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門下
2024-10-30 20:58:17

世界的縫隙之(三)真實面目

正如船長所說,宇宙漫長的時空和惡劣環境,人類的肉體凡胎是無法承受的,象他倆這樣不穿宇航服便暴露在太空環境下,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這艘飛船上的人類,被做了特殊處理,把他們的精神與肉體分開了。
在中心太空站內,大量的球形透明容器,環繞著空間站中心一根巨大的柱子,層層疊疊堆置,足有十多層樓高,每個容器上都伸出一根粗電纜,與那根巨大的柱子相連,在柱子與容器之間還有棧道相通,靠近容器,你便會發現,在淡紅色似血如漿般的液體中,赫然飄著一個人類的大腦。
這里的人類舍去了自己的肉體,代之以一副機械驅殼,只保留了大腦和自我意識。大腦和機械軀體之間,通過位于通天柱內的數字計算機中轉相連,也就是所謂的腦機接口。
機械驅體只是一個感受器和執行器,感受的信息用數字電信號傳回計算機,計算機再將數字電信號處理后轉變為生物電信號,傳送給大腦,同樣,大腦處理后的生物電信號會回送給計算機,計算機處理后,轉變為數字電信號發送給機械驅體,使其受控于人類的大腦。
“船長您最近去看過自己嗎?”
船長搖搖頭“有什么好看的呢?,除了容器上的身份銘牌不同,其他都是一樣的”
大副若有所思的說“只要有機會,我就想去看看,站在容器旁邊,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自己的大腦飄在眼前,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
船長沉默了片刻說:“按規定是不能去的,但我勸你即使有機會去,也不要去,那種體驗對你沒什么好處。”船長的眼睛放射出代表自己職務的光茫,照在大副臉上,由嚴厲的明亮漸變為慈祥與柔和。
“與其去體驗那有些古怪殘酷的現實,你還不如回地球休假呢?盡管那是計算機為你營造的虛擬世界,但它還是有現實依據,地球上全體人類,包括你的親人、朋友,都在為這個虛擬世界提供素材,所以這個虛擬現實是很逼真的,我看其他人都樂在其中,樂不思蜀呢?你不樂意去嗎?”
大副會意的笑了笑,“不是不樂意,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曲終人散,回歸現實,難免有些失落”
由于計算機與人類大腦相連,并且負責處理大腦輸入輸出的全部信息,所以為大腦提供一個虛擬世界,是很方便的事。在這遠離地球故鄉的太空船上,容器里的每一個大腦都對映著曾經在地球上生活著的活生生的人類,他們的真實經歷、精神生活、性格、愛好、習慣,等等有關他或她的一切,全都成為計算機構筑虛擬現實的素材,這一套素材實際上就對應著一個人的靈魂,它被永久的存在計算機里,而容器內的大腦是可以利用基因技術更新的。
當一個大腦達到了它新陳代謝的極限,會被淘汰,新繁育的大腦首先會被接入計算機構筑的虛擬現實世界,接受靈魂的移植,移植成功的大腦就可以與他的機械軀體對接了。
就這樣,一個人類的生命重啟成功。采取這樣的辦法,靈魂得以永存,身體金剛不壞,人類因此不用再受時間的約束,不用再擔心生命的脆弱,而且只保存大腦,生命維持系統是統一標準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這太空城市內進行工業化的生產,原料來自沿途的星球,可以在工廠合成有機質,船上也有農牧場,萬物之靈的智慧可以直接控制飛船進行太空探索,這比起依靠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不是更完美嗎?而且至今運轉良好。
然而,有一個問題,生命可以重啟,但時間不能重啟,時間不斷的流逝,可伴隨不斷更新的時間,卻再不會有新的故事,這里就象一個電影院,只有一部片子在循環播映,盡管每次重啟,嶄新的大腦不會留有以前的記憶,實際上已經陳舊的故事,但對它們來說,每一次都是新鮮的,所以在重啟的過程中,有一段時期是美好的。
他們和地球上出生的人類沒有什么不同,經過虛擬現實的充分教育、培訓、塑造,并確認他們已經具備成熟的理性思維,向望熱愛航天及科學事業,此時,系統會告訴他們真相,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告訴他們真實的時間,他們已經被更新到第幾代,告訴他們離開地球已經多久了,至于原來地球上的靈魂提供者,已經去世多久,他還有那些后代,生活在地球上什么地方,現在情況怎么樣,這些更具體的信息,只有同地球取得聯絡,并得到地球的回復,才能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