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女節挑戰:微信1分鐘,寫信1小時【恭喜你中獎啦!】
??“我寄給您的圣誕照片和素描草圖您看了嗎?怎么沒給我反饋呢?難道是丟了嗎?拜托您給我反饋吧!”
小時候,我們總愛把“媽媽”掛在嘴邊,仿佛她是萬能咒語,能驅散所有恐懼。長大后,我們學會了把心事藏進“嗯嗯”和“好的”,卻忘了她也曾是那個最懂你沉默的人。
??圣-埃克蘇佩在書信中將獨自在外的孤獨從字里行間流露,他想要見到媽媽,想要把一切告訴媽媽。
??“慈愛的媽媽:我最近忙得要死。如果每天都能收到您的信,我將雀躍不已!”
你有沒有發現,長大后最奢侈的事,不是買包買房,而是能毫無負擔地撒嬌?對老板不敢,對朋友怕矯情,只有對媽媽,我們還能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
??圣-埃克蘇佩在書信中一次次呼喚媽媽關注自己,用撒嬌般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請求。
??“媽媽,我真希望以后能報答您,我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好讓我償還您付出的一切。雖然我現在還是像奴隸一樣地給別人工作,但是希望您能對我有信心。”
小時候,媽媽是我們的超人;長大后,我們卻總忘了問:超人會累嗎?
??圣-埃克蘇佩在書信中表達著希望回報媽媽的急切心情,長大后的他,試著把媽媽當孩子一樣去愛。
??“親親地吻您,正如我還是當年那個拽著綠椅子的小孩那樣,媽媽!”
記憶里,媽媽總是那個在廚房忙碌的背影,你是否知道,她可能也曾是個愛穿花裙子、會偷偷吃零食的少女?
??圣-埃克蘇佩在書信中回憶在媽媽身邊的童年,仿佛又變回曾經那個小男孩,媽媽還是曾經的少女。
?圣-埃克蘇佩是誰呢?
他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蘇佩里4歲時父親去世,由媽媽獨自撫養長大。10歲時,他離開家去寄宿學校上學,見不到媽媽的日子里,只能靠寫信緩解對媽媽的思念,并將這一習慣保持了一生。
??《給媽媽的信》收錄了圣-埃克蘇佩里從10歲到44歲寫給媽媽和親人的110封信,記錄了一個孩子從青春期到成年后,對媽媽無窮無盡的愛。??????婦女節挑戰??
這個婦女節,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用生命托舉起我們的世界的女性——媽媽。媽媽不僅是付出者,她也曾是少女,我們對于媽媽的感情也不應止步于單向的感恩,而更應以平等視角對話。
今天,讓我們撕掉母愛的“偉大”標簽,歸還她被歲月藏起的玫瑰與情書。學習圣-埃克蘇佩,用書信這一古老的文學形式,用“媽媽時代的儀式感”給媽媽寫一封信:
???♀?用一封信,做回那個對媽媽毫無保留的小孩。
???♀?用一封信,重啟對媽媽的“耍賴特權”。
???♀?用一封信,告訴媽媽:“長大后換我寵你,像你寵我一樣。”
???♀?用一封信,帶媽媽回到那個你攥著她衣角、她牽著你的手的春天。
?在信中,你可以:
?包含一句“媽媽,其實我……”的真心話
?為媽媽做一件“孩子管大人”的事(比如寫一份《夸夸使用手冊》,給媽媽示范如何具體地贊美)
?分享媽媽年輕時的照片+一句“少女時期媽媽最可能收到的情書臺詞”(比如“你的辮子像春天的柳枝”)
??婦女節福利??
如何參與??在話題#給媽媽的信#曬出“給媽媽的信”即獲抽獎機會
開獎時間??3月13日
規則:圖圖將根據“給媽媽的信”的內容質量抽取2位小伙伴,隨機寄出
上海圖書館定制書寫禮盒1份譯者簽名新版《給媽媽的信》1本??所有女性都值得被鮮花簇擁,但媽媽更該收到一封信:寫她未被歲月言說的少女心,寫你羞于開口的“我愛你”。這一次,那些說不出口的“矯情”,就讓它從筆尖流向媽媽的心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