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人吼:解讀鐵人王進喜
- 薛濤
- 1469字
- 2019-01-04 00:04:50
第五章 英雄的足跡

仆人變為主人,中國人民在世界民族之林從此站起來了。中國的恥辱來自石油,中國的驕傲也來自石油!
司鉆與隊長的分歧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勞動模范就是勞動模范。
第二天王進喜帶著大家到3號井場,走進值班房,召集大家開班前會。他環視一遍大家,看看是不是到齊了,然后嚴肅地說:“我們上班一定要把衣服穿好,不能縮縮吊吊(注:甘肅土語,指衣服不整齊),袖口用繩子扎緊,帶好安全帽,防止井架上掉螺絲,一定要小心柴油機飛輪和泥漿泵皮帶輪,不能把衣服絞進去。上二層平臺一定要系好安全帶,拉貓頭不能把繩子纏亂了,上班干工作不能磨磨蹭蹭,要眼尖手快、干凈利索,不能像小腳老太太那樣慢慢騰騰,要機動靈活,動作迅速才行,這樣才不容易發生事故,安全才能有保障。”
王進喜的這段班前講話,是他從細節處抓安全的具體體現。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從小事、從細節去求真務實。他特別注意鉆井工人在工作崗位上的幾個安全關鍵點,這大概正是他到5隊不久,就能把一個經常發生事故的“豆腐隊”,帶成一個先進鉆井隊的奧妙之一吧。
部隊轉業的姚武生隊長,因為對鉆井業務不熟,所以工作中常常有失誤,王進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往往因直來直去,說出自己的看法,姚隊長反而不滿意,說他小看領導,王進喜很生氣,也很苦惱。
一次,在老君廟打井。開鉆前,王進喜發現井架西面的幾根鋼絲繩沒有固定,按說,他不是隊長,也可以不管,也不是他分內的責任。但是,王進喜是位工作非常認真的人,不管不是他的性格,他就把情況報告給姚隊長。
姚隊長聽了王進喜的報告并沒在意,眼看馬上要開鉆了,他又向隊長報告此事,姚隊長因為聽到王進喜好管閑事的匯報太多了,便更不當大事。
天將黑了,馬上開鉆了,王進喜一看鋼絲繩還沒固定,就扔下手頭的活,第三次去反映:“姚隊長,這個地方風大你可能不太清楚,特別是晚上常刮大風,而且多是西北風。如果是東南面的鋼絲繩還好說,可這西北面的鋼絲繩要沒固定好,那可不得了啊!”
姚武生早就有點不耐煩了,心想:這么點小事,不就是幾條鋼絲繩沒固定嗎?有什么了不起?他生氣地說:“不得了能咋?不就是刮點風嗎?我在部隊里見得多啦!我為什么非得聽你在這瞎指揮!我就不信,刮點風,就能把幾十噸重的井架撂翻了過去!”
“姚隊長啊!這話可不能這么說,你可別小看了這個風。”
“你是隊長,還是我是隊長?”這話里可來了火藥味了。
“那依了你又該怎么辦?”

在“學先進比干勁”的會上,王進喜在作報告
“立即派人去把鋼絲繩固定好!”
“王司鉆,我要是不固定呢?……”
“算了算了,操的心多了不耐老,他是隊長,隊長說了沒啥就沒啥。”這時一位好心人貼著王進喜的耳朵說。
“廢話!鋼絲繩不固定好,一刮西北風,那怎么得了?”王進喜不答理那個過來講情的人,大聲說。
隊長煩了,不愿意再聽王進喜的話了,他轉身走了,王進喜仍然堅持。他叫來幾個鉆工,趕緊去固定鋼絲繩。
就在他們三個人緊張地干著的時候,姚隊長大聲在鉆臺上下令道:“開鉆!”
王進喜急了,連連大聲喊道:“停一下,停一下!現在不能開鉆!”但是,沒有人聽他的話。
鉆機在隆隆的轟鳴聲中叫喚著,井架在鉆機的轟鳴中劇烈的抖動著。王進喜和兩名鉆工加緊干,快點干!
這時,井架人字架上的燈突然滅了,隊長命令兩名鉆工去換燈泡……
誰也沒有想到的事真的發生了。西北風突然刮了起來,越刮越大,人在風中搖晃著,井架在大風中搖晃著,王進喜急忙大聲向井架上的兩名鉆工喊道:“喂,快——把——住——了!”
大西北地區的西北風,來得急,刮得也急。瞬間,井場周圍飛沙走石,風力大作,由于井架西邊的鋼絲繩沒有固定好,井架被風刮得直晃悠。忽明忽暗的燈光里,突然一鉆工從井架上被刮了下來……

1956年當隊長后,在井場和戰友們合影。左二為王進喜入黨介紹人王家訓,右一為王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