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 溶 熔
辨析:
三字都有化開的意思,但“融”的使用對象常為自然現象及生活用品,即冰雪、蠟燭等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融化,如冰雪融化;“溶”的使用對象為化學物質,即固體物質在某種溶劑里化開,如溶液、溶解;“熔”指物質受熱后化為液體,使用對象常為金屬,即金屬受熱到一定程度時變成液體,如熔斷、熔合、熔爐等。
另外,“融”還有融合、調和、流通的意思,如融洽、水乳交融、融資等。
孺 儒
辨析:
“孺”指小孩子,如孺子可教、婦孺皆知等;“儒”泛指讀書人,也表示先秦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一個思想流派,如儒生、儒將、儒家等。
濡 蠕 嚅
辨析:
“濡”意為沾濕、沾染,如濡濕、濡染、耳濡目染等;“蠕”意為像蚯蚓一樣爬行,如蠕動;“嚅”意為嘴唇動,如囁嚅。
S
勢 式
辨析:
“勢”和“式”均可以表示事物的形狀,但“勢”著重指自然界的狀態或人的姿態,如架勢、姿勢等;“式”著重指人工加工過的物體的外形,表示規格化、定型化的樣子,如式樣、格式等。
授 受
辨析:
“授”和“受”都是動詞,其中,“授”多為主動,表示給予、交付、交給、傳授、教,如授予、授獎、授權、授課等;“受”多為被動,表示接受、得到、遭受、忍受等,如受賄、受災、受得住等。
“授權”與“受權”的區別:前者指把權力委托給人或機構代為執行;后者指接受委托做某事的權力。
“授命”和“受命”的區別:前者指獻出生命或下命令(多指某些國家的元首下命令);后者指接受命令或任務。
頌 誦
辨析:
“頌”表示贊揚、頌揚,如歌頌;“誦”表示朗讀、背誦、述說,如朗誦、誦讀等。
“傳頌”與“傳誦”的區別:前者是輾轉傳布頌揚,對象是人;后者是輾轉傳布稱道,對象是詩文。
栓 拴
辨析:
“栓”指器物上可以開關的機件、塞子等,如消火栓、槍栓等;“拴”指用繩子等繞在物體上,再打上結,如拴住、拴綁等。
撒 灑
辨析:
“撒”與“灑”在表示散落的意思時,可以通用。相對而言,“撒”的對象多為小顆粒狀或粉狀的東西,表示有意地使顆粒狀的東西散布開;“灑”的對象多為液體,表示使水或其他液體分散地落下,也可用于雨雪或其他東西自然地分散落下。
捎 稍 梢
辨析:
“捎”只能作動詞,表示順便帶東西或傳話,如捎口信、捎帶等;“稍”只能作副詞,表示稍微,如稍等、稍長等;“梢”只能作名詞,表示樹枝的末端或條狀物較細的一頭,如樹梢兒、梢頭等。
鎖 瑣
辨析:
“鎖”指安裝在門窗器物上使人不能隨便打開的器具,又有刑具、關住、封閉以及縫紉方法等意思,如枷鎖、石鎖、鎖門、鎖邊等;“瑣”的本義為細小的玉聲,引申為細碎、卑微,如瑣事、瑣細、猥瑣等。
瘙 搔 騷
辨析:
“瘙”古代指疥瘡,如瘙癢難忍;“搔”指用指甲撓,如搔頭皮、搔癢;“騷”指舉止輕浮放蕩及詩文、擾亂等,如風騷、騷客、騷亂等。
署 暑
辨析:
“署”表示布置、簽(名)或題(名)、署理、辦公的處所,如部署、署名、海關總署等;“暑”意為天氣炎熱,如暑天、暑氣、暑假等。
懾 攝
辨析:
“懾”指人或使人產生的恐懼心理,如威懾、震懾、懾服等;“攝”的本義為牽動、拉動,引申為吸取、攝影等,如攝取、攝食、拍攝等。
撕 廝 嘶
辨析:
“撕”指用手使東西裂開或離開附著處,如撕毀、撕扯等;“廝”指互相、男性仆人(多見于早期白話)、對人輕視的稱呼(多見于早期白話),如廝打、小廝、這廝等;“嘶”指(馬)叫、嘶啞等,如人喊馬嘶、聲嘶力竭等。
侍 待
辨析:
“侍”意為陪從、伺候,如侍衛、服侍等;“待”意為等待、需要、想要、打算、對待、招待等,如待業、自不待言、以禮相待、待客等。
塾 墊
辨析:
“塾”指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的地方,如私塾;“墊”指用東西支撐、鋪襯或填充、暫時替人付款、墊子等,如墊高、墊付、鞋墊等。
T
投 頭
辨析:
“投”有扔、放進去、射過去、找上去、參加、迎合、合得來等義項,如投進、投入、走投無路、情投意合等,“投”只能作動詞;“頭”有五官所在的部分、頭發或發式、第一或領頭的、事情的起點或終點等義項,如光頭、頭目、從頭說起等,“頭”主要作名詞,也可作形容詞、量詞。
拖 托
辨析:
“拖”和“托”都可以作動詞?!巴稀笔抢矬w往前用力,使之移動,引申指聲音或時間拉長等,如拖長聲音、拖延時間等;“托”是用手掌向上承受物體,引申指讓人承擔某事,如托付、拜托。
庭 廷
辨析:
“庭”指廳堂,也指屋前院子,引申指審理案件的處所或機構,如庭院、大庭廣眾、法庭等;“廷”指朝廷,字意偏重于權力的象征意義,如清廷、宮廷、廷試等。
袒 坦
辨析:
“袒”的本義指敞開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引申為不公正地偏袒一方,如袒露、偏袒等;“坦”的本義指地面平,引申為胸懷寬廣、心境平定和直率、沒有隱諱,如平坦、襟懷坦蕩、坦然、坦率等。
褪 退
辨析:
“褪”和“退”都是動詞,但“褪”主要表示顏色變淡或消失、脫落等,如褪色、褪毛等;“退”表示(使)向后移動、退出、減退、撤銷等,如后退、退席、退燒、退貨等。
“退色”與“褪色”的區別:前者泛指顏色逐漸減退變淡;后者多指衣服、布料等的顏色逐漸變淡,還可比喻某種情景、意識、本色等逐漸淡漠以至消失。
淘 陶
辨析:
“淘”一般與水有關,指從水中篩除雜質或從深處舀出污水、泥沙、臟物等,如淘米、淘井、淘汰等;還可指頑皮,如淘氣。
“陶”指用黏土燒制的材料,質地比瓷質松軟,有吸水性,如陶器、彩陶等;用做動詞時,表示制造陶器,可比喻教育、培養,如陶冶、熏陶等。另外,“陶”還可表示快樂,如陶然、陶醉。
痛 疼
辨析:
“痛”可以作形容詞,表示悲傷、痛苦等,如沉痛、痛不欲生等;還可以作副詞,表示程度很深,如痛斥、痛飲等。“疼”可以做形容詞也可以作動詞,有痛、關懷、疼愛之意,如肚子疼、心疼等。
兩字在表示傷、病引起的不舒服時,可以通用。
滔 濤
辨析:
兩字的意思都與波濤有關,但“滔”用做形容詞,意為水勢很大,可以疊用,如波浪滔滔、滔滔不絕等;“濤”多用做名詞,指大浪或像大浪一樣的東西,如驚濤駭浪、波濤洶涌、松濤等。
舔 添
辨析:
“舔”作動詞,表示用舌頭蘸取或擦拭,如舔傷口、舔嘴唇等;“添”也作動詞,表示增添,如添人、添磚、錦上添花等。
艇 蜓
辨析:
“艇”作名詞,本指比較輕便的小船,現在也指某些較大的船,如游艇、艦艇等;“蜓”與“蜻”構成“蜻蜓”,作名詞,表示一種昆蟲。
題 提
辨析:
“題”可以作名詞,表示題目、問題,如習題、試題等;也可作動詞,表示寫、簽署,如題字、題簽等。
“提”主要作動詞,表示拿、提升、舉出、說起、取出等,如提著、提價、提問、提錢等;也可作名詞,表示一種舀酒、油等的量具,如酒提、油提等。
“題名”與“提名”的區別:前者指寫上名字;后者指在決定人選之前,提出有當選可能的人的姓名。
謄 譽
辨析:
“謄”作動詞,表示抄寫,如謄寫、謄錄。
“譽”可以作動詞,表示贊揚,如稱譽、贊譽等;也可以作名詞,表示名譽,如榮譽、譽滿全球等。
癱 灘 攤
辨析:
“癱”指癱瘓,如偏癱、截癱等;“灘”指江、河、湖、海邊泥沙淤積成的平地,也可以指江河中水淺流急多沙石的地方,如河灘、海灘、急流險灘等;“攤”指擺開、鋪平、設在路旁或廣場上的售貨處、分擔等,如攤牌、水果攤、分攤等。
譚 潭
辨析:
“譚”指說話,如《天方夜譚》;“潭”指深水池,如清潭、古潭、龍潭虎穴等。
榻 蹋 塌
辨析:
“榻”泛指床,如竹榻、病榻等;“蹋”意為踩踏、踢,如蹋鞠(鞠:古代的一種皮球);“塌”表示倒下、下陷、凹下、鎮定、安定,如塌方、塌陷、塌鼻梁、塌心等。
苔 笞
辨析:
“苔”是苔蘚植物的一綱,其莖、葉的分化不明顯,綠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笞”意為用鞭、杖或竹板子打,如鞭笞。
撻 韃
辨析:
“撻”指用鞭子等打人,如鞭撻;“韃”即韃靼,為古代漢族對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統稱。
W
忘 妄
辨析:
“忘”是動詞,表示不記得,如忘記、忘卻、忘恩負義等?!巴笨梢宰餍稳菰~,表示混亂、荒謬、不合理的意思,如癡心妄想、妄語等;也可以作副詞,表示胡亂、非分地及打破常規地,如妄自尊大。
萎 委
辨析:
“萎”表示干枯、凋謝、衰退、衰弱等,如萎謝、萎縮、枯萎等;“委”表示請別人去辦理、曲折、精神不振作、水的下游、末尾等,如委托、原委等。
兩字在表示精神不振作時可以通用,如“萎靡”與“委靡”意義相同。
灣 彎
辨析:
兩字都有彎曲的意思,但“灣”特指水流彎曲的地方,如河灣、湖灣、港灣等;“彎”泛指彎曲的地方,如彎路、彎月、轉彎抹角等。
鶩 騖
辨析:
“鶩”即鴨子,是一種禽鳥,如趨之若鶩;“騖”的本義指馬縱橫奔馳,引申為追求、謀求,如不騖虛名、好高騖遠等。
勿 匆
辨析:
“勿”表示勸阻、禁止,如請勿打擾、請勿靠近等;“匆”表示急、忙,如匆忙、急匆匆等。
X
稀 希
辨析:
“稀”和“?!倍加猩儆谐霈F的意思,通常可以互換。
此外,“稀”還有含水多的意思,如稀泥、稀粥等;“?!边€有希望、企求的意思,如希冀。
線 限
辨析:
“線”和“限”都有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區別是:“線”表示邊際,如分界線、前線等;而“限”表示指定的范圍,如期限、限額、界限等。
瀉 泄
辨析:
“瀉”是水自然地急速地流,多指由高向低或由上向下的,如流瀉、傾瀉、一瀉千里;“泄”指排出或漏出,多指少量的或人工控制的,如泄洪、水泄不通?!靶埂边€可引申為抽象的發泄,如泄憤、宣泄等。
“瀉”的引申義“拉肚子”與“排泄”有相似之處,但“排泄”是生物的自然行為,而“瀉”是一種病態的排泄。
舷 弦
辨析:
“舷”,指船、飛機等兩側的邊,如船舷、左舷、右舷、舷梯等;“弦”指弓背兩端之間系著的繩狀物,用牛筋制成,有彈性,引申為樂器上可以發聲的線、鐘表上的發條、不圓的月亮等,如弓弦、弦樂等。
眩 炫
辨析:
“眩”指(眼睛)昏花,如頭暈目眩、眩暈等;“炫”的本義指光焰閃耀、晃眼,引申為夸耀,如炫目、炫弄、炫示、炫耀等。
肖 孝
辨析:
“肖”指相似、像,如惟妙惟肖、肖像等;“孝”意為孝順父母長輩,如孝子、盡孝等。
“不肖”與“不孝”的區別:“不肖”指品行不好或沒出息,多用于子弟或子孫,如不肖子孫;“不孝”指不孝順或舊時在父母喪事中用于自稱,如不孝之子、不孝寡母等。
暄 喧
辨析:
“暄”只能作形容詞,表示溫暖、松軟等,如寒暄、暄騰等。
“喧”常作動詞,表示叫嚷,如喧擾、喧嚷等;也可作形容詞,表示喧鬧,如喧騰、喧賓奪主等。
相 像 象
辨析:
“相”指人的容貌、外貌或物體的外觀,也可指輔佐、察看等,如長相、月相、吉人自有天相、相馬等。
“像”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或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球面鏡、透鏡等反射或折射后所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景,如畫像、塑像、圖像、錄像、攝像等;另外,“像”還有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點、好像、比如的意思,如他長得像他爸爸。
“象”指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又指自然界、人或物等的形態、樣子,如大象、非洲象、表象、氣象、印象、形象等?!跋蟆边€有仿效、模擬的意思,如象聲詞、象形字等。
需 須
辨析:
“需”和“須”都有要的意思,區別是:“需”多指一定得有或不可缺少,其使用對象一般是物品、人力、資金等;“須”則指一定要,相對更強調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帶有加強命令的語氣,常用來修飾其他動詞。
晰 淅
辨析:
“晰”是形容詞,表示明白、清楚,如清晰、明晰等。
“淅”可作動詞,表示淘米;也可作擬聲詞,形容小雨聲或微風、落葉等的聲音,如淅淅瀝瀝。
霄 宵
辨析:
“霄”為高空中的云氣,與雨有關,凡表示云和天空都用“霄”,如云霄、九霄等;“宵”意為居住的室內幽暗,凡表示夜晚及與夜晚有關的都用“宵”,如通宵、良宵等。
逍 消
辨析:
“逍”只能與“遙”組詞,構成逍遙,意為自由自在,沒有任何約束;“消”用做動詞,表示消亡、消除、消遣、度過、花費或用去等,如煙消云散、消炎、消夏、消費等。
簫 蕭
辨析:
“簫”為一種管樂器,古代用許多竹管排在一起做成,現代一般用一根竹管做成;而“蕭”的本義為一種草本植物,后形容冷落、衰敗等,如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