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聿休
2025-04-27 22:42:55

娜拉出走后會怎么樣

魯迅寫《傷逝》的時候,當時社會正流行歌頌愛情,歌頌自由,很多人對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的出走持推崇態度,認為這是婦女的解放和個人覺醒的象征。
但魯迅在肯定娜拉出走的意義時,也敏銳意識到并提出了問題:娜拉出走后會怎樣?不論是娜拉所處的社會,還是《傷逝》中子君所處的社會,都沒有給女人的工作,這代表她們無法獲得經濟自主權。所以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中說,婦女解放的關鍵在于經濟獨立,否則出走后的命運只有兩條:墮落或回來。
而這本書中的子君的故事就像是娜拉的后續,在沖破阻礙,和涓生走到一起后,迎接他們兩個的不是過去所暢想的談自由、談平等,談詩歌、談理想的美好生活,而是一個忙著賺錢,一個忙著操持家務,常常被人說閑話的苦悶日子。
且這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有時連吃飯都變得緊張起來,生活問題、社會輿論、經濟壓迫、就業問題、家庭矛盾,一樁樁一件件涌上人心頭……在被迫吃了小油雞,又不得不拋棄小狗阿隨之后,子君自己也一天天暗淡下去,最后選擇跟著父親回家(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死了)。這篇作品比較短,但揭示的道理卻很深刻,子君的悲劇也具有極深的典型意義,如對婦女解放問題的思考——離開了社會改革,婦女追求個人幸福很難實現,個性解放具有一定反封建作用,但無法解決婦女面臨的困境,婦女要真正地解放必須推動社會變革,獲得經濟自主權,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平等,追求其想要的幸福。
圖片cr:巧笑Qiao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