名命名的詩集,但在明代已佚。本書輯得《海康集》詩文百余首,并從題材、地域和時間等方面加以辨識、考論和闡釋,以恢復《海康集》的基本面貌,為中國南海和北部灣地區最后一個跨海性政區的文學和歷史研究提供一個基礎性的文本。
張應斌 ·古詩詞 ·18.1萬字
當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閭從先秦到近代的哲理詩中精選出一百八十余首。作者借助這些哲理詩,解讀了對歷史、人生及生活等諸方面的認識,是一部創新型散文新作。作者有著中西哲學、歷史和文學等方面的豐厚學養,解讀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研索,拓展了詩意盎然的藝術空間,做出準確警辟的點撥。本書是作者《詩外文章》的精選版,選擇最好的詩人的最好的詩進行了精妙的解讀。選取中國古代的山水和人物畫若干幅作為插圖,黑白印刷,圖文并茂。
王充閭 ·古詩詞 ·18萬字
本書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詩歌及唐詩的發展脈絡、總體特色和重要成就,進而按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重點講述了邊塞詩、懷鄉詩、閨怨詩、愛情詩、哲理詩、飲酒詩、詠月詩等十二類唐詩佳作。
程郁綴 ·古詩詞 ·18萬字
《納蘭詞》是我國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所著的詞作合集,主題涉及愛情、親情、友情、雜感等方面,塞外江南、古今風物盡收其中,詞風清麗雋秀、幽婉頑艷,頗有南唐后主之風,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與影響力。本書精心匯集了納蘭性德《納蘭詞》的古本手稿,結合原文、詞譯、評論賞析、注釋解疑,輔以一百六十多幅精美的中國傳世詩畫,以圖釋文,唯美唯真,為廣大讀者傾力奉上一代才子筆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絕美與情韻。
(清)納蘭性德 ·古詩詞 ·17.9萬字
《李白詩選》乃“古代詩詞典藏本”叢書之一種。遵叢書體例,《李白詩選》由原作、注釋、評賞三部分組成,前有導言并總序,全書約25萬字。本書揀選李白詩精品一百五六十首,加以注釋、評賞。注釋詳略得當;評賞富學識,有見解,多才情,蘊意味:是一本非常難得的質優品高且極具個性特點的好選本。
錢志熙 劉青海撰 ·古詩詞 ·17.9萬字
清代詞學大師上彊村民,為指導子侄之輩掌握宋詞精髓,耗費10多年心血,與友人、學生反復探論、數次增刪修訂,從浩如煙海的宋詞中,精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陸游等81位文學大師的283首經典詞作,終于編成風行海內外的《宋詞三百首》。翻開本書,透過至真至純、如夢如幻的宋詞,猶如置身千年前繁花似錦、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之中,撫琴、調香、賞花、聽風、采菊、交友、把酒問青天……在令人心曠神怡的閱讀中,直抵生活美學的真正源頭,不知不覺提升精神境界和美學趣味。
(清)上彊村民 ·古詩詞 ·17.9萬字
這是一套給7-12歲孩子的詩詞魔法書,全套四冊覆蓋小學1-6年級112首古詩詞,根據新版小學語文教材和詩詞難易程度進行分級,每冊內容包括:聽一聽、讀一讀、記一記、作者介紹、名家賞析、生活運用、思維導圖、知識漫畫,共8大內容板塊。跟讀朗讀音頻感受詩歌韻律,結合記憶圖像理解詩詞,跟著名家賞析品讀詩詞,聯系生活學會運用,通過思維導圖鞏固學習與記憶,萌趣漫畫講述生動詩人故事和歷史文化知識,啟用左右腦多元智能,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理解透、會運用,愛上古詩詞。附錄十大科學記憶法和詩詞頭字歌,學習有方法,孩子有自信。
李俊成 黃宇玲著 桃開心繪 ·古詩詞 ·17.8萬字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官至陜西提學副使。為“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袖,有《大復集》。其詩作今留存有1600多首,取法漢唐,充實豐富。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亦有怡情山水之作,適性任真。茲編多選取其藝術性強、能體現其創作主張、能反映其生平重要交往活動的詩作,注釋以疏通詞句、講明事典和闡發詩藝為主,簡明嚴謹,扼要易解。
饒龍隼 ·古詩詞 ·17.8萬字
《京杭運河詩文賞析》是配合“京杭運河詩文講讀”線上課程而撰寫的新形態教材。就文稿而言,作者努力將中華文明發展源流的梳理,落地于運河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統詩文賞析,涵蓋了運河各渠道的鑿通地點和時間、相關人物、規模大小、開鑿目的以及對當時和現今的鑿通意義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全方位地為學習者展示每段運河背后耐人尋味的故事,并挑選歷來文人有關運河的抒情、評價、懷古之作,在了解了每段運河的歷史地理背景的基礎之上,站在詩人的視角回溯過往,感受詩人當下的心境,加深對詩文的理解。每一篇賞析文章精彩生動、文情并茂,堪稱雅俗共賞,具有很強烈的當代關懷意識。
邱江寧 孟國棟編著 ·古詩詞 ·17.8萬字
詞作內容渉及愛國言志,閨閣愛情,羈旅離愁,邊塞風光,詠史詠物,田園山水,民情風俗。或構思精巧,或詩情畫意,或地方特色,或寓義深邃,體現了宋代的歷史特征和宋詞發展的藝術軌跡。每篇詞作有詞人簡介,詞作箋注,詞作藝術分析。詳盡解讀,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顧玉婷 ·古詩詞 ·17.7萬字
從民國初年“廢除尊孔讀經”到現在已經一百年了。當初梁啟超擔心中學從此將亡,本書作者以為這快要成為事實了,學者有責任亟起搶救。作者考慮到以前編纂的《中國經學思想史》專業性太強,太深,所以嘗試編寫一套面向大眾的準確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經典通俗講稿。《詩經講演錄》就是其中之一。此書從《詩經》的國風、小雅、大雅、頌中共選出有代表性的詩共57首,將它翻譯成現代白話詩,并穿插許多故事進行講解,希望能引起廣大讀者學習《詩經》的興趣。書前約兩萬字的《開頭語》,實際是一個詩經學小史。書后附有《孔子詩論》,是最新出土的先秦詩學資料,本書稿所整理的本子是國內唯一被翻譯成英文在西方傳播的版本。
姜廣輝 邱夢艷 ·古詩詞 ·17.7萬字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甚廣的唐詩選集,編者是清朝的孫洙(蘅塘退士)與其夫人徐蘭英,約成書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唐詩三百首》的題材廣泛,筆力豪縱,氣象萬千,深刻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矛盾、邊塞軍事、宮闈婦怨、酬酢應制、宦海升沉、隱逸生活等內容。
(清)蘅塘退士編 陳平編著 ·古詩詞 ·17.6萬字
該著作主要是黃文煥對《楚辭》的注與評。該書首開評注并行的詮釋模式,具有鮮明的文學分析特點,同時修正舊注,創立新說,對屈原的生平和對楚辭的理解,均有創見。整體具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鮮明的褒忠直貶昏佞之旨。
(明)黃文煥 ·古詩詞 ·17.5萬字
《豪放詞》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文化瑰寶,以行文雄渾大氣,氣象恢弘豪放而著稱,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不拘于音律,尤其是寫于時代巨變時期的作品,悲壯慷慨、豪氣干云,讓人既有遍灑英雄淚的傷感,又有馳騁疆場,殺身報國的豪壯。有“大江東去,浪淘金,千古風流人物”的磅礴大氣;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蕭索雄渾;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激昂。豪放詞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還是靈魂的呼喚與共鳴。這不僅是一本詞集,更是一本激勵情志,催人奮發,拓展胸懷的豪邁勵志之書。
(明)馮夢龍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7.5萬字
本書是明末清初甘肅詩人張晉詩集的整理校箋本,以乾隆間吳鎮編刻的六卷本《戒庵詩草》為底本,補足序、跋,以復刻本、抄本為校本,精心校勘、存真復原;將張晉弟張謙《得樹齋詩草》后所附刻張晉的《律陶》《集杜》《琵琶十七變》作為“集句”三卷,校之以抄本。本書不僅是張晉詩精校、箋注本,而且也匯集了張晉的相關研究資料,是目前了解及研究張晉最完善的本子。
杜桂萍主編 趙逵夫校箋 ·古詩詞 ·17.5萬字
王國維有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是也。作為元代文學的代表。元曲又包括雜劇與散曲兩部分。本書精選元代散曲318首,套曲、小令兼收,題材、風格多樣。持此一編,即可窺元代散曲之全貌。
張燕瑾 黃克選注 ·古詩詞 ·1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