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金融發展指數報告(2015年卷)
- 李燕燕
- 1225字
- 2019-01-04 17:43:48
第四章 河南省綜合環境指數評價分析
第一節 綜合環境指數的指標構建
綜合環境包括經濟環境、生態環境、開放環境、人文環境等,考慮到數據的可取性以及高度相關性,在該指數中,綜合環境指數著重從經濟環境和開放程度兩個方面來評價該區域的整體環境發展水平。經濟環境是指構成一個組織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國家經濟政策,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能力和消費能力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結構和支出結構變化等。
一 經濟環境指數衡量指標
中原經濟區經濟環境指數從人均收入、人均財政收入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來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環境質量的高低。選用人均值指標是因為人均值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和生活水準的綜合指標,它不僅考慮了經濟總量的大小,而且結合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國際上被廣泛用于評價和比較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尤其在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用人均值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情況更加準確和富有現實意義。
經濟環境指數包括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純收入、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及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5個四級指標。
1.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常住人口就構成了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標。
2.農村人均純收入
農民純收入是指農民的總收入扣除相應的各項費用性支出后,歸農民所有的收入,農民純收入比常住人口就構成了農村人均純收入,這個指標用來觀察農民實際收入水平和農民擴大再生產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3.人均GDP
以貨幣表現的一個地區居民在一定時期(通常是1年)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量比該地區常住人口構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了地區居民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小。
4.人均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比常住人口就構成了人均財政收入,反映一個地區的財力水平。
5.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
居民購買生活消費品的支出社會商品零售額,是已實現的商品購買力。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基本生活需求的投入以及地區消費水平。
二 開放程度指數衡量指標
對外開放用以測算某一國家或地區經濟融入國際經濟的程度或對世界經濟的依存狀況。研究者一般是從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角度研究經濟開放程度,依次考察一個經濟體的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本文選取實際利用外資額來度量國際資本流入、旅游創匯收入度量對外吸引力、進出口總額來度量進出口貿易水平,從而綜合評價中原經濟區的對外開放程度。
1.實際利用外資額
實際利用外資額是指各地區在和外商簽訂合同后,實際到達的外資款項。只有實際利用外資額才能真正衡量各地區的外資流入量,反映地區項目的盈利能力。
2.旅游創匯收入
一般指外國人來中國旅游,他們消費就成為外匯收入的重要渠道,旅游創匯收入反映了地區旅游事業發展水平和經濟文化對外的吸引力。
3.進出口總額
進出口總額指實際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進出口總額用以觀察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反映地區貿易水平和地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