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著的才配開口,躺著的只能閉嘴
開局先說結論,這本書,第一次真正打動我內心的劇情,是作者切實描繪出了“忍道”的存在。由此引申,便出現了火影最經典劇情:弒師。
不得不嘗啊~
接下來說看法:
要提同人題材,必得先提原著。
原著漫畫雖是名為“少年熱血漫”,但我個人對《火影忍者》漫畫原著的熱血以及羈絆元素其實并不太感冒,從小就是如此。實際上小時候看火影的漫畫時,對第七班三小只的感情我還是非常在意的,但也僅限于此了,至于其他的,無感。且越往后看就感覺越是無趣,包括對第七班和對鳴佐的所謂“羈絆”。
本質上算是我冷漠+“變心”了嗎?冷漠也許有吧,但對于后者來講,與其說是像我這一類的讀者“變心”了,不如說是岸本“變心”了。岸本說過很多次,鳴人這個角色很多行為其實就是在影射他自己,比如鳴人老愛掛在嘴邊的“我要成為火影!”旁人看了都感覺很可笑,而這就是岸本的親身經歷。“我要成為漫畫家!”岸本以前就說過類似的話,別人都感覺他是個笑話,結果他真成功了,但成功了以后呢?
《火影忍者》正傳漫畫完結多年后,岸本在一次采訪中坦白過內心想法:最開始自己是從小地方來的,大家都看不起自己,所以總想證明自己,覺得鄉下窮小子/小人物/吊車尾也能逆襲。這就是前期鳴人的心態與經歷。后來成名以后,正如黃渤所說,身邊“好人”開始變多,岸本的心態變成了“也許富家子弟也有自己的苦惱”。到這一步,后面在背景以及劇情的設定上出現偏移也是理所當然的了。說白了,此時岸本的心態已經不再像最開始那時一樣了,已是畫不出“吊車尾逆襲”的熱血劇情了。可憐彼時還有漫畫迷自己騙自己,覺得是連載時間太長導致(雖然貌似也沒錯)。
PS:這么一看岸本也挺“有種”的,這種黑點都敢光明正大承認,堪稱德藝雙馨了。
那在絕大部分火影粉看來的最大賣點我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又是什么支撐我一路追更漫畫呢?那就是很多忍者愛掛在嘴邊但絕大部分讀者只覺得好玩不會太過在意的“忍道”。
火影漫畫中“羈絆”的元素重嗎?挺重的。主線就有鳴佐、帶土卡卡西、木葉三忍等等,支線也有像再不斬白之類的。但你看來看去會發現,除去這些必須需要大量筆墨描寫的角色,剩下的角色身上,“羈絆”的屬性很弱很弱,更多時候連浮于表面都做不到。這就導致我看著看著總感覺會出戲,你這“羈絆”元素還看人下菜碟啊?
反觀“忍道”,這可真是是個忍者都擁有的玩意兒,包括“火之意志”、“石之意志”之類的,哪怕你本身沒有,這些也能代替,那確實連龍套都能擁有“僅”浮于表面的“忍道”了。
再往下衍生,就是喜聞樂見的火影“弒師”劇情:大蛇丸殺猿飛日斬,帶土殺水門,佩恩殺自來也。以上這些是殺死的,還有些是出手了但沒殺死的。以上這些,其實都可以說是不同“忍道”的碰撞,包括帶土殺水門,這不也算是宇智波斑“忍道”的波及嘛~
這種“忍道”之間的碰撞,真的是我最喜歡的劇情沒有之一了,理念間的碰撞,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只有真刀真槍拼一場,贏的才配繼續開口,屬實是滿足了我對超凡世界偉力集于自身之后的想象。
嘰里咕嚕說啥呢?先跟我的忍術碰一碰!
本書主角的帶隊老師是原著里只存在于背景板之中的猿飛日斬長子,也就是木葉丸他爹。主角與他老師的理念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是完全背道而馳。但因為“火之意志”,老師并沒有對主角下黑手,而主角倒是沒想那么多,純粹因為實力不足,所以先暫避鋒芒。
我先繞道走~
然而當戰爭過后,主角依靠金手指“發育”,實力達到了“火影級別”。在此之后二人再次因為“意外”發生沖突,不同理念碰撞下,此時的主角自然不會再避其鋒芒,直接正面干碎了自己的前帶隊老師。而老師在臨死前,躺在自己火影父親的懷里時,一切的不理解與不認可都被他放下,此時“火之意志”高懸且燃燒,雖然不理解不認可,但老師還是決定支持自己的學生,并懇求父親不要因為自己的死對主角報仇。
這一段看得我感觸頗深,可以說真正喜歡上這本書就是從這一段劇情開始,作者確實把為了“火之意志”而燃燒的忍者描寫出來了,這也算是忍道的具現了。寫火影同人作者千千萬,但不是靠喊口號,而是實打實靠角色行為凸顯出角色本身“忍道”的作者(哪怕是被描寫到爛大街的“火之意志”),又有幾人呢?
鳳毛麟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