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火雨
2024-09-09 08:53:51

八拜之交,無它,分庭抗禮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中描繪的施恩和武松結拜的場景:“當下飲過酒,施恩納頭便拜了四拜。武松連忙答禮,結為弟兄。”互相四拜,共八拜,這才是“八拜之交”的真正語源。“分庭”,賓主分處庭院兩邊,主人居東,客人居西;“抗禮”,又寫作“亢禮”“伉禮”,以對等的禮節相互行禮。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帶著極大陣仗的隨從和禮物前去聘問諸侯的時候,諸侯都不敢以君臣之禮相待,而是以賓主之禮相待,“分庭與之抗禮”。上古時期,人們或穴居或草居,每以蛇多為患,因此人們見面時,總是心有余悸地來上一句:“無它乎?”親愛的,你家里有蛇出沒嗎?你最近被蛇咬過嗎?后來“它”從對蛇的稱謂引申為第三人稱代詞,人們就再也不知道這個稱呼的本源了。
這些詞語的出處和原意,大家了解了嗎?
翻這本書是因為,收到了上圖的獎品,《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想先睹為快(畢竟實物寄到了媽媽家,要等腦公十一月回國才能帶回來),結果只搜到了同作者的另外兩本,然后發現,還真的很有意思!已經決定了,等拿到了看完就送給我在這的一位八十高齡仍在學習中文的華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