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歷史經典故事300
- 李靜 程紹虹
- 1221字
- 2019-01-04 00:12:57
13.大流士設計稱帝

大流士一世塑像
岡比西斯死后,波斯國的大臣們才得知,那個叫高墨達的新皇帝是假的。這時候,波斯安息省省長的兒子大流士正住在首都,他出身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他聯合其他六位貴族密謀了一次政變,殺死了高墨達及其親信。
高墨達死后,大流士和那幾位貴族又商議由誰來當新皇帝,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當皇帝。這一天,他們幾個人又為這件事爭執起來,一個叫歐塔涅斯的貴族提出退出王位的競爭,只要求今后不管誰當了皇帝,都不得對他有不敬的地方。大家都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由誰當皇帝的難題還是沒有解決。最后他們商定,第二天早晨,這六個人乘馬到郊外集合,看誰騎的馬先嘶叫,就讓誰當皇帝。大流士事先讓他的馬夫使了一個計策,使他的馬先叫了起來,就這樣他當上了皇帝。
大流士當上皇帝后,開始時日子并不好過,高墨達死后,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叛亂。大流士騎上戰馬,帶領軍隊攻打巴比倫地區,又重新占領了孟菲斯。他僅僅用了一年時間,歷經18次戰役,終于平定了各地叛亂,使瀕于崩潰的波斯帝國又強大起來。
大流士坐穩了皇帝的寶座后,便著手制定了一大套森嚴的宮廷規矩。上朝時,大流士頭戴閃閃發光的金皇冠,身穿絳紅色的長袍,腰系金絲腰帶,手握黃金權杖,高高地坐在金階之上,身后站著大群高擎羽扇和大傘的隨從和侍衛。大臣朝見時,要跪在地上,在他和大臣之間還要用帷幕隔開,以防大臣的呼吸褻瀆了皇帝。
為了防止出現叛亂,大流士把各個被征服國改為“行省”,直接派總督去統治,并把各行省的貢賦固定下來,還統一了度量衡。為了統一貨幣,大流士下令廢除了所有占領地的貨幣,使用波斯國統一鑄成的金幣。金幣的正面是他本人的頭像,反面是一個弓箭手,這種金幣叫作“大流克”。后世的歷史學家把大流士的這些做法稱為“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的日常飲食極為講究。當上皇帝后,他只喝故鄉的水,每天都要派許多人用專門的銀筒,把他故鄉的水運來,即使在他出游各地時也不例外。大流士還特別喜歡吃愛琴海產的鮮魚,為了能及時地把鮮魚運進波斯王宮,他下令修了一條2000多千米長的大道,稱為“皇道”。這條皇道上設有100多個驛站,愛琴海的鮮魚用驛站快馬,只需要三天時間就可以送到王宮。這條皇道的建成,使波斯國的交通大大改善,我國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后,它便與絲綢之路相接,成為一條便利的東西通道。
公元前520年,躊躇滿志的大流士前往各地巡行。當他巡行到愛克巴坦那附近的一個叫貝希斯敦的小村莊時,吩咐手下人在村旁的懸崖峭壁上刻下了有名的《貝希斯敦銘文》。這個銘文的上半部分是浮雕,浮雕上的大流士左腳踏著倒在地上的高墨達,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與幸福之神阿胡拉·馬茲達;下方刻著八名被繩索綁縛著脖頸的叛亂首領,他們與高大偉岸的大流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浮雕的下半部是用古波斯、埃蘭、阿卡德語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銘文,上面這樣寫著:“我,大流士,偉大的王,萬邦之王,波斯之王,諸省之王,敘斯塔斯帕之子,阿爾沙馬之孫,阿黑門尼德。……按阿胡拉·馬茲達的意旨,我是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