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人吼:解讀鐵人王進喜
- 薛濤
- 706字
- 2019-01-04 00:04:47
大戈壁與高山的聯想
大西北人的習慣說法,把沙質較硬的廣漠稱戈壁,是因為西北地區山多、戈壁多,顯得格外荒涼、貧瘠。其實這里到處充滿“啟示”“傳說”,越認真地去思考去聯想,大戈壁和大山的神秘的內涵越多。

中國陸上的第一口油井
山的嚴峻、山的崇高,令人慨嘆。
在與王進喜同志的談話中,他曾提到大戈壁與高山對他的影響,他從山的高大與威嚴中,看到了高山仰止、深沉、執著的品格,懂得了閱盡人間悲歡離合、歷經世事滄桑的氣勢,知道了大山生命的不朽,看到了群山給大千世界帶來的勃勃生機,并使其永葆生命的活力。
王進喜從廣漠的大戈壁中,還看到了人的胸懷與形象,看到了戈壁的博大氣勢與蒼茫無際的風采。
高山不知培育了多少代富于犧牲精神的高大形象,也造就出了幾多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青山埋忠骨,綠水頌英魂,山為之動情,于是舉臂搖動青松翠柏編織的花環,慈愛地獻上火紅的杜鵑,潔白的雪蓮!
但是,歷代文人墨客途經這里,留下了“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的感嘆。其實,這里的山雖然面貌雄峻,形態怪異,可是在它們的地下,卻埋藏著許多豐富的寶藏。
雪山啊,它在我的眼中卻更像叱咤在沙海中的一張巨大無比的風帆,不是嗎?正是因為有了這高掛的帆篷,大西北這片漂浮的土地才不會沉淪;正是有了這高掛的帆篷,一部偉大的歷史舟舸,才能從古老的港灣一直航行到現在而沒有覆沒;正是因為有了這高掛的帆篷,才使無際的潮海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格斗與征服生活的驚濤駭浪的傳說;正是因為有了這高掛的帆篷,漢人、維吾爾人、回民、蒙古人、哈薩克人、滿族人、塔吉克人、錫伯人、柯爾克孜人……才把苦難歲月的渡船,拉到了現代生活的碼頭。
難怪雪山是融化不盡的,原來它是用人們的信念豎起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