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事了!”
某新開發(fā)的景區(qū)成了最近的熱搜,花三億打造了人工湖下沉式酒店,開業(yè)入住酒店就可永久免費使用人工湖潛水
因為酒店氧氣瓶問題和員工疏忽,一位潛水愛好者在氧氣泄露后,工作人員卻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女孩子直接沉到了水下
兩耳已經(jīng)聽不見聲音,離岸邊越來越遠,她卻沒有再掙扎的力,氣鼻腔涌進了水,但逐漸失去刺痛感
再睜眼,她只感覺一陣頭暈腦脹,像高燒四十度,快死了一樣難受
福嬤嬤:" 清玉快去稟殿下,甯甯醒了。"
清玉:" 喏"
清玉欣喜地拎裙子往外跑,她被人扶起來,四人圍著她噓寒問暖,她干啞著嗓子
李望月:" 水……"
她環(huán)視著四周,不知道這里是哪家醫(yī)院
三面屏風床榻,掛著冬梅暗紋紗幔,不像是醫(yī)院,更像是一家網(wǎng)紅民宿
兩個穿著一樣粉嫩的人將她扶了起來,一個老人家將她扶了起來,她非常難受,雖然很想喝水,但也只小飲了一口,四周陳設和人們的穿戴太怪異了
福嬤嬤:" 五娘終于醒了,覺著身體怎樣?"
李望月:" 你……叫我什么,五娘?你們是誰?這里是哪里?"
她啞著嗓子,說話都覺得干澀,帶著疼痛感
醫(yī)官看過后說著些什么藥材,還有休養(yǎng)之類的詞匯,但大多聽不太懂
不久又進來一個噓寒問暖的人,他略皺著眉,給她理好被褥,叮囑了幾句,他低聲說著些什么,但她昏昏沉沉地很快就睡著了
夢里似乎有人在喊她
李望月:" 娘子,娘子……"
段甯:" 你是在叫我?"
李望月:" 正是。"
轉眼遍出現(xiàn)一個可愛的女孩,大致只有十三歲的樣子,穿著綾羅綢緞,滿眼都是委屈
李望月:" 你可以幫我嗎?因為只有你可以幫我了。"
段甯:" 為什么是我,這里又是哪兒?"
李望月:" 這是北秦,我姓李名望月,是這榮王府內的郡主,第五女,大多也稱我五娘,這次入宮,本是賀太后之壽,沒想?yún)s被人推入湖中。"
李望月:" 那人是代太傅之女——代詩適,我隨不曉得為何你會變成我,但事已至此,只能煩請娘子幫我這一個忙了。"
說著便跪下行一個大禮,隨即又消散得不知蹤影
猛然醒來,她頭上又快熱帕子,一旁有人守著她,見她醒了便立即站了起來
清玉:" 郡主可算是醒了,郡主可還記得清玉?"
李望月?lián)u頭并不作聲
清玉叫了守著的婢子去傳大夫,又吩咐人去找福嬤嬤,隨即將她額上的帕子拿下來
清玉:" 醒了便是好事情。"
李望月:" 你叫清玉……這里……"
清玉:" 這是榮王府的寶月樓,郡主前些日子落水得了離魂癥,不過天爺還是眷顧著郡主的,郡主如今萬無一失便是好的。"
她忽然憶到了方才那個小孩說的話,再聯(lián)系她看的無數(shù)穿越、快穿、穿書的小說或電視劇,穿她是知道了,她這是穿到了哪個時空卻不明白,她不是學歷史的,雖是只曉得那些初高中歷史知識,但不至于差到這般地步,物理渣只能胡亂猜想
這些時間,她一日日熟悉這個世界,那些看不太懂的文字要逐字逐句地去學,她在亭子里啃書,金烏一點點落入遠山中的巢穴,福嬤嬤領著兩個婢子掀簾進來,端著燭臺小心點亮
斜陽照入深深的庭院,竹編的簾子垂放至人額前,紗簾也垂下來,這樣光線照進亭子里不刺眼,也不會讓風吹得大了,爐香靜靜燃燒著,香煙像游動的青絲般緩緩上升,院子的花兒開得正好,遍地都是綠意盎然,遠處高高的樓臺在蒼翠茂密的樹叢中若隱若現(xiàn)。暖風亂撲在行人的面上
福嬤嬤:" 五娘,殿下說一會兒會過來,估計是殿下來囑咐二十生辰宴上的事情的。"
她來這已有兩月之久了,她也能瞧得見,李云幕是真心疼她這個阿妹的,府內說有好的必定會全部送到她院兒里頭
這兩個月里,福嬤嬤也同她講了些事情,榮王府內共住著他們兄妹、二房和三房的人,二三房是先榮王的妾室,先榮王共留下兩子三女,先榮王為國戍邊而戰(zhàn)死沙場,新帝是先榮王這個義父兼師傅扶持起來的,新帝便下旨許榮王府世襲罔替
榮王府有三女,但郡主這身份僅她才有
此時婢子正在上晚膳,李云幕擁書而入,全是他尋來的書
李云幕:" 聽福嬤嬤說,今日你又看了一整日書?"
李云幕:" 都看了些什么書?"
李望月:" 全是歷史方面的,也有些詩詞集之類的。"
李云幕:" 那要尋個人教嗎?那些老夫子寫得晦澀難懂。"
李望月:" 我只是瞧瞧字,打發(fā)時間讀讀而已。"
李云幕:" 那好,要是不懂便來問我,可曉得府里的路了?"
李望月:" 曉得的。"
李云幕:" 曉得也要帶著人出院子,走沒了我去哪兒尋這么乖巧一個阿妹回來?"
李云幕:" 過些日子你溫家姊姊溫如櫻會來,每年都來的,前些日來了信,說快到了。對了明年七夕后你便及笄了,有樁口頭婚約,按常例,明兒沈家也要來人的,也就是與你口頭上定親的那位沈家嫡孫,若你不喜便同我說,阿兄替你否了便是。"
李望月:" 曉得了,阿兄最好了。"
忽然又提了一句
李望月:" 那從前我可喜歡他?"
李云幕愣了會兒,從前自家妹妹鮮少這樣活潑,因為養(yǎng)在皇太后身邊過,小小年紀便癡迷看些佛經(jīng),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榮王府不不曾逛完過,自這一病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但換了個性子也是福了,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李云幕:" 嗯……不好說,各占一半吧。"
自他十八歲那年,先榮王離世以后,他每日都忙著維護榮王府的利益,妹妹長大了,和他都是少言寡語
用完膳李云幕親自教李望月寫字,為了學字,她正好以醫(yī)官口中的失魂癥為由,李云幕給她找了很多本字帖,和各類書
將她哄睡著了,李云幕悄悄給她蓋好被褥才出了寶月樓,打著燈籠便獨自往書房方向走
翌日一早福嬤嬤就將她拉起來洗漱妝扮,清玉端著新做好的曲紅織金白桃花羅裙,里頭是白色的上襦,袖口有一支桃花,再配了一個荷葉綠半袖,發(fā)髻上繞著金鈴紅繩,簪著對纏花,看著端莊大方又可愛
清玉:" 郡主,殿下說他在書房等著你呢。"
救星來了,李望月連忙以此為由,制止梳妝侍女和福嬤嬤換個更高難度發(fā)髻的想法
繞著廊下小跑著,剛要推門而入,門卻開了,這一落空,險些沒站穩(wěn)
福嬤嬤:" 郡主慢些跑,磕著了如何是好。"
福嬤嬤見了門里頭的人,立馬就行禮
福嬤嬤:" 陛下萬福金安。"
隨即四下都跪下行大禮,李望月也跟著行禮,看著行禮姿勢還有些笨拙,李望月也不以為然,她覺得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大致都是這樣的
李昶衍:" 都起來吧,咱們的嘉陽小殿下是真長大了,這才一年不見又好看了,云幕你可是太寵她了,這禮儀還要好好學才是,就幾月不見,怎行個禮都笨笨的樣子。"
李望月摸不清前主與相熟的人溝通方式,似乎沒人告訴小皇帝她沒了記憶
李昶衍:" 倒也可愛。"
小皇帝補的這一句,她覺得皇帝與前主估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妹,且關系不錯
李云幕:" 陛下,她家中寵慣了,上次落水得了失魂癥,這正要重新學,今日光教字便忘了教禮儀規(guī)矩。"
李昶衍:" 重學?"
李昶衍:" 也好,重新學學,別讓她看佛經(jīng)什么的,把榮王府的經(jīng)書藏了。"
李云幕:" 喏。"
李昶衍:" 有時間了就進宮來陪我看書,如何?"
李望月:" 陛下有很多書?"
李昶衍:" 那是自然,書盈四壁。"
李望月:" 喏。"
聊完后皇帝李昶衍才離開,李云幕也吩咐,禁止外傳李昶衍來過榮王府
想來或許是因為他是皇帝吧,李望月看電視劇時,皇帝就時常悄悄地溜出宮,出宮門帶的都是心腹,就怕有人泄密
前院已經(jīng)開始收禮單子了,李昶衍私下給了禮,還備了份送到榮王府
廊下李云幕指著外面的馬車,抱著李望月低聲說
李云幕:" 那個藍銀衣裳的就是了,叫沈鈺,沈國公就這一個孫,寶貝得很。"
門外臣門若市,無論是熟識的,還是不熟識的,湊到一起都會閑聊恭維幾句
沈家下了馬車正巧遇上了趙家,兩家大人走在前頭,后輩都跟在身后,前頭無非聊朝堂兒女的事,后頭無非聊天文地理的話
趙伽:" 聽聞沈兄與郡主有婚約?"
沈鈺:" 只是兩家隨口一句,沒婚書當不得真。"
沈鈺:" 壞了郡主清白可不好。"
榮王府關系復雜,是正兒八經(jīng)的貴族,李望月受太后所邀,參加太后壽宴,所有單獨給了帖子的,那便是皇后候選人之人,哪敢再提婚約之事,而趙伽淺笑著,望著前面瞥見廊下的李家兄妹,不知道在說些什么悄悄話
李昶衍:" 那便是沈家孫?"
李昶衍:" 瞧著不大配,不大配才子名號。"
在不遠處,李昶衍在馬車內,注視著外頭的一切,白眼道了這一句后才走
趙伽:" 那沈兄可喜歡?"
沈鈺:" 這如何說,并不討厭,婚約之事,爺娘之命,媒妁之言。"
李云幕抱著她往屋里走,喝了一口茶,望著外頭,今日男女分席,院子里賓客幾乎都是些郎君,今日天氣也好,院子里掛著綢帶,樂師在院子一角奏樂
李云幕:" 要自己走還是我抱你?"
李望月:" 自己走。"
四下之人紛紛行禮,院子里跪了一片
李云幕:" 都起來吧。"
四下之人紛紛前來賀生辰,她由萬眾矚目的李云幕牽著,跟著也受著一句又一句的夸贊,她都怕折壽,那些人就差把她當天仙夸了
正式開宴前李望月由福嬤嬤帶著去了后院女賓宴席處,娘子們湊在一起聊得雜,但也有自己的小團體,可以玩的也多些,男賓那頭有的這邊有,男賓那邊沒有的也有
李溫兒:" 甯甯,云幕阿兄可算是放你來了,可好點兒了?"
李望月:" 好……好了……"
小隔間里頭,李望月一臉“救救我,救救我”的表情,福嬤嬤連忙上前,小聲同李溫兒講了緣由
福嬤嬤:" 五娘子,這位便是當今圣人嫡親妹妹,同你只差了兩月,與公主殿下都是一塊兒玩到大的。"
李溫兒:" 咱甯甯是有福之人,也是我沒照看好你,改日你閑了,便來宮里陪我玩吧,給你備上你最喜歡的糕點和劇。"
李望月:" 好,一言為定。"
開席后李溫兒同李望月坐在第一位,同那些高官娘子說話,李溫兒一向能應對,李望月便學著她的,她似乎懂很多,她學什么都快,也不必去照著前主的樣子,活成前主的影子,如今比前主還要與李云幕親近些,剛來時她不怎么說話,李云幕以為是后遺癥,每日去同她聊天聊地找話說
吃了午宴李溫兒便回去了,李望月不會打葉子牌,便也沒有久留,正要回了內院去小憩便被攔著了
李白芙:" 五妹妹,兩月不見可還好?"
福嬤嬤:" 二娘子安。"
兩頭婢子都互相給主人行禮
李望月:" 都好,二姐姐可有什么事?"
李白芙:" 無別,只想與五妹妹閑話幾句。"
李望月:" 那正不巧,妹妹困,便不奉陪了。"
說罷便果斷行禮走人,她了解過,先榮王驟然離去時,先榮王妃便一病不起,李白芙親娘蔣小娘便意圖不軌,妄想攛掇謝小娘篡位,萬幸皇太后當機立斷,穩(wěn)住了局面
此后,榮王府再也不見蔣小娘,李白芙此后便一個人住,至于蔣小娘,誰也不知道,誰也不去提,謝小娘去了別院里養(yǎng)著,女兒帶了過去,兒子前一年參軍,如今還在軍營里
福嬤嬤:" 五娘,五娘申時一刻了,三房的謝小娘來了,你舅舅也來了,快些起來。"
迷迷糊糊地被催了起來,努力地想去睜眼,她之前病時前主舅媽曾來一回,對她也甚是關心,她也聽福嬤嬤說過,阿翁一家是蘇國公府,蘇家是開國功臣之家,一直忠心耿耿,蘇家嫡女才貌出眾,這才得以與榮王結親
她院子是三進的院子,正房修的是兩層,樓下便是中堂,她換好衣裳下樓,只有兩個女子在
李巳佟:" 五妹妹安。"
謝小娘:" 五娘安。"
李望月:" 小娘淑安,四姐姐妝安。"
李望月:" 小娘,四姐姐快坐。"
正說話時清玉已經(jīng)給她上了杯茶
謝小娘:" 都是我的不好,病體拖了行程,誤了時辰,五娘勿怪。"
李望月:" 小娘身體重要,不必為此小事介懷。"
她已經(jīng)尷尬地能用腳摳出個王府了,她謝小娘不知道聊什么,又沒人來救個場,她果斷結束尬聊,說要去院子里,她看著謝小娘與李巳佟,不禁想起自己媽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人發(fā)現(xiàn)尸體,不知道她家里人知不知道消息
一時間便眼角含起了淚
清玉:" 郡主怎么哭了?"
李望月:" 進沙子了,沒事。"
清玉:" 要吹嗎,還疼嗎?"
李望月:" 不疼的沒事,我們還是快去正院里吧。"
這一天她見了很多人,理了理前主與這些人的關系,在加上福嬤嬤說的能湊個大概,今日她也見到了那個推前主的人
代詩適是典型的小家碧玉類,太傅只這一女,當初本是先太子師,太子倒臺前,獨他眼力見甚是高,站隊成功,便又做了新帝的師傅,一路坐到太傅位置
而李望月不明白,前主與她有何沖突,她只悄悄觀望著
結束后她已經(jīng)累趴了,李云幕忽然告訴她,五日后要入宮聽學,半月后溫如櫻便會入京,有個姊姊是好的,可她想學文字不想上課,畢竟既來之則安之是她的座右銘,但自愿學和被逼上課是不同的
李云幕想著她定然會有不懂的,屆時就會去問他,又學了知識又增進了親情,一箭雙雕便同意了
她只想能寫字,看得懂字便可,她胸無大志不想擁有事業(yè)心劇本
這就跟暑假快開學一樣,逃不掉的
而這一切都是李溫兒替她去求的機會
李溫兒:" 皇兄,溫兒給你帶了好吃的,是甯甯給的。"
李昶衍:" 借花獻佛嗎?"
李昶衍從一堆札子里抬頭望了一眼李溫兒,拿起便吃了一口
李昶衍:" 味道不錯,又有什么事要求我?"
李溫兒:" 這不是甯甯想學字嘛,我也教不了,榮王肯定也忙,不如讓她也入宮進學如何?"
李昶衍:" 依你的,你既要嘉陽進宮學,那便要好好替她準備些才是。"
李溫兒:" 這我自然曉得,那溫兒就不攪皇兄了,溫兒告退。"
得了允許李溫兒便欣喜退下,回去后便開始備禮,從前李望月本要進宮學的,只是榮王喪事便一直沒有再提這事
望著她的背影不由笑吟吟地望著札子,李昶衍剛一放下筆桿子身旁的近侍就已經(jīng)是一副待命的模樣
李昶衍:" 何決,你去取兩支前些日諸王貢的玉骨狼毫來,一支送去長公主殿,一支明日隨詔一同送去,對了還有那方歙硯也送去。"
何決內監(jiān):" 喏,這便去辦。"
瞧完了札子便速回了寢宮,他不習慣睡覺時有人守著,侍女皆是站在門外,但這也是因為寢宮有密室的原因
每日批了札子,李昶衍都會在密室里聽察事司匯報事務
慶豐:" 陛下,今日嘉陽郡主受邀,去了沈府馬球宴,榮王未去。"
慶豐:" 太傅處麻煩些,涉及太后娘娘。"
慶豐:" 其他全部整理成冊歸入密案。"
李昶衍:" 辦得好,下去吧。"
李昶衍理了理衣裳拿著燭臺出了暗室,很快就入眠了
他登基不久,全仗著榮王府,每日他不知要曉得多少人要端了榮王府,但每次還沒來得及布局,榮王李云幕便已經(jīng)搶先設局化解
身邊的人都暗示著榮王府會篡位,殊不知居高位者都不是瞎子,先帝共十一個兄弟,沒有一個能立足于朝堂,唯獨這個同性不同源的先榮王,在朝堂上安穩(wěn)至戰(zhàn)死,他沒有先帝那般手段狠毒,但也會防著些,察事司便是一個例子,不過如今更多是怕人害榮王一家
榮王府并非皇室血脈便已經(jīng)有人覬覦,若榮王府是同宗同源,身為皇帝會防,而那些扮豬吃老虎的大臣,更想利用他那一點疑心,除去榮王府
而李望月,每日出了進學就是玩,短短時間便會了打馬球
李昶衍:" 何決,宮學可散學了?"
何決內監(jiān):" 回大家,還有一刻半。"
今日散了朝,李昶衍便命人備了午膳,備了李溫兒和李望月所喜歡的吃食,言說很久沒過問自家皇妹的功課了,也看看李望月適不適應
李昶衍:" 那便去瞧瞧。"
何決內監(jiān):" 喏,可要備丹輦。"
李昶衍:" 沒幾步路,不必,也去瞧瞧宮學辦得如何。"
說罷便放筆凈手后往外走去了,何決也立馬跟在后頭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女神快更新啊」繼續(xù)閱讀
本書新人10天內免費讀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