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圖解!真賬實操教你學稅務處理
- 朱菲菲
- 1228字
- 2019-01-04 15:26:34
進行稅務籌劃的必要性與意義
稅務籌劃指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和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地獲得“節稅”的稅收利益。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進行稅務籌劃是很有好處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稅務籌劃具有合法性、籌劃性、目的性、風險性和專業性等特點,是納稅人獲得稅收最大利益的籌劃方法。通過稅務籌劃,企業可以達到合理節稅或避稅的目的。由于節稅或避稅可以間接增加企業的盈利,所以管理者們樂于采用節稅避稅方式,比如稅務籌劃。這就體現了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必要性。
第一,在工作中,企業常常會遇到如下所示的一些情形,使得企業不得不進行稅務籌劃。
◆公司要交的稅種很多,負擔非常重,公司管理層希望財務部門能想辦法降低稅負。
◆業務部門簽訂的合同沒有明確由境外收款方承擔稅負,結果在對外支付時,公司不得不為這部分稅款埋單,額外增加了成本。
◆稅務知識較專業,一般財務人員不能很好地掌握,且稅收政策經常變化,新的規定越來越難讀懂。
◆很多企業知道有“稅務籌劃”這一說法,但并不了解稅務籌劃到底要怎么做,做些什么。
第二,自中國加入WTO以來,企業競爭日益國際化,稅務籌劃的意義更重大。通過各種稅務籌劃方法使企業整體稅負水平降低,從而增加盈利水平,讓企業在國際環境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第三,實施稅務籌劃是企業產權清晰化的客觀要求。在國內企業市場化改革、股份制改造深化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一旦作為獨立的個體,就必然要構造清晰的產權機制和強大的動力機制,其中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進行稅務籌劃。
第四,企業的財務機制需要完善。稅收支出相當于企業的外部支出,通過籌劃來加以控制,可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第五,外資企業強烈的稅務籌劃意識推動國內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改革開放以后,大量外資涌入國內,且涉外企業不斷增加,引發了一系列國際稅收管轄權的沖突與協調,需要國家宏觀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國內企業為維護自身權益、增強競爭力而進行稅務籌劃的需求。
第六,稅務具有針對性,不同的納稅人通過稅務籌劃找到適合其自身的納稅方式和稅率等來達到其各自的目的。比如,企業根據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利用稅收籌劃來優化投資結構;企業根據納稅義務規定,通過稅收籌劃來選擇合適的機構設置;企業根據納稅的高低,通過稅務籌劃來選擇不同的經營方式,從而達到節稅或合理避稅的目的等。
第七,從理論上來說,只有完善而全面的稅法細則配合認真實施工作,才可能避免或消除納稅人的節稅行為。而事實上,現代經濟條件下,稅法不僅有組織穩定的財政收入職能,還有宏觀調控效應,無論多么健全嚴密的稅制都存在不足和漏洞,給納稅人提供了眾多稅務籌劃機會。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企業懷疑稅務籌劃工作的必要性,主要是因為稅務籌劃往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其實與稅務籌劃成本和稅務籌劃風險有關,具體內容如表2-1所示。
表2-1

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工作時,不僅要了解其必要性,還要考慮其中的成本、風險和稅務籌劃的專業性,這樣才能體現稅務的籌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