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控離子交換技術及應用
- 王忠德 郝曉剛 杜曉等
- 709字
- 2019-01-04 19:32:48
1.2 重金屬離子的危害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水中重金屬污染主要是排入水中的重金屬含量超過了水本身的自凈能力,在水體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在環(huán)境中發(fā)生遷移和形態(tài)轉化使水的組成和性質發(fā)生了變化,從而使水體中生物生長條件惡化,并使人類生活和健康受到不良影響。水中大多數(shù)重金屬都富集在黏土礦物和有機物上。另外,生物體可以富集重金屬,并且能將某些重金屬轉化為毒性更強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生物從環(huán)境中攝取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較高級生物體內成千萬倍地富集起來,然后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積蓄并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2,3]。
水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元素有以下污染特征。
①分布廣泛 重金屬普遍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的巖石、土壤、大氣、水和一些生物體內,加上工農業(yè)生產對重金屬的廣泛應用,造成重金屬在水體中有廣泛的分布。
②可以在水環(huán)境中遷移轉化 多數(shù)重金屬能與環(huán)境中的許多物質生成配合物或螯合物,大大增加了其溶解性。已經進入沉積物中的重金屬,還能因為配合物或螯合物的生成再進入水體,造成二次污染。
③毒性強 在環(huán)境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屬即可產生毒性效應,一般在天然水中重金屬產生毒性的范圍在1~10mg/L之間。毒性較強的重金屬如汞、鎘等產生毒性的濃度范圍更低,在0.001~0.01mg/L范圍;有一些重金屬還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毒性更強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如甲基化作用。
④生物積累作用 水生生物可以從水環(huán)境中濃縮一些重金屬,還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積累,逐級在較高營養(yǎng)級的生物體內成千萬倍地富集,然后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在人體中積蓄,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例如汞就是典型的積累性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