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時記住3點,一是保住本金;二還是保住本金;三是記住前面兩條。
——沃倫·巴菲特
25.巴菲特:保住本金最重要
在投資市場中,有一種關于盈虧比的說法廣為流傳,那就是七虧二平一賺,意思是說,進入投資市場的10個人中,有7個都是虧損的,有2個會保持盈虧持平,只有1個是真正賺了錢的。
而想像巴菲特那樣賺那么多錢,你要做到的不僅是那十分之一,更是億萬分之一。據巴菲特自己說,他賺錢的原因很簡單:保住本金。當然,對于我們來說,不奢求賺那么多,只希望進入投資理財領域,至少要不虧錢。
◎ 保住本金有多重要
保住本金有多重要,讓我們用數據說話。
假如,買入40塊的股票1000股:
如果下跌5%,就是市值38塊,大約要漲5.5%才夠本;
如果下跌10%,就是市值36塊,大約要漲12%才夠本;
如果下跌20%,就是市值32塊,大約要漲25%才夠本;
如果下跌25%,就是市值30塊,大約要漲33.5%才夠本;
如果下跌30%,就是市值28塊,大約要漲43%才夠本;
如果下跌40%,就是市值24塊,大約要漲67%才夠本;
如果下跌50%,就是市值20塊,大約要漲100%才夠本;
上面的數據清楚展示了一個道理,跌的越多,要漲回去的幅度越大:如果虧損50%,下次就要漲100%才能夠本,也就是要在當前的股價上翻一番才能回本。所以,保住本金,為自己的虧損設一個最大容忍值十分必要。
進入市場,就要時刻記住,風險與收益直接掛鉤,那些高收益的理財方式,背后就意味著高風險,應把本金的安全放在首位。想要培育我們的財富之樹,還想讓它長成參天大樹,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施多少肥、澆多少水、修幾次枝,最重要的是要有種子。本金就是我們的財富之樹的種子,沒有本金這粒種子,我們的財富之樹便無法播種,更不要奢談有所收獲。在投資市場上,保住本金遠遠比賺錢更重要。投資理財前,最應該先考慮的就是如何才能不虧損,保住本金,至于考慮如何盈利則是下一步的事了。我們要先有種子,并且守護好我們的種子,再談怎么把這棵財富之樹種好。如果本金沒有了,那賺錢也只能是空談。
◎ 保住本金就是保命
所謂投資理財,資本最重要,財富最重要,手頭的資本和手中的財富更是我們的保命錢。無論如何,都不要冒過大的風險,而是應該以保本為先,這是投資的大原則。
都說要靠實力取勝,實力越強,勝算也就越大。如果將市場比作戰場,那么,資金就是投資者的實力,實力越強,可能的收獲才會越大。一般而言,只要投資不出現方法上的問題,投資的收益與本錢成正比。投資同一個項目,采用同樣的理財方法,肯定是資本越大,收益越多。因此,一位聰明的投資者會想盡辦法保住本金,如果有可能,還要想盡辦法擴大本金。如果本金充足,高額收益也較容易獲得。
投資的成敗與資金的多寡密切相關,有時候,投資者不是看不準,而是拿不出更多的本金,這就意味著他們再也虧不起了。
所謂血本無歸,就是說投資者沒有有效的保本措施,太按主觀從事,常常走上高風險路線,最后把本金也賠了進去,而聚集資本本來就很困難。
其實巴菲特心里的那筆賬,我們普通投資者也能算得清楚——一旦你投資時損失了一半的本金,要想回到最初的起點,必須將你的資金翻倍。假設年平均投資回報率是12%,要回到最初的起點至少要花6年時間。賠錢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分一秒的事,而賺錢卻是經年累月、一輩子的事。哪一個簡單,哪一個困難,誰都算得清。那么,保住本金,至少意味著你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然,保住本金的同時并不意味著你就一定要畏手畏腳。膽量小的投資者絕對成不了成功的投資者。一個會賺錢的投資者不是不冒風險,而是能穩步地進行風險管理。冒險不算什么,只要保得住本金,在意識到要失利的時候,做好及時撤退的準備就行了。
在《海龜交易法則》中有一句話,有老投資者,也有無所畏懼的投資者,但沒有無所畏懼的老投資者。可見,做投資最重要的事,不是賺錢,而是能少虧錢、不虧錢,即保住本金!
在市場中浮沉,如何才能保住本金呢?嚴格的風險控制必不可少,要為自己的資金安全設置一條鐵的紀律。投資之前,設定一條止損線,并嚴格遵守這條止損線的紀律,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Tips
①對投資者來說,最難做到的就是保住本金。因為誰都想賺錢,看著高收益就忽略了背后隱藏著的高風險。而只有先學會保護自己本金的人,才有資格談賺錢。一個保不住本金的投資者,就像一個光桿司令,沒有部隊也就打不了仗。
②想要保住本金,首先要把投資和生活開支區分開來,分別管理,保證生活基本開支的錢堅決不碰,投資要有止損線,一個基本的能負擔得起的損失范圍。
③投資一些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不要把全部本金都投進去,也不可全部投資一種理財產品,要分散投資,才能分散風險,也較容易保住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