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名師張雪峰手把手教你填報高考志愿作者名: 張雪峰本章字數: 2573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04:17:32
1.不浪費一分的志愿就是好志愿嗎
很多志愿填報機構和老師都聲稱可以讓孩子一分都不浪費。可是各位家長,你們知道嗎?如果你讓孩子一分都不浪費,也有可能是害了你的孩子,因為,你的孩子很有可能上的就是這所學校最沒有人想上的專業啊!孩子一旦上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后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有些時候孩子上什么專業并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有個選項是孩子必然要選的,就是服從調劑。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切記,是否服從調劑一定要填“是”!必須要填“是”!一定要服從調劑,一旦不服從調劑,就會出現高考志愿填報中最恐怖的事情——滑檔。當你的分數超過了這所學校的提檔線,但是你填寫了不服從調劑,有可能會出現滑檔!但是你一旦填寫了服從調劑,就有可能上你很不喜歡的專業,甚至是完全想不到,又不能接受的專業。
這就不得不說起中國大學的變革之路。
1895年,中國第一所現代化的大學北洋西學學堂由盛宣懷在天津成立。從那個時候起,中國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大學。1895年之前,中國也有大學,不過大都是教會大學。總體來說,中國的大學經歷過以下幾個關鍵的時間點,一個是1937年,當時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中國的大學經歷了西遷的過程,中國歷史比較悠久的大學都有一段西遷歷史,比如浙江大學西遷到了貴州遵義的湄潭縣,同濟大學西遷到了重慶。中國的大學在西遷過程中不但沒有被日本帝國主義摧毀,反而發展壯大,浙江大學西遷過程中被稱為“東方劍橋”,西南聯合大學的西遷培養出一批大師,國立中央大學更是在西遷過程中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名校!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大學也迎來了新生。尤其是1952年,這一年尤其重要,當時中國在學習蘇聯的前提下,進行過一次非常重要的院系大調整,當時的調整思路主要就是將綜合性大學拆分,形成各種各樣的專業型大學,戰略上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培養人才。以當時最牛的國立中央大學為例,一所學校被拆分為十幾個部分,分別拆出了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南京農學院(現南京農業大學)等學校,這些學校將自己學校的歷史一起跟南京大學提升到了1902年,這就出現了非常奇特的9校共同慶祝校慶的局面。而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大學又經歷了西線建設,很多大學進行拆分、西遷和南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北京搬到了合肥,并且最終留在了合肥。到了1998年,隨著浙江大學4校合并,中國的高校又經歷了一個合并的浪潮,從1998年到2005年,幾乎中國所有的大學都經歷了合并和改名。合并后的高校是越來越大,改名后的學校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更是出現了一個學校十三個學科門類都存在的情況。最具標志性的就是在中國,一所綜合類大學,醫學(人醫和獸醫)和農學可以和諧發展,而且這樣的學校不止一所!理論上存在著你明明報的是臨床醫學,最后上的專業有可能是獸醫專業!存在這種可能的學校從排名靠前的“985工程”大學到名不見經傳的非“211工程”大學都有,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
我想說的是,通常,我們在報志愿的時候,前兩個志愿一般都是所謂的沖志愿。什么是沖志愿呢?就是往常,那兩所學校以孩子的排名是上不了的。比如咱們家孩子全省排名7000名,通常情況下可能你前兩個志愿給孩子填寫的是往年6500至6900名能上的學校,你的心理可能是,萬一這所學校今年沒有那么多人報呢?萬一沒有那么多人報,我報了,不是上一所更好的學校嗎?這么填報志愿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你在沖志愿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慎重選擇專業,因為他是沖志愿,即使他上了這所學校,也有可能上的是這所學校提檔線上的專業!那么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一味地選擇那些熱門專業,因為如果你這個分數、這個位次上不了熱門專業,就有可能調劑,調劑的時候,你的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人家給你調劑到任何一個專業,包括你接受不了的專業你都沒有辦法!必須接受!比如有位已經申請退學的同學,他當年就是報考了某所學校,因為沖志愿,結果被調劑到了植物生產類專業。經過大學初期的對這個專業的了解,覺得很不適合自己,最后退學回家復讀去了。
你可能會說,分不夠的、位次不夠的服從調劑,每所學校都有啊!是每所學校都有,但是當你被調劑到你不喜歡的專業你就不這么說了。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沖更好的學校,又能平衡專業呢?當然有,就是在你沖名校的時候,填寫專業一定不要都填那些好專業,一定要填你能接受的往年在志愿提檔線上的專業。比如,某校在你省共招收10個專業,分別為ABCDEFGHIJ,這10個專業中,AB為熱門專業,也是學校的優勢專業,分數較高,而CDE沒有前兩個專業那么熱門,但是也要高過提檔線一定分數,FG有的時候是提檔線提檔,有的時候會高過提檔線,HIJ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近兩年幾乎都是提檔線提檔,那么你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選擇HIJ中你最能接受的專業,這樣即使你是提檔線提檔,但是你上的也是你最能接受的專業。而一旦你的幾個志愿填寫的是ABCDE,那么最后雖然你被提檔了,但是你上哪個專業就由不得你了。
如果你選擇沖志愿的這一所學校,提檔線上的專業你都接受不了,那就換一所學校沖。
現在中國大多數比較好的大學都是按照大類招生,也就是說,大一期間先不分具體專業,你在某一個大類里學習,在大類學習一年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對專業的了解情況,進行分專業、分方向進行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調劑給學生帶來的某種傷害,但是調劑永遠是高考填報志愿繞不開的話題!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我的志愿填報。
我報考鄭州大學是二本,我認為我過了一本分數線十幾分,我就應該是所有專業穩上的。所以填寫的都是所謂的熱門專業,什么土木啊、通信啊、計算機啊、金融啊,實際上我忽視了鄭州大學是“211工程”大學,是河南省最好的學校,在別的省份都是一本招生,這些都是我報考之后復盤想起來的!那一年鄭州大學的提檔線是比一本分數線還高的。最后雖然我比一本分數線高了十幾分,但我還是被調劑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打開一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干嗎的?不知道!我當時就想起了一個“著名”人物——超級馬里奧,莫非是水管工?我就看到了我家樓道里貼的管道疏通,以為這個專業是修下水道的。后來才知道,這個專業就是修下水道的……當然,不只是修下水道的。通過大學的學習我發現這個專業是非常有用的專業,在給水(主要是自來水廠)、排水(市政建設和相關污染企業的污水處理系統)、建筑給排水(主要是房地產公司)方面,我們專業的人一直做著非常重要的貢獻,這個專業就業率約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