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三相正弦雙層布線繞組端面布接線圖

本節是雙層疊式布線的三相正弦繞組,其布線型式與普通三相疊繞組相同,即上、下層是以線圈有效邊在槽中所處層次表示,而線圈號則用該線圈所處下層槽號代表線圈號。但由于三相正弦繞組是將普通繞組的60°相帶分裂為角形和星形部分,故又稱為30°相帶繞組,從而構成不同相位的角形繞組和星形繞組,并在接線時分別連接,然后再根據要求接成內角星形()或內星角形()。

本節三相正弦繞組每例由雙圖組成,其中圖(a)是接線示意簡化圖,屬輔圖,用于輔助和指導繞組的接線;圖(b)是主圖,采用潘氏畫法的繞組端面布接線圖。故本節共收入雙層疊式布線三相正弦繞組14例,含布接線彩圖28幅。

2.1.1 60槽4極(y=14、ay=ad=4)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60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60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15

每組圈數 Sd=3  線圈節距 y=14

     Sy=2  △聯路數 ad=4

極相槽數 q=5  Y聯路數 ay=4

△線圈數 Qd=36  Y線圈數 Qy=24

△極相槽 qd=3  Y極相槽 qy=2

每槽電角 α=12°  繞組系數 Kdpd=0.937

出線根數 c=3    Kdpy=0.973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繞組為60槽定子,常用于功率大的電機,故多采用四路并聯。每極相槽數為奇數(q=5),繞組采用不輪換排列,即qd=3、qy=2,角形部分每極多占1槽。雙層疊繞嵌線吊邊雖多至14,但一般定子的內腔都較大,嵌線難度不算大。線圈可用同尺寸線模繞制,角形部分線圈繞制三聯組;星形部分線圈繞雙聯組。此外,由于qy<qd,星形部分槽滿率較高,為滿足嵌線工藝要求,可能會降低電機的出力。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繞組主要應用于如JO2-91-4等相類規格電動機的改繞。若正弦繞組仍按四路并聯改繞時,改繞后各線圈數據可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625Ny

   導線截面 A'y=0.85A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417Nd

   導線截面 A'd=1.2Ad

式中,Ny、Nd、Ay、Ad由表2-1中公式計算。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a)、(b)所示。

圖2-1 60槽4極(y=14、ay=ad=4)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2 54槽6極(y=8、ay=ad=3)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54  電機極數 2p=6

總線圈數 Q=54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36  繞組極距 τ=9

每組圈數 Sd=1、2  線圈節距 y=8

     Sy=2、1  △聯路數 ad=3

極相槽數 q=3  Y聯路數 ay=3

△線圈數 Qd=27  Y線圈數 Qy=27

△極相槽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0°  繞組系數 Kdpd=0.96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主要用于容量較大的電動機,每極相槽為奇數(q=3),即原繞組每極相有3只線圈,故可將其分裂成單、雙圈二組,并按1212規律交替輪換分布。由于極數較多,故其分組也多,使改繞后的接線很煩瑣。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繞組是由湖南楊師傅實修電機所提供資料繪制而成。應用實例有FVX180L-6。也可用于JO2L-62-6等電動機改繞,改繞的基本參數Ny、NdAy、Ad由本章前述表2-1中公式計算,但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線圈匝數 Wy=Ny/2

角形線圈匝數 Wd=Nd/2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2(a)、(b)所示。

圖2-2 54槽6極(y=8、ay=ad=3)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3 54槽8極(y=6、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54  電機極數 2p=8

總線圈數 Q=54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48  繞組極距

每組圈數 Sd=1  線圈節距 y=6

     Sy=1、2  △聯路數 ad=2

極相槽數   Y聯路數 ay=2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30

△極相槽 qd=1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6.6°  繞組系數 Kdpd=0.985

出線根數 c=3     Kdpy=0.965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繞組為二路并聯,雙層疊式顯極布線,常用于中等容量電動機。由于每極相槽數和每槽電角度均為分數,三相進線無法滿足相距120°電角的要求,但對運行不致產生明顯影響。此外,兩套繞組占槽不等,即在每極距內的星形部分比角形多占1/4槽,為此,角形部分每只線圈為1組,而星形部分則采用分數線圈安排,每4組增加1只線圈,從而使每相中的八極繞組由8只單圈組和2只雙圈組構成。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正弦繞組基本參數NyNd、Ay、Ad由前述表2-1中公式計算。本例qyqd,線圈匝數和導線截面積由下面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45Ny

   導線截面積 A'y=0.625A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63Nd

   導線截面積 A'd=0.889A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3(a)、(b)所示。

圖2-3 54槽8極(y=6、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4 54槽8極(y=6、ad=ay=2)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54  電機極數 2p=8

總線圈數 Q=54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48 繞組極距 

每組圈數 Sd=1  線圈節距 y=6

     Sy=1、2  △聯路數 ad=2

極相槽數   Y聯路數 ay=2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30

△極相槽 qd=1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6.6°  繞組系數 Kdpd=0.985

出線根數 c=3     Kdpy=0.965

(2)繞組布接線特點

54槽定子屬小型電機中功率較大的電機,故常采用多路并聯,但繞制八極繞組時極相占槽為分數,只能用二路并聯,而線圈節距較短,嵌線吊邊數不多,不存在嵌線困難的問題,故正弦繞組也采用雙層疊繞。在顯極繞組中,八極繞組每相共有8個極相組,角形部分均為單圈組;星形部分的8組中有2個雙圈組,屬兩套繞組占槽比不等的正弦繞組,但雙圈組對稱分布于定子鐵芯。線圈用同尺寸線模繞制,但兩種線圈的匝數及線徑都不同,嵌線時必須注意,勿使弄錯。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改繞是以相同并聯路數(a=2)為基礎進行換算。正弦繞組的基本參數Ny、NdAyAd由表2-1中公式計算。因qd≠qy,故改繞后的線圈匝數和導線截面積要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45Ny

   導線截面積 A'y=1.11A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63Nd

   導線截面積 A'd=0.888A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4(a)、(b)所示。

圖2-4 54槽8極(y=6、ad=ay=2)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5 48槽4極(y=11、ad=ay=4)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48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48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12

每組圈數 Sd=2  線圈節距 y=11

     Sy=2  △聯路數 ad=4

極相槽數 q=4  Y聯路數 ay=4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24

△極相槽 qd=2  Y極相槽 qy=2

每槽電角 α=15°  繞組系數 Kdpd=0.957

出線根數 c=3    Kdpy=0.957

(2)繞組布接線特點

48槽四路并聯繞組在三相電動機中一般都屬較大的中容量電動機。雙層布線時嵌線吊邊數為11,因其內腔較大,嵌線也并未顯十分困難。改繞正弦后,兩套繞組占槽相等,每組均由2只交疊線圈組成,且線圈由同一線模繞制,容易造成兩種不同參數線圈混淆,故嵌線時要特別注意區分。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繞組主要應用于JO2L-72-4等四路并聯的電動機改繞。正弦繞組基本參數可由前述表2-1中公式計算;而本例ad=ay,改繞后的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Ny/2

角形 線圈匝數 Wd=Nd/2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5(a)、(b)所示。

圖2-5 48槽4極(y=11、ad=ay=4)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6 48槽4極(y=11、ay=ad=4)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48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48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12

每組圈數 Sd=2  線圈節距 y=11

     Sy=2  △聯路數 ad=4

極相槽數 q=4  Y聯路數 ay=4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24

△極相槽 qd=2  Y極相槽 qy=15°

每槽電角 α=2  繞組系數 Kdpd=0.956

出線根數 c=3       Kdpy=0.95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繞組基本結構與上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接線方式,即上例是接法,本例則改用接法。無論從工藝性和技術性能來說兩種接法都一樣,但若三相不平衡,則形接法就可能產生環流而使電動機運行性能變差。就這點而言則本例優于上例。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繞組應用于如JO3-250S-4等四路并聯的電動機改繞。正弦繞組基本參數計算可參考前述表2-1。而本例ay=ad,改繞后的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Ny/2

角形 線圈匝數 Wd=Nd/2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6(a)、(b)所示。

圖2-6 48槽4極(y=11、ay=ad=4)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7 42槽2極(y=14、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42  電機極數 2p=2

總線圈數 Q=42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12  繞組極距 τ=21

每組圈數 Sd=4  線圈節距 y=14

     Sy=3  △聯路數 ad=2

極相槽數 q=7  Y聯路數 ay=2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qd=4  Y極相槽 qy=3

每槽電角 α=8.57°  繞組系數 Kdpd=0.818

出線根數 c=3       Kdpy=0.84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采用雙層疊式布線,線圈選用節距較小,故嵌線吊邊數也較少,即工藝性較優。而布線上采用兩套繞組占槽不等,即角形每組4圈,星形每組3圈,故屬4、3圈輪換排列。繞組是二路并聯,即同相僅有兩組線圈,接線時反極性并聯。由于每槽所占電角度為分數,星角兩套繞組互差不等于30°相位,但相差極微,不致影響正弦繞組性能。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應用于JO2-91-2、JO2L-92-2等二路并聯的電動機改繞正弦繞組,改繞后參數由本章前述表2-1中公式計算。由于qyqd,故線圈匝數和導線應重新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83Ny

導線截面 =0.857A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438Nd

導線截面 =1.143A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7(a)、(b)所示。

圖2-7 42槽2極(y=14、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8 42槽2極(y=19、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42  電機極數 2p=2

總線圈數 Q=42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12  繞組極距 τ=21

每組圈數 Sd=4  線圈節距 y=19

     Sy=3  △聯路數 ad=2

極相槽數 q=7  Y聯路數 ay=2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qd=4  Y極相槽 qy=3

每槽電角 α=8.57°  繞組系數 Kdpd=0.935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雙疊繞組選用較大的節距,故繞組系數較高,但線圈跨距大,使嵌線顯得困難。兩套繞組占槽不等,正弦繞組采用不輪換排列;角形部分每組4圈,星形部分每組3圈,比角形部分少占1槽。同套繞組中每相僅兩線圈組,采用二路并聯時用反方向接線則顯得較為方便。但由于每槽所占電角度為分度數,雖兩套繞組互差不等于30°,但相差極微,不致造成不良影響。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應用于Y280S-2等二路并聯的改繞,正弦繞組參數計算可參考本章前述表2-1。而qyqd,故改繞后線圈匝數及導線應重新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83Ny

導線截面 

角形 線圈匝數 Wd=0.438Nd

導線截面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8(a)、(b)所示。

圖2-8 42槽2極(y=19、ay=ad=2)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9 36槽2極(y=17、ay=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2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12  繞組極距 τ=18

每組圈數 Sd=3  線圈節距 y=17

     Sy=3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6  Y聯路數 ay=1

△線圈數 Qd=18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qd=3  Y極相槽 qy=3

每槽電角 α=10°  繞組系數 Kdpd=0.96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是雙層疊式顯極布線,兩套繞組占槽相等,每組均由3只線圈組成,線圈由同尺寸線模繞制,但兩套繞組的線圈參數不同。線圈端部排列整齊、美觀;但線圈跨距大,嵌線吊邊數多達17,嵌線較困難。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繞組應用于如JO2-72-2等雙層繞組或JO3-180M1-2等單層繞組一路接線電動機改繞正弦。基本參數由表2-1中公式計算。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N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N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9(a)、(b)所示。

圖2-9 36槽2極(y=17、ay=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10 36槽2極(y=17、ad=ay=1)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2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12  繞組極距 τ=18

每組圈數 Sd=3  線圈節距 y=17

     Sy=3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6  Y聯路數 ay=1

△線圈數 Qd=18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qd=3  Y極相槽 qy=3

每槽電角 α=10°  繞組系數 Kdpd=0.956

出線根數 c=3       Kdpy=0.95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結構與上例相同,都采用雙層疊繞顯極布線,且星、角兩套繞組占槽也相等,即每組均由3只線圈組成,但星、角線圈匝數不等而尺寸相同。與上例不同的是本例為形接法。本繞組可用于單層改雙層,改用雙層則可使繞組排列整齊,端部美觀;但大跨距造成吊邊數多達17個,給嵌線造成困難。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應用于一路串聯接線的電動機改繞正弦繞組,基本參數由前述

表2-1中公式計算,而qd=qy,改繞后線徑選取仍由前面計算決定,但線圈匝數必須重算: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N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N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0(a)、(b)所示。

圖2-10 36槽2極(y=17、ad=ay=1)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11 36槽4極(y=8、ad=ay=1、qd=qy)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9

每組圈數 Sd=2、1  線圈節距 y=8

     Sy=1、2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3  Y聯路數 ay=1

△線圈數 Qd=18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0°  繞組系數 Kdpd=0.96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采用雙層疊式顯極布線,兩套繞組占槽相等,即占槽比i=1,但由于每極相占槽數為奇數(q=3),則每組線圈為分數(Sd=Sy=),故線圈安排輪換排列,如在第1極距內角形部分比星形多占1槽,第2極則少占1槽,從而形成角形線圈按2121,而星形按1212的規律分布。但線圈節距相同,可用同規格線模繞制。嵌線吊邊數為8,從第9只線圈開始整嵌;線圈數量多,嵌繞較耗工時。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繞組宜用于JO-72-4等一路接法的雙層繞組的改繞。正弦繞組基本參數由表2-1中公式計算,而本例qd=qy,故改繞后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N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N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1(a)、(b)所示。

圖2-11 36槽4極(y=8、ad=ay=1、qd=qy)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12 36槽4極(y=8、ad=ay=1、qdqy)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9

每組圈數 Sd=2  線圈節距 y=8

     Sy=1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3  Y聯路數 ay=1

△線圈數 Qd=24  Y線圈數 Qy=12

△極相槽 qd=2  Y極相槽 qy=1

每槽電角 α=20°  繞組系數 Kdpd=0.926

出線根數 c=3       Kdpy=0.985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繞組每極相槽數也是奇數(q=3),與上例不同的是兩套繞組采用不同的占槽,即i≠1;角形部分占總槽數的2/3,星形部分僅占1/3;角形繞組每組線圈數為2,星形時每組只有1只線圈,故無需交替輪換安排,但兩套繞組相位差仍保持30°相角。此外,由于兩套繞組占槽比過大,會造成槽滿率相差過大而使改繞后功率減少較多,電機鐵芯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費。本例僅作為q=奇數,正弦繞組不輪換排列的示例。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繞組可用于JO-72-4等一路接線的電動機改繞,正弦繞組參數由

表2-1中公式計算;而qdqy,故改繞后線圈數據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75Ny

導線截面 

角形 線圈匝數 Wd=0.375Nd

導線截面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2(a)、(b)所示。

圖2-12 36槽4極(y=8、ad=ay=1、qdqy)內星角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13 36槽4極(y=8、ay=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9

每組圈數 Sd=2、1  線圈節距 y=8

     Sy=1、2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3  Y聯路數 ay=1

△線圈數 Qd=18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0°  繞組系數 Kdpd=0.96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繞組是雙層疊式顯極布線,每極相槽數為奇數(q=3),改繞正弦繞組后,兩套繞組極相占槽為分數,線圈組為不等圈安排,即每相為單雙圈輪換分布,使兩套繞組的線圈數目相等。但每一極距范圍內兩套繞組共占3槽,本例采用第1極下角形占2槽,星形占1槽,第2極則反之,角形占1槽而星形占2槽,余者類推。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繞組應用于如Y-160L-4等原繞組為一路接線的電動機改繞。改繞后正弦參數由表2-1中公式計算。因兩套繞組支路數相同(ay=ad)且線圈數相同,故改繞后導線截面積從上計算,而線圈匝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0.5Ny

角形 線圈匝數 Wd=0.5Nd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3(a)、(b)所示。

圖2-13 36槽4極(y=8、ay=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2.1.14 36槽4極(y=8、ay=2、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1)繞組結構參數

定子槽數 Z=36  電機極數 2p=4

總線圈數 Q=36  繞組接法 

線圈組數 u=24  繞組極距 τ=9

每組圈數 Sd=2、1  線圈節距 y=8

     Sy=1、2  △聯路數 ad=1

極相槽數 q=3  Y聯路數 ay=2

△線圈數 Qd=18  Y線圈數 Qy=18

△極相槽   Y極相槽 

每槽電角 α=20°  繞組系數 Kdpd=0.96

出線根數 c=3       Kdpy=0.96

(2)繞組布接線特點

本例星形和角形兩部分繞組采用并聯路數不等(ayad)的接線方式,但兩部分的線圈數仍是相等的,如圖2-14(a)所示。在線圈安排上,由于,即兩部分繞組極相槽為分數,歸納后構成單、雙圈,故采用1212或2121的輪換排列分布。此繞組雖用輪換排列,但接線較為簡練而工藝性尚好,且對高次諧波有較強的抑制效果。

(3)繞組改繞應用與換算

本例適用于一路接法的原繞組改繞。正弦繞組基本參數由表2-1中公式計算。改繞后線圈參數由下式確定:

星形 線圈匝數 Wy=Ny

導線截面 

角形 線圈匝數 Wd=Nd/2

導線截面 

(4)繞組端面布接線

如圖2-14(a)、(b)所示。

圖2-14 36槽4極(y=8、ay=2、ad=1)內角星形正弦繞組雙層疊式布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扶绥县| 错那县| 河北省| 唐海县| 许昌市| 大田县| 望城县| 洮南市| 会泽县| 田林县| 山东省| 曲阜市| 唐山市| 鹤峰县| 阿巴嘎旗| 罗平县| 祁连县| 花垣县| 普兰店市| 馆陶县| 耿马| 冷水江市| 东莞市| 资源县| 威信县| 深水埗区| 搜索| 衡东县| 宁远县| 肃北| 德钦县| 大连市| 南澳县| 武冈市| 萝北县| 保康县| 辉县市| 丰城市| 洞头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