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讓億萬人心驚肉跳,聞之色變的鐵路懸案!翻開本書,揭密30年前中國鐵路兇殺案的破案過程!1989年,人民坐火車心驚膽戰,因為鐵路上流竄著犯罪分子,肆意實施搶劫,共和國鐵路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威脅。歹徒持械槍明目張膽的搶劫,將乘客退下飛馳的列車,他們為何如此猖狂?肆意侮辱乘警,搶走乘警槍械,歹徒為何不懼法律?翻開本書,見證鐵路公安局偵查員與歹徒斗智斗勇的偵查智慧!
王仲剛 ·紀實文學 ·21.1萬字
《群星燦爛的年代》是俄國作家伊·伊·巴納耶夫的一部文學回憶錄,巴納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紀初期,活躍于十九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羅斯文壇,這一時期,正是俄羅斯文學史上星光璀璨的“黃金時代”,普希金、萊蒙托夫、赫爾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學大師都在這一時期在文壇盛名遠揚或嶄露頭角,別林斯基、杜勃羅留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先進知識分子也在這一時期確立了革命民主主義觀點,倡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巴納耶夫處于這一時期的文學圈子中心,同他們關系密切,十分熟悉,通過回憶與這些文學家及知識分子的交往,向我們還原了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的文壇日常,也記述了這些文學大師們不為人知的生活及創作細節。
(俄)伊·伊.巴納耶夫 ·紀實文學 ·27.7萬字
廣東東莞的泗安島上有一座麻風康復村,謝翠屏是來這里當志愿者的,她的工作內容五花八門:幫村里的老人們修手機(秘訣:重啟)、沖話費(“翠屏你充的話費就是耐打,我自己充的,好快就打完了!”)、采買物資這些自然不在話下,還要抵擋詐騙和保健品推銷電話,帶老人家們外出游玩,又或者根據渺茫的線索(“我們村口有一個斜坡!”)幫老人們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慢慢地,她跟大家熟悉起來。劉大見爺爺種了一園子玫瑰花;張獻伯伯是個美食家,用糯米飯食譜獲過獎呢;彭伯沒有手指,竟然還是小有名氣的畫家;四妹婆婆,過去50多年都一個人生活在山里;還有這位,怎么一把年紀整天嘻嘻哈哈沒一句真話?在交通不便的康復村,日子一天天平淡又平靜地過去……后來,老人家們一個一個地離開了。人就像樹上的芒果,熟了,生蟲了,自然要掉下來。翠屏舍不得他們,她想努力為他們留下一些痕跡。于是,便有了這本書。
謝翠屏 ·紀實文學 ·13.9萬字
這本《中國大禁毒》基本概括了近年來中國禁毒的基本狀況。書中收集的案件都是近年來中國警方破獲的大要案,這些案件都曾經在國內或世界上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書既展示了毒品給人類的危害,也表達了中國政府禁毒的決心。編著者憑借理性的思辨,通過形形色色的案件,多側面地展現了中國禁毒現狀,表現出編著者的社會責任感。禁絕毒品,毫無疑問是一場必須要由全民參加的、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解決毒品問題,靠一個國家不行,靠一個地區也不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聯手禁毒,合作禁毒,才能徹底解決毒品問題。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4.4萬字
“不過是妓女”,一直以來,媒體熱衷于告訴人們,被“開膛手杰克”殺害的人都是妓女,且在這起連環殺人案件中,殺手成了被著力講述的對象,甚至一度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而受害的女性不僅被媒體和大眾忽略,更是被歪曲。通過搜羅大量的歷史檔案、庭審材料、證人證詞,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哈莉·魯本霍德為讀者還原了5位受害女性豐滿而悲苦的一生。被“開膛手杰克”殺害的絕非都是妓女,“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姐妹和愛人”,更重要的是,“她們是人”。她們之所以被殺害,并非因為不檢點、道德有污,而是因為她們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她們最大的不幸,可能是生而為女。
(英)海莉·魯本霍德 ·紀實文學 ·19.1萬字
“我已經徹底被手機綁架了!”“希望成為媽媽的手機!”“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低頭玩手機!”被生活淹沒、為工作所迫、被科技綁架,透析日本“低頭族”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隨著智能手機應用的普及,手機已經成為今天每個人不可或缺之物,它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不為人知的弊端。本書作者采訪了對手機產生成癮依賴的諸多案例,年齡段覆蓋從幼兒到老年群體。比如,很多年輕母親在育兒階段為圖省事,過早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不少母親自己也是重度手機使用者,沉迷于各種APP而無暇顧及孩子需求;進入校園后,不少孩子為了融入同學間以聊天軟件和SNS組建起的社交圈而費神,而正是這一社交圈決定了校園內隱秘劃分不同群體等級的差異;邁入社會工作以后,個人行程也因為GPS監控而能被領導掌控到;進入養老院后,還會有老人因為沉迷麻將之類的手機游戲不可自拔,甚至有陷入網絡詐騙的危險……文明的工具像一把雙刃劍,被手機無孔不入滲透的生活背后,是個體失去對自己人生掌控權,陷入異化而不自知,這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每個人需要警惕的。本書提出的這些警示也是在啟示讀者重新思考自己與智能手機的互動方式,避免成為一個“手機廢人”。
(日)石川結貴 ·紀實文學 ·7.2萬字
《中國脊梁》是一部記述中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的紀實文學作品。全書選取了高速鐵路、4000噸起重機、8萬噸模鍛壓機、新型支線飛機、大型快速高效全自動沖壓機床、全智能化煤炭綜采裝備、百萬噸級別的乙烯壓縮機、世界上最大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精密機床、特高壓輸變電關鍵設備等這十六個代表中國裝備制造業最高水平的領域,向讀者介紹“中國創造”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項目以及它們的核心團隊。全書緊扣“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這一創作宗旨。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了中國裝備制造人攻堅克難的歷程,通讀全書,讀者將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過去、現在和未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
程瑛等 ·紀實文學 ·7.6萬字
為什么在今天的美國社會中,獲得高薪職位的往往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是什么讓他們順利通過選拔?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勞倫·A.里韋拉深入美國起薪蕞高的行業——投行、咨詢和律所,詳細考察了宣講會、推薦、簡歷投遞、面試和評議等招聘環節,通過豐富的案例,揭示了看似能力取向的選拔標準如何幫助精英階層完成了優勢地位的代際傳遞。除對選拔機制的分析外,書中披露的大量招聘內部知識,亦可作為普通人突破階層天花板的行動指南。
(美)勞倫·A.里韋拉 ·紀實文學 ·21.7萬字
全書記錄了作者當法醫、當警察的經歷和感悟,其中既有剛剛入行時的好奇和窘迫,又有破獲大案的種種心路歷程,既有在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組織中的“國際行動”,也有本土偵破遇到的離奇案例。作者用案例和細節,以及穿插其中的知識和思考,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常人難以進入的世界——警察的世界。
左芷津 ·紀實文學 ·12.7萬字
他們是影視歌明星,為了禁毒事業,他們毅然投入到禁毒宣傳中,充當禁毒形象大使,他們進戒毒所、入鄉村、到社區,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撒播愛與溫暖;他們是緝毒警,他們或臥底,或直面毒販,在與毒販的斗爭中,舍生忘死,懲惡揚善,鐵肩擔道義;他們是禁毒志愿者或社區工作者,他們鞭韃邪惡,感化迷途浪子,醫者仁心,用愛堅守……他們的身上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他們為了無毒中國夢進行著怎樣的抗爭?一切盡在《與魔共舞》,它將為您獨家揭秘!
郭毅 ·紀實文學 ·18.2萬字
事實證明,自殺比想象中困難得多。資深記者凱蒂·恩格爾哈特歷時四年,跟蹤訪談數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他們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因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當生命注定無法好好地活,他們但求得好好地離去。然而重病之人往往很難獨立終結自己的生命,有人冒險訂購非法的致死藥物;有人傾盡家產遠赴“死亡診所”;還有人甚至已經無法自主選擇,只能依靠親屬做出可能符合自己心愿的決定……種種自殺困境使輔助自殺合法化的呼聲日漸高漲,支持者強調免遭病痛折磨的渴望,認為這關系到自主權,關系到尊嚴。反對者擔心允許協助死亡的法律只要存在,就會給道德倫理帶來滑坡,最終將所有病患囊括其中,濫用在窮人、自身并不情愿的人、妥協了的人、感到害怕的人身上。在這場關于死亡的辯論中,作者重點關注了六個人的故事,他們代表著不同立場:當事人、協助者……人生中無法避免的這最后一件事情,決定權在本人、家屬、還是醫生、法律或命運?這份特別報道對這個關乎倫理與權利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報道和無畏的審視,它向讀者介紹了那些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努力尋找尊嚴與真實的普通人。
(加)凱蒂·恩格爾哈特 ·紀實文學 ·23.5萬字
紀實美文集《花樣年華》完結篇。本書采訪了全國各地數十位有故事的主人翁,作者抱著嚴謹的態度,最后精選了30位受訪者的精彩故事而成。這是30個鮮活的紀實故事,也許故事里的主人翁性格、身份不同,年齡、職業迥異,他們或勵志,或自由,或堅韌,或豁達……演繹著不一樣的精彩。
陳耀平 ·紀實文學 ·16.6萬字
《大機車》是以中國機車工業的代表——大連機車車輛廠成長、壯大、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發展不懈奮斗創造了中國機車無數個世界頭名為題材的長篇報告文學。
鶴蜚 ·紀實文學 ·20.6萬字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少林!從男孩到男人,青春!熱血!爆笑!功夫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譯文紀實:少林很忙》講述了馬修以為自己會找到一座孤立的寺院,那里充滿超自然能力的禁欲者,就像他看過無數的老掉牙電影那樣。沒想到,他找到的卻是一個被政府改造為充滿觀光客的“功夫世界”。他最終還是找到了少林武術中心,里面的僧侶仍然嚴格的訓練一些古老又強烈的武打方式。訓練的第一天結束后,馬修連站都站不穩了。漸漸了解中國功夫,以及“吃苦”的意思后,馬修開始代表少林寺出席武打比賽以及國際競賽。隨后,僧侶們終于接受了這位美國人,讓馬修成為最接近過他們的西方人。馬修從僧侶的身上見識到現代少林僧侶在生活上的矛盾,虔誠佛教徒的他們每天必須為觀光客表演,并販賣一些商品來支持他們的技術。
(美)馬修·波利 ·紀實文學 ·22.1萬字
1943年秋冬,自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以來,蘇聯軍隊在烏克蘭急速進軍,迫使曼施坦因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步步后退。但蘇軍始終未能獲得包圍殲滅曼施坦因重兵集團的機會。與此同時,希特勒將德國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和大量最新的重型坦克運給曼施坦因,以此來穩定東線南部戰場的局勢。在基輔等地,曼施坦因發起強力裝甲反擊,卻無功而返。蘇聯人繼續進軍。1944年初,在切爾卡瑟地區,蘇軍終于抓住戰機,包圍了曼施坦因麾下的兩個軍。形成了所謂的鋼鐵包圍圈。曼施坦因為了挽回顏面,決定孤注一擲,投入最龐大精銳的裝甲部隊實施救援。在冬季雪原上展開了罕見的坦克大戰。德軍經過奮力廝殺,結果雖然救出了大量兵員,卻令東線德軍最強的裝甲軍團喪失戰斗力。東線南部戰場的均衡局勢從此徹底被打破。由于失去了希特勒的信賴,曼施坦因的軍事生涯也將告結束。自1943年以來,德國重型裝甲部隊的技術優勢也在這場戰役中喪失殆盡。切爾卡瑟戰役在戰術意義上具有獨特和重要的地位,深入地了解這一戰役,有助于加深對蘇德兩軍體制、戰術和武器運用方式的認識。本卷對這場冬季坦克大戰做出了遠超常規卷的細致描寫。
朱世巍 ·紀實文學 ·15.9萬字
《傳銷黑幕揭秘》有鮮活的語言、跌宕起伏的情節和深刻的理性分析,為讀者揭開了傳銷集團的層層“黑幕”,傳銷頭目的奢侈生活,傳銷大軍的苦難血淚,傳銷給社會經濟文化和道德風氣帶來的嚴重損害。
余音 ·紀實文學 ·13.2萬字
“知青”,目前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群人。《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國女知青子蘊歷經“文革”,卻青春熱血,樂觀進取,散發人性善良,宛如抗戰時期“未央歌”式的勵志傳記。《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細述中國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會生活,顛覆一般民眾對“文革”僅有的刻板負面印象,是“文革”傳記中另一種正面的題材。此外,作者子蘊為愛情奮不顧身,遠赴東北、內蒙古下鄉建設,圖文對照下,讀者如置身實境。《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收錄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蘊本人都是現在在中國深具影響力的“知青”,《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認識“知青”最好的開始。
子蘊 ·紀實文學 ·21.1萬字
本書入選“回望建黨百年”國家出版基金專項資助項目、2021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2021年度主題出版類資助項目、浙江省“十四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2021年度“浙版傳媒好書”、2021年12月中國好書榜單。本書是慶祝建黨百年重點選題,國內首部系統全面考證《共產黨宣言》的報告文學,是一部厚植于黨史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本書以報告文學手法,從小角度縱深切入,追根溯源,從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產黨宣言》,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再到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過程,全景式講述了《共產黨宣言》首部中文全譯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譯《共產黨宣言》這條主線,刻畫二十世紀初知識分子中的“望道們”,以及在《共產黨宣言》傳播過程中,對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影響和帶給中國革命的意義。
徐錦庚 ·紀實文學 ·30.1萬字
本書是一部反映西藏和平解放歷程的紀實文學作品。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為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保衛西南邊防,人民解放軍以十八軍為主,分別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進軍西藏,越過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萬條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風雪嚴寒、懸崖深谷以及疾病饑餓等人世間難以想象的困難,徒步6000余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歷重任,并進行平叛和民主改革,使西藏社會進入了一個歷史新階段。
盧一萍 ·紀實文學 ·35.5萬字
這是著名作家高洪雷的新作。該書在《另一半中國史》《大寫西域》《樓蘭啊樓蘭》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民族史、西域史的研究,將絲綢之路作為經濟之路,文化之路的前世今生,書寫出來,相對于市場上已有的同類圖書,該書更多地從中國古代典籍中找尋資料支撐,更多地吸取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并且立足于西部的現實。把歷史變成美文一直是作者的追求,而不留知識上的硬傷,則是高洪雷的書能夠得到專家讀者認可的基本價值所在。
高洪雷 ·紀實文學 ·2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