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就業、挑大學、選專業
- 陳紅雨 趙瑞瑞 歐陽文邦
- 2198字
- 2019-01-04 16:27:31
1.高考志愿填報指導
1.1 平行志愿填報方法與技巧提要
廣東省平行志愿投檔與錄取流程圖
廣東省征集志愿投檔與錄取流程圖
事實上,每年廣東省的考生對征集志愿的熱情不是很高,很多進入征集志愿的考生希望在下一批次能被更理想的專業和學校錄取。
全國其他省市平行志愿投檔與錄取流程圖
圖見下頁。
平行志愿投檔的不同形式
①平行志愿第一種投檔形式
②平行志愿第二種投檔形式
③平行志愿第三種投檔形式
④平行志愿第四種投檔形式
平行志愿成績單
總成績:各科考試實際總成績
排位總分:實際總成績+政策性加分
文/理科排位:考生投檔順序位置(考生在第多少位被投檔)
平行志愿投檔順序
①按考生排序情況從高到低檢索,排序高的優先檢索,再按考生的A、B、C志愿逐個檢索投檔;
②考生排序成績總分相同時,根據單科成績排列順序,下面以廣東為例:
文科: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
理科: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
平行志愿投檔的排序方式
全省文理科考生分別按高考總分(統考成績總分加政策加分)由高到低排序:
相對考生個人志愿來說,檢索投檔時遵循志愿,按照A、B、C順序對滿足投檔條件的最靠前的志愿院校投檔。
預投檔比例——1∶1.05
①廣東省的預投檔只是為各大學提供該校的生源情況,各大學根據此情況再決定是否增加招生計劃;
②不提供考生具體名單,基本與考生無關。
正式投檔比例——1∶1
①根據考生排序,從高到低逐個檢索考生:A—B—C順序;
②第一組志愿錄取結束,對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大學進行第二組志愿的投檔錄取,按缺額1∶1投檔;
③第二組志愿錄取結束后,還沒有完成計劃的大學進行征集志愿;
④第二組志愿錄取結束后,省招生辦公室公布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大學專業缺額情況,以及填報征集志愿的資格線,向沒有被錄取的當批次資格線上的考生征集志愿,按平行志愿原則1∶1投檔。
平行志愿與傳統順序志愿的比較
①平行志愿:分數優先,遵循志愿;
②傳統順序志愿:志愿優先,遵循分數。
傳統順序志愿對高分考生不利
假設某理科高分考生663分:
梯度志愿:第一志愿 清華大學(提檔線685分);第二志愿 中山大學(提檔線644分);第三志愿 華南師大(提檔線628分);
第一志愿不能被清華大學錄取,則該生應減去級差20分,后再投中山大學,因該生實際分數為663-20=643分,也進不了中大,只好進華南師大。
平行志愿對高分考生有利
假設某理科高分考生663分:
平行志愿:A志愿 清華大學(提檔線685分);B志愿 中山大學(提檔線644分);C志愿 華南師大(提檔線628分);
該生能被第二志愿(B)中山大學錄取。
平行志愿的一次性投檔原則
假設某考生670分:
該考生填報的第一組志愿院校:A志愿 中山大學(提檔線644分);B志愿 華南師范大學(提檔線628分);C志愿 華南農業大學(提檔線621分);
上了中山大學分數線,投檔中山大學。如果該生專業不服從調劑,而所報中山大學6個專業都為熱門專業而進不去。只能從中山大學退檔,退檔后絕不能進入B(華師)或C(華農)了,而只能進入第二組志愿的投檔。
平行志愿的平行原則
同一志愿組內的A、B、C三個志愿針對大學來講都是第一志愿,所報考的A、B、C三所大學看不出考生把該校放在哪個位置。對大學而言不分A、B、C。
張三考生為666分,李四考生為658分,王五考生為651分。
張三:A其他大學 B其他大學 C華南師大
李四:A其他大學 B華南師大 C其他大學
王五:A華南師大 B其他大學 C其他大學
誰最先投檔進入華南師大?并不是誰把華南師大填在A就先投華南師大,而是看誰的分數最高,進入華南師大的順序是:①張三(666分);②李四(658分);③王五(651分)。
平行志愿要講究梯度
①填報第一組志愿的大學要比第二組志愿的大學好,第二組志愿盡量考慮冷門院校和偏遠院校;
②第一組志愿的A、B、C三所大學最為關鍵,要有梯度:A大學要好于B大學,B大學好于C大學,C大學一定要保守地填報、一定要保底;
③填報每所大學的6個專業也要有梯度,不要全部填熱門專業或該校的強勢專業,在最后兩個專業盡量填考生能接受的較冷門或偏僻的專業。
重視近3~5年平均分與批次控制線的差額
①往年該校在該省錄取的平均分有一定參考價值;
②重視最近幾年該校錄取平均分和批次控制線之間的差額。
【舉例】
a. 2015年廣東理科一本線621分,假設2016年廣東理科一本線為X分;
b. 2015年某重點大學錄取的平均分為651分,2015年該大學平均分與控制線的差額為30分;
c. 2016年該大學可能的提檔線在X+30分左右;
d.平均分與控制線差額只看2015年不夠,還應看2014/2013/2012/2011年等年的差額,觀察規律。
平行志愿“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
①沖一沖:根據考生成績比批次控制線(一本或二本A或二本B)高出多少分(M),同時根據想報考的大學近3~5年錄取平均分與批次控制線的差額(N),考生可以報考N比M高出10~20分的學校;
②穩一穩:填報與考生成績相當的大學。即M≈N的大學;
③保一保:避免考生成績都不夠前面A和B兩所大學,保證在C志愿要投檔投得出去。所以選一所M明顯大于N的大學,或選一所招生數量多,且分數不太高的大學。
平行志愿的風險
①A、B、C三所大學都填的太高,考生分不夠,都達不到A、B、C三所大學的提檔線;
②符合A、B、C三所中一所大學提檔線,成功投檔了,但是6個專業不能滿足要求,該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只能退檔進入下一批志愿;
③成功投檔,但身體不健康,不符合專業招生要求而退檔;
④對于不是很有把握的大學和專業,記住最好寫上專業服從調劑;
⑤同一所大學的分數“扁平化”,即同一所大學的某些好專業分數高度集中、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