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宋江正名
我覺得水滸傳最精彩的構思就是:前有逼上梁山后有招安。
逼上梁山是為招安做鋪墊,而對招安的描寫,尤其是對招安的態度,是刻畫各色人物的最完美的手段,如果沒有這樣的構思,水滸傳難稱名著。
一場招安,因為結局不好,宋江成了眾矢之的,罪魁禍首。我曾經也如此認為,但思來想去,又總覺哪里不對頭。
換個角度,有否想過,招安如果成功,誰會是最大得利者,是宋江嗎?
朝廷會按梁山的座次,安排官位的大小嗎?
如果不成功,誰會是最大受害者?不會是宋江嗎?
槍打出頭鳥,宋江難道不是最危險的嗎?
這里面的利害關系,宋江不清楚嗎?從朝廷到江湖,三教九流,宋江什么人沒見過,什么事沒聽說過?
可為什么宋江還要力主招安呢?
1. 反對招安的人是少數派。
越來越多的人被逼上梁山,但被逼的性質已經變了,被朝廷逼上來的,已經少于被梁山裹挾的了。梁山內部,已經又一次埋下了內訌的種子。
宋江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看不清這個嗎?他說不招安,就一定管用嗎?因內訌而兄弟相殘,一定好過去打方臘嗎?
2. 對于招安,如果宋江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可能是最危險的受害者,那宋江到底是為誰著想呢?
我認為宋江更擔心的是兩種人,一種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一種是像李逵,阮家兄弟那種江湖上的人。如果內訌起來,他們很有可能被人當成投名狀。
而宋江作為大哥,希望這些兄弟能有個安穩的生活,不要一輩子連個妻兒都沒有,背著匪賊的名聲,在江湖上打打殺殺躲躲藏藏,卻又沒有改朝換代的能力。
宋江在梁山上關于招安的大討論中,估計更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招安這種事,對于宋江來說,也是不得以的選擇,宋江作為大哥,真的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真的做到了忍辱負重,真的是擔負起了做大哥的責任。
所以我想為宋江正名,宋江真的是一個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