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事記(2)
- 龍族Ⅲ:黑月之潮(下)
- 江南
- 4327字
- 2018-05-14 15:08:09
“嘆什么氣?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人老珠黃么?放心吧,在真正的男人眼里你才是性感美人,小姑娘的魅力和你不在一個檔次。”蘇恩曦說。
“我至于去和小毛丫頭比魅力么?可你不覺得這姑娘越裝扮越像陳墨瞳么?無論有意還是無意,路明非正在把她變成另外一個陳墨瞳。這樣下去的話即使他愛上這個女孩,愛的也是陳墨瞳的影子。”
蘇恩曦一怔:“化妝和服飾的方案也是老板選過的吧?”
“是啊,老板正把繪梨衣變成另一個陳墨瞳,把這個陳墨瞳送給路明非,而這個陳墨瞳的壽命只剩幾天了。”酒德麻衣幽幽地唱起一首和歌,“或許是不知夢的緣故,流離之人追逐幻影……”
歌聲像是白鳥一樣飛翔在陰沉的天空下,雨云在天空中堆積,仿佛崔巍的黑色群山。
銀座,歌舞伎座。
這座歌舞伎劇場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堪稱歌舞伎劇場中的王座。它曾經數次被焚毀,又數次被重建,如今的建筑有著明顯的桃山時代風格,門前懸掛著紫色布縵。
曾有無數國寶級的歌舞伎演員在此登臺,新人能在這里登臺被看作至高的榮譽。今天在歌舞伎座登臺的就是一位新人,原本新人的上座率不會太高,可門票居然早早地售罄了,售票窗口前掛著“感恩”的條幅。來購票的都是年輕女性,衣著時尚火辣,完全不像是歌舞伎的傳統觀眾,在售票窗口前擠得水泄不通。劇院經理十幾年不曾見過如此空前的盛況,激動地感謝上蒼,覺得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命力還沒有斷絕,居然能吸引如此眾多的年輕觀眾。識時務的職員苦笑著說經理您誤會了,她們并不是沖著傳統藝術來的,她們只是要看那個艷驚四座的男人而已。
登臺的新人名為風間琉璃,劇目是《新編古事記》。
舞臺上簾幕低垂,漆黑一片,客人們悄聲耳語。她們都是夜店的常客,平曰里都是推杯換盞大聲說笑的,但今夜無人喧嘩,觀眾們都穿著考究的和服或者長及腳面的晚禮服,淑女般矜持。雖說是牛郎出身,可風間琉璃的表演曾得到好幾位歌舞伎大師的盛贊,他們毫不介意地在報紙上說自己為了聽這位歌舞伎愛好者的表演曾經不惜放下身段光臨喧鬧的夜店。這絕非玩票,而是一場正統的歌舞伎表演,一場大師之作。
肥婆和她的閨蜜們坐在不遠處摩拳擦掌,想來是知道風間琉璃將在歌舞伎座登臺的消息后高價從別人手里買的票。愷撒和楚子航坐在二樓包廂里,穿著純黑的“色無地”羽織,手持白紙折扇。他們持風間琉璃的請柬,是貴賓中的貴賓,享受皇室待遇,入場就有服務生伺候更衣,然后引入位置最好的包廂。路明非要陪人形兵器逛街散心,多余的一張請柬就給了座頭鯨。座頭鯨額系寫著“風間命”字樣的白布帶子,胸前懸掛著望遠鏡,一副粉絲的狂熱表情。
“你看過歌舞伎表演么?看得懂么?”楚子航低聲問。
“在紐約看過一場,日本領事館的招待演出,演員們的臉色白得像是死人。”
“你只記住了這個?”
愷撒想了想:“還有那天陪我去看演出的女孩穿了一件裸色的晚禮服,腰問鑲滿水鉆,走起路來細腰非常晃眼。”
“就是說你也看不懂歌舞伎表演,對吧?”
“看舞臺上方的譯文屏幕就好了。剛才服務生說這是風間琉璃大師特意要求加裝的,觀眾都是日本人,聽不懂唱詞的只有你我,那東西就是為我倆安裝的。”
“看來風間琉璃真的很想我們看懂他的演出。”
“那我們就看好了。”愷撒輕輕搖著折扇,“作為朝生暮死的鬼,誰知道這是不是他的最后一場演出呢?”
燈忽然黑了,有人敲響了櫻木的小鼓,鼓者在鼓面上一敲一抹,鼓聲嘶啞低沉,像是鬼魂在遙遠的古代低聲訴說。幕布拉開,素白色的女人靜靜地站在舞臺中央,披散著漆黑的長發。
“世間一切幸福,皆月影中一現的曇花;唯有孤獨與痛,常伴在黃泉深處。女人清唱著,緩緩抬頭,臉色蒼白如紙,唯有眼角是凄厲的血紅色。”
她的扮相像是黃泉深處的厲鬼,可身形中透著婀娜嫵媚,便如絕世艷女裹著薄紗,讓人心里微微一蕩。
“風間琉璃?”愷撒一驚。
那竟然是女裝的風間琉璃。[1]風間琉璃清秀如少女,出演女性角色愷撒倒也不會太過驚訝,可在一個男人身上看出女人的性感來,令他有股毛骨悚然的感覺。
但他無法嘲諷,他真的被風間琉璃的女性魅力所震撼,感覺是千年的女鬼附身在風間琉璃身上,借著他的形體歌舞。那女鬼生前必是傾世的尤物。
風間琉璃且歌且舞,白色大袖像是白鳥的雙翼那樣展開,上面用墨筆寫滿了古老的文字,左袖象征太陽升起、萬物生長和美夢般的人世,右袖則象征月亮升起、枯骨寒沙和永恒的黃泉。舞著舞著他褪去了外面的白袍,露出燦爛的彩繪衣衫。觀眾們都生出毛骨悚然的感覺,那件斑斕的彩衫與其說是生者的華衣,不如說是死者的葬服,彩衣上用刺繡的手法做出骷髏和蛆蟲的紋路。
這時舞臺上方的譯文屏幕顯示出這幕劇的背景資料,風間琉璃飾演的是日本的母神伊邪那美,這部新編神話劇是關于父神伊邪那岐和母神伊邪那美的神婚以及后來的反目。
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原本是一對兄妹,但在茫茫的世上就只有他們這對年輕人,他們找不到伴侶,只得彼此締結了神婚,生育了日本諸神。但伊邪那美在生育火神的時候不幸被燒傷而死,伊邪那岐思念妻子,跋涉到黃泉深處去救她。他們隔著帷幕傾訴離愁,伊邪那美終于愿意跟伊邪那岐回到陽世,但是要求他在黃泉國大殿外等待自己整妝。伊邪那岐等了很久不見妻子出來,于是折下木梳上的一根齒點燃,這點火焰照亮了永世黑暗的黃泉國,伊邪那岐終于看到了妻子尚未復原的身體,那是一具爬滿蛆蟲的腐尸,穿著斑斕的尸衣。
他驚恐地逃離黃泉國,伊邪那美痛恨他的毀約,帶著黃泉鬼女們在后面追趕。伊邪那岐逃到名為黃泉比良坂的地方,用大石分隔了陽世和黃泉,伊邪那美終于追不到他了,于是兩個人隔著大石憤恨地解除了婚約。從此伊邪那美變成殺人的惡神,每天要殺死一千個日本人,伊邪那岐卻建立了一千五百個產房,每天孕育一千五百個嬰兒,日本的人口才慢慢地增加。
溫暖的金色燈光籠罩了舞臺,這象征著舞臺從幽暗的黃泉國切換到了人世間,穿著金色長袍的伊邪那岐登場。他戴著木雕面具,踏著“折足”,在舞池中走出完美的圓形,同時唱誦著詩歌,贊美自己的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是他從黃泉國歸來之后獨自生育的,名為天照、月讀和須佐之男,他們跟伊邪那美毫無關系。伊邪那岐命他們幫助自己守護世界,天照受命統治神之國高天原,月讀則管理夜之國,海洋被賜給須佐之男管理。伊邪那岐把象征太陽的八咫鏡賜給天照,把象征月亮的八尺瓊勾玉賜給月讀,然后把自己最鋒利的寶劍天羽羽斬賜給了幼子須佐之男。
伊邪那岐在前臺與孩子們歡快地舞蹈,伊邪那美卻在黑色的薄紗帷幕后哭泣著歌唱,素白的人形反復折疊,可見那被遺棄的痛苦是何等銳利。
那層黑幕象征著被永遠隔斷的黃泉比良坂,永墮黃泉的伊邪那美歌舞著回憶那場神婚。那時日本剛剛從大海中浮起,在洪荒的大地上只有一根擎天的玉柱,他們詢問命運,問作為兄妹的他們能否結婚繁衍后代。命運說那你們便繞著柱子的兩側走吧,忘記你們的身份,當你們看到彼此的時候,就當作那是你們的初次相遇。于是他們各繞著柱子行走,相遇時伊邪那岐表現得好像只是一個偶然相遇的少女,驚訝地說“哎呀,好一個美麗的女子!”伊邪那美也回應道:“哎呀,好一個英俊的男子!”于是他們便締結了婚約,繁衍了無數的后代。
“后來怨恨那么深,只因為當初相遇那么美。”楚子航輕聲點評。
歌聲回蕩在四周,不用閉上眼就能把風間琉璃想成一個悲傷的女人,她穿著尸衣在地獄中歌舞,圍繞她的只有枯骨。觀眾席上寂靜如死,有幾位擅長品鑒歌舞伎表演的客人默默地流下淚來。座頭鯨從口袋里抽出手帕蒙住淚如泉涌的大眼,原本愷撒心里也有些觸動,可看到店長哭得梨花帶雨,自己反倒不好意思感傷了。
中場休息的時候,休息廳內無人喧嘩,大家都沉浸在剛才的表演中,有人悵然若失,有人悄聲耳語。
下半場卻是歡快雄壯的故事,講述須佐之男殺死八岐大蛇的壯舉。
譯文屏幕上介紹說須佐之男是位勇武的少年,他孤身帶著天羽羽斬,流浪到了名為“出云”的地方。在這里他遇到了名叫奇稻田姬的美麗女孩,奇稻田姬是一對老夫婦的最后一個女兒,她的七個姐姐都被山一樣巨大且有八個頭的妖怪八岐大蛇吞吃了。八岐大蛇每年都要吞吃一個少女,今年輪到了奇稻田姬。須佐之男喜歡奇稻田姬,決定殺死八岐大蛇為當地人除害。他準備了八壇烈酒,把奇稻田姬變作梳子插在頭上,等待著八岐大蛇。八岐大蛇飲下烈酒后酣醉不醒,須佐之男趁機用天羽羽斬把大蛇砍作一截一截,砍到蛇尾的時候他發現天羽羽斬這樣的神劍也崩開了一個缺口,這才發現八岐大蛇的尾巴里藏著比天羽羽斬更鋒利的劍“天叢云”。須佐之男把天叢云獻給姐姐天照,娶了奇稻田姬。
這一次風間琉璃扮演八岐大蛇,他在素衣外罩了一件鱗片狀的長袍,舞姿跟扮演伊邪那美時一模一樣,只是沒有唱詞。
臺下議論紛紛,這在素來講究禮儀的日本觀眾中是很罕見的,但下半場的表演委實太詭異了,屠蛇之戰本該是場激烈的交鋒,但觀眾看到的卻是女人和男孩的對舞。須佐之男的利劍反復地砍在風問琉璃身上,鮮紅的染料沿著鱗片流淌。最終風間琉璃倒在了舞臺中央,須佐之男跪在他身邊高舉天羽羽斬,停滯一秒鐘后刺穿了他的心臟。舞臺四面都噴出了冷焰火,火樹銀花中須佐之男撕掉風問琉璃罩在外面的斑斕長袍,露出血色的女人,她靜靜地躺在舞臺中央的燈光中,像是一片飄落的楓葉。
畫外音響起風間琉璃的低唱,幽怨蒼涼,便如孤魂在井中哭泣:
“倦兮倦兮,鬼骨面君;
來路已渺,回首成空;
斷丹浮海,相望孤城;
猶記曰昔年恩重,恨水長東。”
短暫的沉默后,有身穿和服的老人起身,發出長嘯般的贊嘆聲,接著全體觀眾起身鼓掌,掌聲如雷。
結局匪夷所思,原來八岐大蛇就是伊邪那美的化身,多年之后她以蛇軀重返人世,就要是報當年被丈夫遺棄的仇,但須佐之男終結了她的復仇之路。所謂“新編古事記”,創新就在結尾的地方,這是一個被拋棄的妻子對丈夫和他創造的整個世界的復仇,盡管復仇本身是邪惡的,可想到她曾經遭受的痛苦,又讓人心有不忍。風間琉璃的扮相太美,歌聲也太哀涼,愁云慘霧彌漫在歌舞伎座中,帶著觀眾們瞬息穿梭于神話和現實之間。
激動的歌舞伎評論家走上舞臺擁抱風間琉璃,嘶啞地贊嘆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看過的最完美的歌舞伎表演,全場觀眾淚如雨下,低低的抽泣聲仿佛海潮般在觀眾席中回蕩。
愷撒和楚子航悄無聲息地離場,演出剛剛結束,侍者就把一枚白色的信封送進了包廂,信封里是一枚特別邀請卡,邀請愷撒和楚子航去后臺參觀。
注釋:
[1]歌舞伎演員其實都是男人,其中飾演美貌女性的男演員被稱作“女形”。歌舞伎興起之初,都是京都、大阪一帶的妓女游動演出,稱為‘游女歌舞伎’,這種表演往往伴隨著賣淫,于是被幕府取締了,女性被禁止演出歌舞伎。后來出現了由青年男子扮演女性的‘若眾歌舞伎’,但因為女形太過嫵媚,經常伴隨著同性賣淫,于是又被取締了。接著出現了‘野郎歌舞伎’,演員都是中年男子,剃著‘野郎頭’。在野郎歌舞伎中,女形已經不再靠美貌打動人,但頂尖的女形只靠歌舞和身段便能展現虛幻的女性美,日本人甚至認為這種美能超越真正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