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建筑基礎常用材料

基礎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構件,它承受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地基,實際上它是房屋墻身或柱子的延伸。房屋基礎承擔房屋屋頂、樓面、墻或柱傳來的荷載以及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并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3.1 三合土基礎

三合土基礎的主要材料為石灰、砂和骨料,通常是將白灰、黃泥、碎磚或者白灰、沙、碎石按體積比配比拌和而成,鋪放在基槽內分層夯實而成,其體積比為(1∶2∶4)~(1∶3∶6),每層虛鋪約220mm,夯實至150mm。三合土基礎屬于剛性基礎,其寬高比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三合土基礎寬不應小于600mm,高不小于300mm。見圖2.16。

圖2.16 三合土基礎示意

該類型基礎造價低廉,施工簡單,但強度較低,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4層及4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在南方地區采用比較普遍。

2.3.2 灰土基礎

灰土基礎的主要材料為白灰和素土,其體積比為3∶7或2∶8。灰土基礎屬于剛性基礎,其寬高比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3層以下建筑灰土可做2步,3層以上建筑可做3步。灰土基礎施工方便,造價較低,就地取材,可以節省水泥、磚石等材料。缺點是它的抗凍、耐水性能差,在地下水位線以下或很潮濕的地基上不宜采用。灰土材料均勻拌和后,鋪放在基槽內分層夯實而成。白灰應使用沒有風化的生石灰塊,在使用前24h灑水消化成粉末狀,素土可用不含雜質和有機物的土。見圖2.17。

圖2.17 灰土基礎示意

灰土基礎主要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基,且6層及6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并可與其他材料基礎共用,充當基礎墊層。

2.3.3 毛石基礎

毛石基礎的主要材料為石頭,為了節約水泥用量,對于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基礎,可以在澆注混凝土時加入20%~30%的毛石。毛石基礎屬于剛性基礎,其寬高比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該類型基礎主要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6層及6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毛石按照基礎需要的寬度分層砌筑而成,主要應用于富產石頭的地區,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體欠佳,故有震動的房屋很少采用。見圖2.18。

圖2.18 毛石基礎示意

2.3.4 磚基礎

磚基礎的主要材料為磚。磚基礎屬于剛性基礎,其寬高比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磚基礎施工簡便,適應面廣,主要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6層及6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磚基礎是用磚按照基礎需要的寬度分層砌筑而成,俗語廣泛稱其為“放大腳”。放大腳每一階梯挑出的長度為磚長的1/4(即60mm)。為保證基礎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致發生破壞,放大腳的砌法有兩皮一收和二一間隔收兩種。在相同底寬的情況下,二一間隔收可減少基礎高度。見圖2.19。

圖2.19 磚基礎示意

2.3.5 毛石混凝土基礎

毛石混凝土基礎的主要材料為毛石和混凝土。毛石混凝土基礎屬于剛性基礎,其寬高比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該類型基礎主要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6層及6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毛石混凝土基礎階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見圖2.20。

圖2.20 毛石混凝土基礎示意

2.3.6 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基礎是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攪拌而成的基礎。混凝土基礎具有堅固、耐久、耐水、剛性角大,可根據需要任意改變形狀的特點。混凝土基礎主要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地下水位高,受冰凍影響的建筑物;上部荷載較小,6層及6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見圖2.21。

圖2.21 素混凝土基礎示意

2.3.7 鋼筋混凝土基礎

鋼筋混凝土基礎的主要材料為鋼筋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基礎適用廣泛,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均可以使用。這種類型基礎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基礎。見圖2.22。

圖2.22 鋼筋混凝土基礎示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临清市| 抚顺县| 米脂县| 海城市| 聂荣县| 木里| 阿克陶县| 丰镇市| 大化| 织金县| 毕节市| 昭觉县| 灵台县| 沾益县| 韩城市| 裕民县| 噶尔县| 萨嘎县| 平江县| 河北区| 交城县| 太保市| 霍城县| 那坡县| 平和县| 南宁市| 兰溪市| 荥经县| 云龙县| 叶城县| 宜春市| 苏尼特右旗| 蒙自县| 临潭县| 南阳市| 剑川县| 天气| 西乌珠穆沁旗| 青田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