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鄉村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周士毅在鄉村的三年創業經歷,他憑借著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精神,從無到有,小有成就,并在此邂逅了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整部小說生動地刻畫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塑造了剛毅正直的主人公形象,表現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
袁美昌 ·鄉土 ·28.9萬字
【女性成長+青春勵志+鄉村田園】人氣作家江愛路書寫三個女孩的田園奮斗史,紀小青、沈靜、童雪,三個女生同時踏入金花鄉,在貧瘠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和他鄉的成長!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櫻桃樹,另一棵也是櫻桃樹。三個懷揣著不同夢想的女孩兒,做夢也沒有想到,她們會在金花鄉擁有共同為之奮斗的目標。大大咧咧的軟萌妹子沈靜,實則是個牛大膽,為了理想不辭辛苦毅然下鄉。沉著冷靜的理智女孩紀小青,分手后回鄉創業,雖然飽受爭議,但依然賭上一切從零奮斗。慵懶隨性的性感美女童雪,深陷情感抉擇,逃離家庭來到金花鄉想要獲得內心的寧靜。命運的交響曲一旦奏響,便不再是孑然一身,未來真的如此簡單嗎?她們真的做好準備迎難而上了嗎?
江愛路 ·鄉土 ·32.1萬字
往事如煙,往事并不如煙。一部《農民筆記》,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普通農民以及他的家庭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點點滴滴,客觀地再現了上世紀40年代以來關中農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深刻地表現了渭北高原60多年來發展變化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間,講述著柴米油鹽、家長里短,洋溢著親情割舍、團聚歡樂,彌漫著政治風云、時代變遷、散落著民眾疾苦、百姓呼聲,記錄著地方習俗、民間風情。也許,它是中國現代史上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階段的縮影。
侯永祿 ·鄉土 ·39.3萬字
此書是著名作家劉華的長篇小說新作。作者以田野調查的口述形式,生動描寫錦江鎮“才藝滿江歌滿湖”的富有傳統文化魅力的獨特民俗風情,并通過展示映襯在村落文化背景下的民間藝人命運遭際,著力刻畫了呈現在民俗事相中的鄉村人物群像,較為深刻地反映當下鄉村的精神現實,也痛徹地表達了作者對“田園將蕪”、信仰崩塌、人心已荒的擔憂和抵御這種現實的呼喚。
劉華 ·鄉土 ·29.3萬字
一個新加坡來的制香人,一個家里賣燒餅的小青年,一個滿身市井氣的茶莊老板,他們的生活本無交集,卻因一個兩百余年的華麗古建山陜甘會館、一座破舊的三進院子、一本傳說中的宋代香譜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制香”和“磚雕、木雕、石雕”的技藝傳承,勾連出他們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愛與恨,以及他們對傳統技藝、對故鄉、對老城深沉的情感。
王少華 ·鄉土 ·23.9萬字
講述了在天高皇帝遠的大西北的一個小村莊里,一位富裕農戶家發生的關于祖孫三代人的命運的故事。
東籬 ·鄉土 ·22.5萬字
《湖光山色》是周大新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該書以從城市返回鄉村的河南普通女性為主角,講述鄉村創業青年的奮斗歷程,折射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鄉土需要面對的觀念轉變、文化轉型以及人際關系的調整等等諸種社會生態問題。小說有鮮活的人物,動人的愛情,節奏緊湊的矛盾,是新時代鄉土文學不可多得的重要作品。該書曾改編過電視劇,在讀者中擁有良好的口碑。
周大新 ·鄉土 ·23.2萬字
這是一個記錄神奇之地上的神奇兒女抵抗日寇的故事。小說融合了鄂西南地區的歷史沿革、地域風情、民俗民風等獨特燦爛的文明文化及神奇的山川地貌,以廣闊的視野和縱深的思考書寫了恩施抗戰史上的一段傳奇,塑造了趙藥神巴兒、覃清江等一批英雄人物,讓人不禁對那片神奇的土地充滿了向往之情,也使小說多了一股清新馥郁的鄉土氣息,突出表現了在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底層人物的信仰和命運。
郭大國 ·鄉土 ·29萬字
《耐煩》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楊禎秀一家從四川逃難到陜北皮家溝后所經歷的曲折命運。描繪出陜北農村五十多年的歷史變遷,內容豐富宏闊。主人公禎秀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隱忍、堅強、能干。為了家庭,她犧牲了愛情,歷經了磨難,人物形象豐滿正面,其堅硬的精神內核給人以力量。語言恰當而有滋味,就如那片土地應季應時生長旺盛的莊稼,極富地域色彩。
姚仁才 ·鄉土 ·36.4萬字
《騷動之秋》作為劉玉民的代表作,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農村面貌和人際關系的巨大變化的長篇小說,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騷動之秋》既是描寫一個“農民改革家”岳鵬程在改革家鄉面貌中激起的種種騷動:從省市縣委領導的關注到全國和省級報婚的社會輿論的宣傳,從李龍山的古老傳說到李王廟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鵬程和大桑園的名字……但同時,也著重寫了岳鵬程內心的種種騷動,他和兒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見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沖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導致與妻子的沖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銳化……
劉玉民 ·鄉土 ·21.8萬字
《人間草木》主要圍繞男主陸子規和三個女人的成長,講述了安徽青螺鎮四十年的農村改革歷程。青螺鎮原是一個窮鄉僻壤的村鎮,生于此地的陸子規,自少年時代便感受到了農村大包干前的貧窮和艱難,考上大學走出農村,是他拼命學習的動力。陸子規在中學時代,先后經歷了兩場朦朦朧朧的愛情,一個是初戀乖乖女俞茹煙,上學期間二人相互扶持,互生愛意,后因“妹妹”孫茜的誤會而分道揚鑣;一個是偏執的富家女顧鴻影,不顧家人反對愛上了窮小子陸子規,并在后期給予了陸諸多幫助。數年以后,幾個人奔赴了不同的命運,卻又在緣分的牽引下交織在一起……
項宏 ·鄉土 ·21.2萬字
這是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湘南百姓生活史。1949年深秋的一天,湘南禾倉李家大院正在進行滿女出嫁的坐歌堂會。歌堂會唱了三天三夜,本該晨曦一開,新娘上轎,卻在天光時傳來一聲轟鳴,炮彈落進白露河里,子彈打在新娘手上,一時間眾生慌亂如麻,而歷史的潮水已經變了流向……
肖建國 ·鄉土 ·25.4萬字
小說以兩個女主人公陰差陽錯地嫁給對方的丈夫做情節線,以兩個家庭對待生活,對待政策,對待孩子等多元的思想安排情節,描寫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大背景下,從不同角度,不同心態,不同人物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農村生活的艱辛以及通過改革開放,農民經過苦難和陣痛由窮到富的過程。
韓斌 ·鄉土 ·38.8萬字
本書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小說寓政治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繹時代變遷,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強烈的現實感。小說以蚌殼嶺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勾勒我們民族歷史的變遷,使之成為中國農民命運的一個縮微式表達。小說以現實主義筆觸,把握住當代農村變革的律動,借農民與土地分分合合的曲折而又悲壯的故事,揭示一個顛沛不破的真理: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讓農民真正擁有土地。
劉明恒 ·鄉土 ·29.2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在貧苦生活中無私為鄉村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民辦教師為求轉正而發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們遺忘已久的鄉村民辦教師曾有過的艱難歷程。小說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該書秉承了作者現實主義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劉醒龍 ·鄉土 ·20.2萬字
整個二十世紀,因著小說地位在文學史上的不斷提高,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們將小說和小說家的分類已經精確到了職業、行當和年齡檔次。但是,在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國土上,在五千年文明史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下,在二十世紀社會動蕩的民族心理文化嬗蛻中,本世紀的中國地域文化小說所呈現出來的異彩,尚未引起人們,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們的足夠重視。
劉醒龍 ·鄉土 ·28.3萬字
本書是作者創作的第四部鄉土長篇小說,本書以兒童時代的趙順河所見所聞所感為視角,原生態地再現了20世紀70、80年代、蘇北潤水縣山廟公社后行莊的人、故事、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書中作者巧妙地選取趙、韓、高、三個家族中五戶尋常人家,不吝筆墨詳盡地展示了不同家族、不同家庭之間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矛盾恩怨,謳歌了以趙連福為代表的那代年輕人在苦難的夾縫中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奮勇搏擊,用自信和善良譜寫出一曲人生贊歌。
韓慶先 ·鄉土 ·32.6萬字
《村支書紀事》是一部長篇小說,以自敘的方式講述豫東鄉村福村,常家一家三代擔任村支書的故事,主要表現了常家正直本分的家風,愿意為鄉村鄉親服務、處事公正的精神,解決鄉村基本問題的方法,其中反映了幾十年豫東農村村莊的社會與人情狀況,以及農村的變遷,基層工作者服務村莊的方式,還有田園農耕里大自然美好的一面。
宮林 ·鄉土 ·22.9萬字
本書由《丹桂》《土地》兩部作品構成,《丹桂》通過對主人公劉丹桂驚險曲折的人生經歷的描寫,展示了當今城市和鄉村,在新舊交替時期人的思想掙扎、迷惑、抗爭的心理歷程。作者以本人家鄉劉家橋桂花坪作為文學地標,運用傳統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著重描述了丹桂被生活厄運逼入城市求生存,又歷經周折回鄉創業,建設家鄉的新女性形象。《土地》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
劉明恒 ·鄉土 ·45.9萬字
小說以河洛岸邊的康百萬家族為原型,反映自1840年至20世紀20年代近百年間鄭氏家族幾代人如何順勢而為,積累財富成為中原巨富,后來隨著時局動蕩家族生意一落千丈,年輕一輩參與革命探求新生、運命浮沉的歷史進程。小說以人物命運、家族盛衰為明線,以社會變遷、民族危亡為暗線,表達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性悲憫,同時聚焦黃河岸邊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黃河文化風情。作者把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內化到人物的言行舉止之中,如儒家的修身齊家、克己復禮、內圣外王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經商韜略等,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內在光芒。
高林照 ·鄉土 ·3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