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磯。
夜涼如水。
月光灑落寒江之上。
有謫仙人白衣白發,醉臥于舟楫之間。
他手中玉盞傾斜,醉眼朦朧,對著天穹之上的明月癡癡舉杯。
酒香醇厚,月色迷蒙。
忽的。
明月似也醉了。
忽明忽暗間,搖搖晃晃地竟跌落下來。
扁舟之上。
醉醺醺的李太白信手一攬,欲將明月擁入懷中,可終究還是慢了半拍,竟使那明月落入水中。
“悔也,悔也,是我不該!”
“歸去來兮!”
似是感慨一生顛沛。
又似嘆息未能攬明月入懷。
太白醉意朦朧,仰天長嘯,而后縱身一躍,躍入水中。
“噗通!”
落水聲傳來。
舟子大驚。
大唐最負盛名的謫仙竟然在他的船上落水了!
這可不行!
他急忙躍下,苦苦尋覓,可卻怎也不見了那半生坎坷,詩劍雙絕的盛唐詩仙。
方才明明落入水中的那位天上謫仙人。
竟隨那輪落下來的明月一同消失在了茫茫江水之間。
這夜。
天失明月。
大唐盛世也隨著這位詩仙的離去逐漸走向衰亡。
......
后世人稱:是夜無光,李太白撈月而亡。
而唯有那舟子深知:豈是撈月而亡,實乃伴月歸天矣!
至于天在何處?
是詩仙親口所言的白玉京?
亦或是那九重天外,青云之上,此世中人便不得而知了。
……
青云山脈。
草廟村。
火!
雷暴過后,草廟村燃起遮天的大火,火光肆虐下,一道道身影倒在其中。
村后水井。
身著白衣的少年懷中攬著一輪明月墜入其中。
明月一半融入少年體內。
一半則落入他腰間長劍與酒葫蘆之上。
少年陷入沉沉的昏睡之中。
......
青云山脈巍峨高聳,連綿八百里,其間峰巒疊翠,奇花異果不知其數。
最高有七峰。
高聳入云,不見真容,為青云山脈之主峰。
峰上有一宗門,謂之青云,千載承傳有序,為當今之世正道魁首,橫壓一世。
這天。
“鐺鐺鐺——”
一連三聲,沉悶的鐘磬聲回蕩在七座山峰之間。
諸多修習功課的弟子抬起頭,紛紛望向主峰通天峰上。
鐘聲三響。
乃是召集各峰首座前往玉清殿議事。
如今為魔消道長的煌煌大世,八百里青云承平已久,已很久沒有聽聞這三聲鐘磬了。
......
通天峰。
玉清殿。
六張檀木大椅一字排開,左右各三,居中乃是一張白玉長椅,可臥可座,青云門掌門道玄真人端居其上。
左右兩側則坐著氣度出眾的五人,唯有右排最末一張椅子上空無一人。
椅上五人身后又各自侍立著幾名弟子。
這些弟子各個氣質脫俗,一眼便能看出并非凡塵中人。
大殿內氣氛安靜。
掌教道玄真人雙眸輕闔,面上無悲無喜,似在等待著什么。
身旁的五峰首座均靜坐長椅,也并未交談。
眾弟子則不住望向大殿之外,表情或多或少帶上了幾分焦躁。
好在并未等待太久。
一個身著青色道袍的年輕道人懷中抱著一名白衣少年,身后跟著兩個半大孩童快步走入殿中,恭聲道:
“掌門、各位師叔,弟子常箭,與大竹峰宋大仁宋師弟,攜其余幾位師弟下山游歷,今日一早,歸來時途徑山下草廟村,發現村中一片狼藉,房屋建筑盡皆焚毀,村民罹難,連進入山中的一名樵夫都慘死村外,唯有這三名孩童存活。”
“我青云山下出了此等駭人聽聞的慘案,弟子不敢多留,當即傳訊宗門,輕裝趕回,望掌門定奪!”
“這兩名孩童經弟子查驗,皆為草廟村中遺孤,而這昏迷不醒的白衣少年,這兩名孩童皆不認識,弟子疑他們或許知道草廟村一案的內情,故將三人帶回。”
玉座之上。
那位身著墨綠道袍、鶴骨仙風的掌教真人睜開明亮溫潤的雙眼。
道玄真人微微頷首。
常箭會意。
一名弟子從一旁拿過幾個蒲團墊在地上,常箭謝過之后將懷中少年放入其上,轉身對掌門行了一禮便退到眾弟子列中。
此時。
場中唯有一昏迷,兩站立的少年直面掌教道玄真人。
道玄真人細細地看了看三名少年。
左側那一個面相淳樸,面帶惶恐,似還沒有從草廟村慘案中回過神來,進入大殿后更顯局促不安,連望都不敢多望,一個勁地盯著腳下地面。
右側那一個面容雖尚且稚嫩,面色上卻沒有多少不安,一雙眸子明亮異常,自帶一股鋒銳之氣,正不住地張望。
中間那白衣少年最為奇異。
雖至今昏睡,但身上白衣卻潔凈異常,腰間還懸掛一柄和他人一般高的長劍。
哦。
還有一個黃皮酒葫蘆被衣袍壓著,讓道玄真人沒有第一時間發現。
前兩人還只是尋常的村中少年,這第三位白衣少年卻讓道玄來了興致,他一揮道袍,袖中一枚碧玉靈丹便脫袖而出,落入那少年口中。
靈丹入口。
化作一股清涼丹液淌入少年肺腑。
少年睜開眼站了起來,環顧一周,大驚道:
“咦——此間莫非天宮耶?”
“敢問諸位可是天上仙人?”
少年驚異的表情和口中文縐縐的話語讓弟子中幾名女弟子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掌教道玄真人亦是撫須莞爾一笑。
“少年郎謬矣,此間非天宮瓊宇,吾輩亦非九霄仙真,于凡俗世人觀之,或可稱煉氣士、求道者、修道者。”
而后道玄真人復揮云袖點向山門:
“此乃我青云門道場,貧道道號道玄,蒙諸位弟子、首座信賴,現添為青云掌門。”
道玄真人的一番話讓白衣少年呆立當場。
李白這時才發現自己的身子竟然變矮了許多,手中皮膚也白皙如孩童,聲音更是稚嫩,仿佛重歸少年時!
重歸——
思緒如一道閃電劃過心間。
李白是何等聰慧的人物,他心中一跳,隱隱明白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
是那輪明月。
他攜月歸去,恐怕來到了另外的世界,并因此重歸少年時,重活一世!
“少年郎,請問你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又怎會出現在那草廟村中,慘案現場?”
上首。
道玄真人溫潤的聲音傳來,將李白紛亂繁雜的思緒中斷。
李白正了正衣冠。
拱手一禮。
其實他也不知該如何作答,直言的話,穿越異世,重歸少年說出來未免太過驚異。
且此處大殿上人數眾多,一眼掃去,便有不下數十人。
要是被聽去后向外一傳,如此張揚非李白所愿。
上一世他張揚肆意了一生,最后落得江上孤舟了卻殘生。
這一世,李白唯愿寄情山水美人、美酒長劍之中,自在灑脫,做一回神仙中人,再不愿污穢嘈雜、流言蜚語入此耳中。
因此......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大白誅仙」繼續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