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容易寫錯的字(2)

蹉 搓 磋

辨析:

“蹉”指差誤及(經某地)通過,如蹉跌、蹉跎;“搓”指兩個手掌反復摩擦,如揉搓、搓手、搓麻繩等;“磋”指磨制象牙,又指商量、研討,如磋商、切磋等。

銼 挫

辨析:

“銼”指一種金屬工具及用銼磨削,如木板銼得不平;“挫”指挫折、壓下去,如受挫、挫敵銳氣等。

倉 艙

辨析:

兩字都表示存放物品的地方,區別是:“倉”只用于陸地上,如倉庫、倉儲等;而“艙”只用于空中或水上航行方面,如機艙、艙位、船艙等。

D

定 訂

辨析:

“定”有平穩、決定、約定、必定及不變更的意思。“訂”有經過研究商討而立下的意思。還指把零散的書頁和紙張穿連成本子,含有改正、裝訂等義,如訂正、裝訂。

兩字在表示預先約定的意義時可以通用,如“訂貨”可以寫成“定貨”,“訂購”可以寫成“定購”。

疊 迭

辨析:

“疊”指有一層加上一層、重復、折疊的意思,如重疊、疊衣服等;“迭”有輪流、替換、屢次等意思,如更迭、迭起等。

渡 度

辨析:

“渡”和“度”都可以作動詞,在表示“經過”義時,兩字有如下區別:“渡”的對象是空間,指通過一片水域地,從此岸到達彼岸,如渡江、橫渡、過渡等;“度”的對象是時間,指經過一段時間或引申指空間上的經過,如度日、度假、飛度天塹等。

“過渡”與“過度”的區別:前者本義指渡過河流,引申為事物由一個階段或一種狀態逐漸發展變化而轉入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狀態;后者指超過適當的限度,多用于身體、情緒、精神狀況等,如過度緊張、過度勞累等。

碉 凋 雕

辨析:

“碉”指軍事上作防御用的建筑物,多用石頭、磚泥等筑成,如碉樓、碉堡等;“凋”的本義為凋謝,引申為衰敗、困苦,如凋落、凋敗、凋敝等;“雕”指一種猛禽,還可以表示在玉石、象牙、竹片等材料上刻寫或雕刻成的藝術作品,如雕刻、雕塑、石雕等。

睹 堵 賭

辨析:

“睹”指看見,如有目共睹、先睹為快、睹物思人等;“堵”指堵塞、憋氣等,如堵車、堵心等;“賭”指賭博,泛指爭輸贏,如賭錢、打賭等。

碟 喋

辨析:

“碟”指盛食品的小盤子,如碟子、一碟小菜等。“喋”可構成“喋喋”,表示沒完沒了地說話;還可表示血流出來的樣子,如喋血。

牒 諜

辨析:

“牒”的本義為古時書寫用的竹片,引申為書籍、公文或憑證等,如通牒、度牒等;“諜”指諜報活動或從事諜報活動的人,如諜報、間諜等。

鍛 緞

辨析:

“鍛”指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錘打,改變它的形狀和物理性質,如鍛造、鍛煉;“緞”指緞子,如錦緞、綢緞等。

斷 段

辨析:

“斷”多用做動詞,表示折斷、截斷、斷絕、判斷、決斷、戒除(煙酒)等,如一刀兩斷、獨斷獨行、斷煙等;也可作副詞,表示絕對、一定(多用于否定式),如斷不能信、斷無此理。

“段”多用做名詞,表示事物劃分成的部分、工礦企事業單位,如地段、工段;也可作量詞,如一段時間、一段話、一段木頭等。

墩 敦

辨析:

“墩”可以作名詞,表示土堆、墩子、像墩子的坐具、叢生的草木,如土墩、樹墩、座墩、草墩子等;也可以作動詞,表示用墩布拖地,如把地墩一遍。

“敦”可以和動詞搭配,表示誠懇,如敦請、敦促等。

蹬 登

辨析:

兩字都可指腿和腳的動作,但“蹬”指用腳踩、踏、穿,如蹬在桌子上、腳蹬大皮靴;而“登”指由低處往高處移動、行走,如登山、登臺階等。

另外,“登”還表示刊出、記載、谷物成熟等,如刊登、登記、五谷豐登等。

端 瑞

辨析:

兩字都可以作名詞,“端”表示東西的一頭、事情的開頭、事情的起因或緣由、項目或方面等,如筆端、開端、借端生事、舉其一端等;“瑞”表示吉祥,如瑞雪、祥瑞等。

兩字都可作形容詞,“端”表示端正,如端坐等;“瑞”表示吉祥,如瑞氣、瑞雪等。

殆 怠

辨析:

“殆”意為危險、幾乎、差不多,如百戰不殆、傷亡殆盡等;“怠”意為懶惰、松懈、輕慢、不恭敬,如懈怠、怠慢等。

憚 殫

辨析:

“憚”意為畏懼、害怕,如憚煩、肆無忌憚等;“殫”的本義為殺盡,引申為盡、竭盡,如殫精竭慮、殫心、殫力等。

惦 掂 踮

辨析:

“惦”指心中掛念,如惦念、惦記等;“掂”指用手托著東西上下晃動來估量輕重,如掂量、掂一掂這塊磚的輕重等;“踮”指抬起腳后跟用腳尖站著,如踮起腳來看個究竟、踮腳等。

巔 顛 癲

辨析:

“巔”指山頂,如巔峰、山巔、珠峰之巔等;“顛”指頭頂、高而直立的東西的頂、上下震蕩、跌落、跳起來跑、位置倒置錯亂等,如華顛、塔顛、顛簸、顛撲不破、連跑帶顛、顛倒等;“癲”指精神錯亂,如瘋癲、癲子、癲癇等。

E

娥峨 俄餓

辨析:

“娥”意為美女,如嬌娥、宮娥;“峨”意為高,如巍峨、峨冠博帶等;“俄”指時間很短,如俄頃(很短的時間)、俄然(突然)等;“餓”指肚子空,想吃東西,如饑餓、餓虎撲食等。

噩 惡

辨析:

“噩”用做形容詞,指兇險、驚人的,多用于形容壞的消息、運氣和夢境等,如噩耗、噩運、噩夢等。

“惡”可以作名詞,指壞的行為和罪行,如罪大惡極;還可以作形容詞,指兇惡、兇猛、惡劣等,多用于形容人的品行和環境等,如惡霸、惡習等。

軛 扼

辨析:

“軛”指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扼”指用力掐住、把守、控制,如扼殺、扼守、扼制等。

腭 愕

辨析:

“腭”指口腔的上壁,如軟腭、硬腭等;“愕”表示驚訝,如驚愕、愕然等。

F

返 反

辨析:

“返”與“反”都有回、還的意思,但“返”與“往”相對,著重在回到原處,如返回、一去不復返等;“反”與“正”相對,著重于方向相反,如反向、反擊、反攻等。

番 翻

辨析:

“番”可以作量詞,表示種、樣、回、次、遍,是倍數的單位,如幾番周折、三番五次等;可以作動詞,表示更替、輪換,如輪番;還可以作形容詞,指外族或國外的,如番茄。

“翻”只能作動詞,表示數量增加或推翻等意思,如翻兩番、翻案等。

費 廢

辨析:

“費”和“廢”都有失去的意思,但“費”著重指用去、消耗,如費時、費力等;“廢”著重指失去效用、無用的,如廢氣、廢紙等。

釜 斧

辨析:

“釜”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當于現在的鍋,多用金屬制成,如破釜沉舟、釜底游魚等;“斧”為砍東西的工具,如斧子。

憤 奮

辨析:

“憤”表示因不滿而產生的憤怒和激動情緒,這種心情和情緒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如憤世嫉俗、氣憤等;而“奮”表示振作的、昂揚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行動,并且這種精神狀態和行動是自發的,如奮發圖強、奮不顧身等。

忿 憤

辨析:

“忿”和“憤”在指因不滿而產生的憤怒和激動情緒時,可以通用。二者也有一定的區別:“憤”表示爆發式的、強烈的情緒,如悲憤、憤慨;“忿”常指內心的不平和急躁,如不勝其忿。

鋒 峰

辨析:

“鋒”指刀、劍等武器的銳利部分,引申為某些器物的尖端部分及帶頭的或居于前列的人或事物,也可喻指言語或文章的氣勢等,如刀鋒、筆鋒、先鋒、話鋒等;“峰”與山有關,指山的尖頂或形狀像山峰的事物,如高峰、頂峰、駝峰等。

蜂 烽

辨析:

“蜂”是昆蟲的一種,可特指蜜蜂或表示像蜂一樣成群地,如黃蜂、蜂擁而上等;“烽”指烽火,如烽煙、烽火臺等。

繁 煩

辨析:

“繁”指事物眾多,也可以指繁殖(牲畜),如繁多、繁忙、自繁自養等;“煩”著重指多而雜亂,由“煩”構成的詞一般都含有雜、亂、不滿意的情感等義,如煩悶、煩惱等。

腹 愎

辨析:

“腹”指人和動物軀干的一部分,引申為內心、中心地區、前面等,如心腹大患、腹地、腹背受敵等;“愎”指人的性格乖戾、執拗,如剛愎自用。

誹 悱 緋

辨析:

“誹”指說別人的壞話,與語言有關,如誹謗;“悱”指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表示內心活動,如悱惻;“緋”指紅色,如緋紅、緋聞等。

翡 斐 蜚

辨析:

“翡”,古書上指一種有紅毛的鳥,構成“翡翠”時,既可指鳥,又可指一種礦物;“斐”,指有文采,如斐然;“蜚”,古書上指椿象一類的昆蟲。

浮 膚

辨析:

“浮”指漂在水面上或飄在空中、在表面上的、空虛、不切實際、多余、不固定的等,如浮力、浮云、浮雕、浮名、浮夸、人浮于事、浮財等;“膚”指皮膚、表面的,如膚色、膚淺等。

G

功 工

辨析:

“功”常指工作和生產活動所取得的成效,如功勞、事半功倍、大功告成等;而“工”則常指工人及具體的工作、生產活動等,如工程、打工等。

兩字都有表示技術和技術修養的意思,在一些地方可以通用。

另外,與本領、造詣、武術有關時用“功夫”,與時間、時候有關時用“工夫”。

崗 岡

辨析:

“崗”與“岡”都指小山,但“崗”多指隆起的土坡,如崗子、崗地;而“岡”多指不高而又平坦的山脊,如山岡、井岡山等。

另外,“崗”還指崗位、崗哨等,如站崗、離崗等。

鬼 詭

辨析:

“鬼”和“詭”都有表示不正當的意思,但“鬼”著重指不合規范、亂來、令人不痛快,如鬼話連篇、鬼鬼祟祟等;“詭”著重指心地壞、手段卑鄙、惡劣,如詭計、詭詐等。

“詭”強調狡詐的一面;“鬼”突出陰暗的一面。“詭”多用于隱秘、善變難測的情況;“鬼”則多用于偷偷摸摸、不可告人的行為。

擱 閣

辨析:

“擱”是動詞,表示放置、放進、添加、放著,如把箱子擱在屋里、擱點鹽、擱置等;“閣”是名詞,表示我國一種傳統的建筑物,舊指女子的住屋,又指內閣、放東西的架子等,如亭臺樓閣、閨閣、組閣、束之高閣等。

梗 哽

辨析:

“梗”指草本植物的莖或枝,引申為直著、挺著、阻塞等,如花梗、梗著脖子、從中作梗等;“哽”指食物堵塞喉嚨,引申為因感情激動而聲氣阻塞,如哽咽。

鯁 埂

辨析:

“鯁”指魚骨頭或魚刺,作動詞時指魚刺卡在喉嚨里;“埂”指高起的小土梁,如山埂、田埂等。

跟 根

辨析:

“跟”指腳或鞋襪的后部,也有和、同及緊接著向同一方向行動等意思,如腳后跟、緊跟形勢、手跟腳都受了傷等;“根”指植物的莖干長在土壤中的部分、事物的本源、依據、徹底地、一元方程的解,也可喻指子孫后代,如樹根、尋根、根據、根治等。

膈 隔

辨析:

“膈”是人和哺乳動物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膜狀肌肉;“隔”的本義為被土山隔斷,引申為空間或時間上有距離、不融洽,如恍如隔世、隔閡等。

篙 蒿

辨析:

“篙”指撐船用的竹竿,如篙子、竹篙等;“蒿”指一種草本植物,如蒿子。

鼓 豉

辨析:

“鼓”的本義為戰鼓,引申為敲、振奮、凸起等,如敲鑼打鼓、鼓琴、一鼓作氣、鼓脹等;“豉”指以豆類發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豉。

概 溉 慨

辨析:

“概”的本義是用木頭制成的量糧食時用來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為大略、一律、氣度神情等,如概況、概不退換、氣概等;“溉”意為澆灌,如灌溉;“慨”意為憤激、感慨、慷慨,如憤慨、慨嘆、慨允等。

杠 扛

辨析:

“杠”指較粗的棍棒、體操器械、出殯時抬運靈柩的工具、機床上的棍狀零件、批改文字或閱讀中作為標記所畫的粗直線等,如頂門杠、高低杠、杠夫、絲杠等;“扛”指用雙手舉重物,如力能扛鼎。另,“扛”還可以指用肩膀承擔物體。

聒 刮 恬

辨析:

“聒”指聲音嘈雜,與聽覺有關,如聒耳、聒噪等;“刮”的本義為用刀去掉物體表面的東西,引申為在物體表面涂抹、吹、榨取等,如刮掉、刮風、搜刮等;“恬”的本義為平靜,引申為坦然、不放在心上,如恬靜、恬不知恥、恬不為怪等。

垢 詬

辨析:

“垢”指臟東西,如油垢、污垢、蓬頭垢面等;“詬”指怒罵,還可指恥辱,如詬病、詬罵等。

掛 卦

辨析:

“掛”的本義為懸掛,引申為牽掛、惦念、帶著、蒙著、掛斷或接通電話及使物體附著于某處的一點或幾點等,如牽掛、掛念、臉上掛著笑、掛電話、掛鐘等。

“卦”是古代占卜用的符號,后也指迷信占卜活動所用的器具,如算卦、八卦、打卦求簽等。

官 宮

辨析:

“官”指在國家政府中任職的公職人員,屬于國家或政府的、公用的、生物體上有某種特定生理機能的部分等,如做官、官方、感官等;“宮”指古代帝王及神話或傳說中仙人的住所、廟宇的名稱、進行文娛活動用的房屋的名稱等,如宮殿、碧霞宮、文化宮等。

H

呼 乎

辨析:

“呼”多作動詞,指生物把體內的氣體排出或大聲呼喊、叫人;擬聲詞時指風的聲音;“乎”多作助詞,如異乎尋常、合乎情理等。

畫 劃

辨析:

當指具體動作時,都有繪出圖形或線條的意思,區別是:“畫”的結果是畫上圖形、符號,“劃”的結果是劃開、劃破或刻上痕跡;“畫”多用筆類作工具,“劃”多用尖銳的東西作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贺州市| 台东市| 霞浦县| 六盘水市| 宁河县| 大同县| 乌什县| 新余市| 勃利县| 清水河县| 曲阳县| 巫山县| 汾西县| 青神县| 龙井市| 巫山县| 化隆| 巴彦淖尔市| 娱乐| 武冈市| 安龙县| 九寨沟县| 行唐县| 宁城县| 闸北区| 安达市| 湖北省| 天峻县| 策勒县| 延长县| 青海省| 西安市| 衡山县| 平泉县| 申扎县| 杂多县| 广昌县| 新绛县| 贵阳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