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悠然名館
- 萌徒嫁到,師父不要跑
- 舞慕執(zhí)櫻
- 1538字
- 2018-03-15 16:34:45
軒轅門族規(guī)里有一條,凡君齊書生者,所收之徒必須為軒轅子弟,若非門中之人,不得親授,不得教習。
也就是說,軒轅陸笙是不能收下除了軒轅族外的人,就算收下了,也不能教習斷案之術。
那么對于灝澤擅自做主收下的阮筠琦,如果師傅不同意,師徒的名分就算是蕩然無存了。
可即便師傅同意,也不能傳授筠琦任何東西。
這可如何是好?
灝澤快意的收下了筠琦,卻也一時忘記了這個規(guī)定。畢竟他們都是軒轅族的,已經淡忘了這個與他無關的規(guī)矩。
他們不是循規(guī)蹈矩的典范,但聽說這個規(guī)矩是祖師爺定下來的。
原因無二,君齊書生必須是軒轅族人,由軒轅一脈秉承,尚可與江湖眾勢力抗衡。
繼續(xù)去往悠然館的路上,灝澤也仔細的回憶了一番,有關于歷代君齊書生的人物。
從第一代到師公那一代,的的確確都是他們軒轅族人。
然,不是說,君齊書生令出,江湖也可號召的么?
武林也好,廟堂也罷,不是都可以啟用的么?
雖然灝澤也不覺得可以依賴他們,但至少,“君齊書生”這四個字的份量不會輕。
既然如此,即便是有外人加入,為何忌諱如此?
斷案之術本就不是君齊書生的專權,天下皆應廣為流傳才是。
但軒轅門的先輩們,似乎不打算流傳這些給他們眼中的外族人,倒是有幾本著作,可見過的只有當代君齊書生。
師傅說過,那些書是需要一代一代的君齊書生去不斷的完善和修改的,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學習,倒不如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跟隨別人先看也好,先聽也罷,都是一種好途徑。
看起來,目前也只能這樣教導筠琦了。
如此一想,頗是愧對筠琦。
一抬首,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悠然館前。
漆金匾額見的不少,這玉雕的還真是第一回見。
那玉玲瓏剔透,色澤潤,不過他們并不識得這是什么玉。
那“悠然館”三字,小篆所書,蒼勁有力,看起來就不同一般大戶。
屋檐之高,讓人望而生畏。
“咚咚咚”,灝澤上前敲了門。
筠琦坐于馬背之上,仍舊環(huán)視四周。
這里坊門相接,居住的人倒是也多,但這不是鬧市,所以安安靜靜的。
“你是?”門被打開,一個下人走了出來。
見灝澤不是以往來過府上做客的陌生人,一時好奇。一個少年和一個小男孩?
灝澤粗略打量了他一眼,還好,沒有狗眼看人低的那種粗俗:“在下軒轅灝澤,家?guī)熌司R書生軒轅陸笙,你且稟報你家謝老爺家?guī)煹拿M,他自會知曉。”
這下人眼中閃過一絲無上的崇敬,應是在敬仰師傅。
君齊書生么,天下知者多。
“原是貴客,老爺和大人的關系我們府上是知道的。兩位且隨小的先去大堂……”不想態(tài)度一度謙和,笑臉相迎,“安和,你把馬牽了去。”
入府的第一眼,嘆為觀止。
灝澤甚至忘記將筠琦抱下,只怪這里的奢華,是別的地方都無法比擬的。
雖然他沒去過皇宮,但在他眼中,說這是微型的皇宮都不為過。
不單單因為金碧輝煌,不單單是因為別有洞天,不單單是因為它的恢宏氣勢。
跨進來的第一步,映入眼簾的第一眼,感覺真的來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正前方,竟是一潭湖水,湖中還有一個湖心亭。
湖邊上靠了幾只小舟,遙遙望去,真如落葉隨風搖擺。
湖心亭對面的地方,且大且高,且有段距離,朦朦朧朧,看的并不清晰了。
可正是這樣的不清晰,更令人神往。
往前忘情的走了一二十步,便發(fā)覺另一番情景。
東邊是一片竹林,參差不齊,青黃不一。一看便知是各個品種栽在一處,有種百花齊放的錯覺。
時不時一陣風來,竹林雖有林葉作響,但竹子本身卻堅若磐石不移。
西邊卻奇了,小小的矮山坡上,覆了一層厚厚的、干干的雪。
干的雪,不容易化了。
但這已是初春時節(jié),咸阜早就沒有雪的半點蹤跡,這雪是怎么來的?
仔細一看,山坡之上,好像還栽了雪梅。
香氣并不濃郁,但足以醉心。
“師兄,我們要不要坐船到對岸么?”如果不是筠琦的及時打斷,灝澤還不知道往哪里走下去好呢。
這一打斷,回了神。
本以為,軒轅門中,君齊書生府已經是了不得的府邸。
沒想到在悠然館的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像是避難所那般的寒磣了。
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