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這個小故事后,你如何才能不愛她?以及她寫的這本書?
今天先給大家講述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女孩子,都已經33歲了還未結婚。在上個世紀后期中國那個年代的環境里,這就是妥妥的大齡剩女了。
但就在她33歲的這一年,這個女孩子在外地遇到了她這一生的所愛,兩個人情投意合,一見傾心,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兩人的愛情生活。
兩個人雖然沒有生活在一個地方,但倆人的感情非常好。女孩子總是長時間地向男孩子傾訴自己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男孩子聽了卻從不奇怪,反而鼓勵女孩子以寫作小說的方式,把這些東西都記述下來。
這個世界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不幸的是,在兩人結婚后的第五年,那個男孩子在一次回家的途中突發車禍意外去世了。男孩子的突然離世,讓這個女孩子的世界陷入了一片灰暗。她常常不敢回家,在男孩子曾經工作的地方一坐就是一整天,然后又總是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撥通那個男孩子的電話。
為了讓這個女孩子盡快走出悲傷,已經80歲高齡的姥爺將她帶回了大興安嶺。在那個白雪皚皚的世界里,有一天,女孩子仿佛看見男孩子正踏雪而來,她沖著男孩子的方向直撲過去,最后酣暢淋漓地大哭了一場。姥爺輕輕地撫慰她:哭吧,哭吧!全哭出來了就好了……
其實,老人的智慧又豈止于此!姥爺帶著女孩子找到了生活在大興安嶺深處的鄂溫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長馬里亞·索。女孩子跟著這位女酋長回到了森林深處,聽她講述鄂溫克人和馴鹿為伴,與月光起舞,雖然艱苦卻又幸福快樂的故事。
就在這樣的一個個故事的浸潤里,女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洗滌,她反復思考后,決定寫作一部能讓更多人走出絕望,和悲傷最終和解的作品。最后,她成功了。
我告訴你吧,這個女孩子的名字叫遲子建,她創作的這部作品就是《額爾古納河右岸》。2015年,遲子建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面對榮譽,遲子建眼含著熱淚說:“我要感激一個已經遠去、卻又永遠在我身邊的人。”我再告訴你,那個讓遲子建永遠不忘的男孩子叫黃世軍。而這個男孩子去世后,遲子建始終沒有再婚。
很多很多讀者就是因為讀了《額爾古納河右岸》這部作品,從而在聒噪的塵世中找到了內心的寧靜。截至目前,這部作品僅僅去年一年時間里,就售出了150多萬本。親愛的書友,如果你還不曾讀過這部作品,那你不妨在這個國慶假期的晚上,靜下心來仔細聽一聽(上面是這部作品的鏈接),你會發現生命中很多不曾企及的智慧,它也會療愈你的身心焦慮,卸下你硬抗的疲憊,讓你更豁達地看待世界對待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