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人吼:解讀鐵人王進喜
- 薛濤
- 1174字
- 2019-01-04 00:04:48
“鬼門關”變成“解放門”
1949年,在全國即將解放的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大西北,直搗胡宗南、馬步芳的老巢。蔣介石一聽慌了手腳,急令西北長官公署,不能讓共產黨得到玉門油礦,要立即炸掉玉門礦!國民黨在玉門的特別黨支部書記張振邦立即布置要破壞玉門礦。駐扎在高山上的國民黨軍隊,把高射炮口對準了老君廟的口口油井,對準了山間平地上的煉油廠。分散在礦廠各個角落的軍警憲特,反動工頭們也隨時準備下毒手。在這萬分緊急關頭,工人們奮起護礦。當時任甘青分公司經理的鄒明同志,積極支持工人的革命行動,他領導成立了護礦隊,部署了護礦措施。當時礦里給季節工和長工們發銀元,叫他們回家。王進喜趕緊說:“礦是我們的,如果被炸了,上哪吃飯去!不能走!我們也參加護礦隊。”他一頭扎進鉆井隊,幫助拆下鉆機部件,抬到山里去掩埋起來;一會兒又來到采油井上,幫著抬沙子和水泥,把采油樹封閉起來;夜間,他也戴上了紅袖標參加巡邏,發現有破壞者,就沖上去制止。
就在王進喜和工人們奮勇護礦的同時,中共中央收到了國民黨要破壞玉門油礦的情報,毛主席親自批示“要保證玉門安全”。解放軍一野三軍一面派人速去玉門油礦和護礦工人聯絡,做瓦解敵守礦部隊的工作,一面神速進兵。一野三軍九師的裝甲部隊,在黃新廷軍長率領下,一晝夜行軍550華里,于1949年9月25日到達玉門。

美國的第一口油井
玉門解放了,工人、家屬、孩子們興高采烈,以塞上從未有過的熱情,沖出了以往戒備森嚴的檢查站,去歡迎子弟兵。
王進喜拉上自己的好友師云鵬說:“今天解放軍來了,工頭不敢管了,我們可以出去了!”兩人高高興興地沖出了那四根黑柱子作大門的警戒線。
這是王進喜進入玉門礦十年來,第一次自由出入大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把“鬼門關”變成了“解放門”,使苦難油娃王進喜這樣的人們,獲得了自由。
1950年春,新生的玉門礦正式招工,王進喜以頑強的意志通過考試,在老君廟鉆探大隊30型鉆機當上了鉆工,成為解放后我國第一代鉆井工人。
玉門解放后,對玉門油礦實行軍管。由西北野戰軍三軍九師政治部主任康世恩任軍事總代表,對油礦下屬各單位也派了軍代表。
在軍代表的領導下,各項工作迅速展開,王進喜深深感到這一下全部變了樣。
食堂吃上了大米、白面,有了油、肉和各種蔬菜。當王進喜第一次見到饅頭和大米飯時,他驚呆了。
“啊喲,這是怎么的?這……”二十多歲的人了,什么時候見過?從來也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白饅頭和大米飯!真的翻身了!“嘖嘖!”真個翻身了!過去咱吃的是什么?是發了霉、摻了砂子的小米飯,咽不下去,也吃不飽,而且刺得嘴唇牙肉都爛了。看看現在,對比過去,這真是兩個世界,天地之差。
每人發一套工作服,都不舍得穿,留著下班或者出門時,當“禮服”穿。
宿舍里扒掉了大土炕,換上了木板床,鋪上了新被褥。窗戶全換上玻璃,屋子亮堂堂。
災難中的玉門油田終于回到人民的手中,工人成了油田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