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奇跡是這樣發生的——開發你的潛能(2)

(1)理性認識“怯場”,是敬畏還是敵視?

要想克服對成功者的畏懼心理,你首先須對自己對成功者的畏懼心理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崇拜并畏懼權力、金錢和名聲是人類的通病,你有這種心態并不算什么罪惡。所以,你大可不必因為自己對成功者的過分敏感而感到羞恥。

我們之所以對成功者心存畏懼,主要是畏懼對方所掌握的巨大權力、財富和聲名,而在人格上我們并不比他們低賤。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歷史就會發現,為了生存、為了生存得有質量,追名逐利是一般人所趨的大勢,淡泊名利是罕見的特殊現象。

所謂傲世權貴、淡泊名利的人,往往有比較復雜的時代背景。比如陶淵明的家族屬于東晉朝廷的舊人,他出去做官時,正趕上新興的劉宋家族培養自己的勢力、蓄謀顛覆前朝,所以就總挨整。陶淵明脾氣倔強,干脆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政策,自己回家種地了。

有些人見到成功者會心存畏懼,實際上是因為一種復雜情緒的綜合反應。除了敬畏,這之中還有可能包含著敵意。

敵視成功者的人往往有很強烈的逆反心理,或許是在小時候因為和父親或其他家長關系不好,產生了一種本能的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反感。他們心存敵意,不愿意對成功者曲意逢迎,擔心自己得不到對方的歡心,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出于一般社會心理,擔心可能挨對方收拾。

他們的種種算計互相沖突牽制,在心理上無法形成一個絕對優勢的行為指導原則,于是在見到成功者時,就會汗如雨下,不知道說什么好做什么好。

成功者未必有德,更未必招人喜歡。人無完人,何況有些成功者的晉升、發達路的確充滿了不可置評的復雜情況。但是不管人家是否值得尊敬、不管對方出身如何卑微、不管人家做事情如何不堪入目,成功者就是成功者,畢竟是掌握權力、金錢并擁有聲譽的成功者。我們可以不喜歡對方、不齒于對方的人品,但是必須尊重對方的身份、地位,這是社會規則,也是明哲保身、不得罪人的需要。

除了對成功者的地位、身份給予充分的尊重,我們還應該理解這樣一個事實:幾乎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很多問題理解角度不同,評價也就不一樣。比如,有些人善于阿諛奉承,靠拉關系、走后門到高位,從道德的角度看,這固然是值得批判的,但是純粹從技術的角度看,我們卻不能不佩服人家在溝通、組織能力方面的技巧。

如果你能發自內心地挖掘出成功者的獨特優勢,發自內心地認可對方,在跟對方相處時,就能表現得親切、真實、自然得多。

(2)主動尋求機遇

與貴人結識,不能靠瓊瑤劇中灰姑娘變成白天鵝的幻想。我們不否認有如此幸運的人,但是你不是其中的一個。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與貴人相遇的機會。

當人們在談論被稱為“股神”的巴菲特時,常常津津樂道于他獨特的眼光、獨到的價值理念和不敗的投資經歷。其實,除了投資天分外,巴菲特很早就知道去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貴人,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巴菲特原本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在得知兩位著名的證券分析師——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任教于哥倫比亞商學院后,他輾轉來到商學院,成為“金融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大學畢業后,為了繼續跟隨格雷厄姆學習投資,巴菲特甚至愿意不拿報酬,直到將老師的投資精髓學到后,他才出道開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2003年上半年,江南春傾其10年所有,在高檔寫字樓里安裝了價值2000萬的液晶顯示屏后,卻沒有盼來預期的源源不斷的廣告客戶。就在江南春身處每天不斷燒錢的巨大壓力時,同在一層樓辦公的軟銀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余蔚卻意外地“召見”了他。經過一次深刻的交談,一周之后,余蔚撥給江南春第一筆風險投資——50萬美元。這筆錢雖然與日后數千萬美元的投資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卻幫助江南春擺脫了困境。很多人想,江南春的貴人是撞大運撞來的,其實不是,余蔚之所以愿意相助,是因為他早就發現江南春非常勤奮,他幾乎沒有休息日,常常從早晨8點工作到晚上12點,每次在電梯里碰到時,這個年輕人手里總拿著筆記本和策劃書。

你要有主動尋找成功者的智慧,更要具備貴人相助的才能。想要通往財富之路的你,學學這些企業家的“尋貴”精神吧!請在自己的人脈網上放幾張大牌,如果每天只活在既定的圈子里,那么你這個圈子里的貴人肯定是寥寥無幾。

當然,很多人說,面對一些陌生的面孔,自己會很緊張,而且在那種場合往往覺得自己很卑微。在陌生的環境中,不舒適的感覺當然會有,但是一回生兩回熟,打起精神來,度過你的恐懼期,你便會成為新的社交圈里的常客。只有拓寬交往渠道,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擴充人脈網絡,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貴人、結交貴人,獲得貴人的幫助。

3.為了取得成功,你必須有一個長遠的關注重點

為了取得成功,你必須有一個長遠的關注重點,而不是短期的解決方法。你必須拋開眼前的害怕或誘惑,把注意力放在長遠的目標上。

老鷹是鳥類中壽命最長的,它們一般可以活到70歲,但在老鷹40歲時,必須面臨一生中最痛苦的選擇:要么死亡,要么重生。

它們重生的過程非常艱難和殘酷:首先要找個無人的山頂,把自己的喙在山崖的巖石上一點一點的磨掉,直到長出新的喙;然后再用長出的新喙把爪子上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掉,使自己長出新的指甲;最后它們要用新的指甲,把身上的羽毛統統拔掉,等候新的羽毛長出來,之后它才可以重新在天空中翱翔30年。盡管殘酷,老鷹往往選擇重生,而不選擇死亡。

我們所做的一切要么避免痛苦要么獲得快樂。也就是說,一個人做某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可以給他帶來快樂,一個人避免做某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會給他帶來痛苦。“上帝把人類交給兩樣東西控制:痛苦和快樂。它們控制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說的一切,我們所想的一切。”

比如說,為什么有時你選擇去看電影,而不是選擇學習或工作?因為看電影可以帶給你眼前的快樂,而學習或工作帶來的可能是痛苦,即使學習或工作對你有長遠的好處。為什么你每天去上班,即使你不喜歡它,而不是待在家里享受快樂時光?因為工作會帶給你長期快樂。

如果你想減肥,短期的痛苦是抗拒眼前的饑餓感和美味的誘惑,而長期的快樂是感到更健康,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為了成功地減肥,你必須克服短期的痛苦,著眼于長遠的快樂。

如果在生活中,你總是選擇避免眼前的痛苦而選擇眼前的快樂,你很可能成為長遠的失敗者,從而給你帶來更大的長期的痛苦。例如,如果你總是選擇享受你的生活,怎么會有所成就?溫室中的花朵是經不起風浪的。如果你是一朵溫室中的花朵,當你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你將怎么辦?

有一些人正好相反,他們選擇眼前的痛苦,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大的長期的快樂——成功和幸福。為什么你要運動,即使它目前可能是痛苦的?因為你相信它可以給你帶來長遠的健康。為什么有些人選擇學習或工作而不是看電影,即使看電影更愉快?因為這些人相信學習對他們有長遠的好處,可以給他們帶來長遠的快樂。

因此,世上有兩種類型的人:一種人避免眼前的痛苦,追求眼前的快樂,從而給自己帶來長期的痛苦,并成為生活的失敗者;另一種人克服眼前的痛苦,延遲快樂,從而給自己帶來長期的快樂和成功。

(1)凡事都要看得開

凡事都看得開、都寬容,是最大的智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放下就是快樂。放棄也是人生的大智慧,一種美麗,請丟下肩上、心上的包袱,別為外物所累,忘掉不該記住的事情。放不下,才會有煩惱。活在“眼下”就是禪,快樂今天,快樂每天,切莫瞻前顧后,腳踏實地才能實現夢想。

所謂看得開就是始終保持開朗、向上的心境,渾渾噩噩,得過且過,貌似看得開并非真是看得開。一味消極頹廢和一心爭名奪利,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看待人生,該隔著一層面紗,時時產生美好的遐想。總有目標在吸引自己走下去,我們不應糾纏于眼前的得失。

(2)感謝折磨過你的人,折磨過你的事

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失敗是痛苦的經歷,沒有人想要失敗,每個人都想順利地成功。然而,失敗和痛苦是偉大的導師。所有成功的人的共同點是什么?幾乎所有取得極大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大量的痛苦和挫折。這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從這些痛苦和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從而變得更強大。他們從失敗和痛苦中學到的各種東西,使他們更聰明,使他們修正自己的方法,并學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如果沒有這些痛苦和挫折,他們就無法真正學到和體會到某些重要的經驗教訓,就不能變得更堅強,也不能變得更優秀。請記住,人只有從錯誤中才能真正學到某些東西。你有越多的失敗和痛苦,你就能學到越多東西,也就會變得越強大。

(3)生活就是不斷地迎接挑戰

問題和挑戰是成功所需要的。生活就是不斷地迎接挑戰,解決問題,而這常常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生活是很艱難的。然而,生活就是在迎接挑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有意義。困難會喚起我們的勇氣和智慧,使我們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發展,變得成熟。通過解決問題,迎接挑戰,我們才能學到智慧。

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不會自己消失的,你必須克服它們,否則它們總是存在,會永遠成為你成長和發展的障礙。要早點面對問題和挑戰,以避免以后不得不面對它們。而這要求你克服眼前的小痛苦,以避免以后的大痛苦,也就是要先苦后甜。

(4)學會原諒,懂得寬容

痛苦和快樂的原則也可以用來解釋別人的某些行為。為什么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那樣的行為?那要么是因為他們試圖獲得某種快樂,要么是因為試圖避免某種痛苦。

例如,如果有人對你粗魯,可能是因為那人心情不好(他可能只是試圖擺脫痛苦),這并不一定意味著此人想傷害你或此人一貫粗魯。同一個人一小時后或一天后,當他/她的情緒變好時可能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要對其他人的行為過于較真,我們應該試著去理解他們,學會原諒和寬容。

(5)改變感覺,就能改變自己

驅動你的行為的是痛苦和快樂,或者是你的感覺。你的感覺決定你的行動,你會本能地趨向于讓你感覺好的東西,避開讓你感覺痛苦的東西。認識感覺是個人改變的關鍵。如果你想改變你的生活,你要先改變你的感覺!你是一個膽小的人嗎?如果是,你首先得降低你的恐懼感。

例如,你是否害怕接近你的老板或異性?如果是,那是因為你對這一行動感覺害怕。如果你改變了這種感覺,你就改變了你的行動。如何改變這種感覺呢?你可以改變你的想法或改變你的身體狀態。

你可以這樣想:“這個人不難接近,因為其他人都很容易跟他/她接近。其他人都不怕,為什么我要怕?即使我被拒絕,也沒損失什么,還能獲得一些經驗。”

想法改變,你的行為就會改變。或者你可以改變你的身體狀態,也就是說,你可以挺胸站直,做深呼吸,假裝很勇敢,如此就會立即改變你的感覺,從而改變你的行動。

(6)把痛苦轉化成活力

痛苦是推動你打破你現在消極行為的最強大的動力之一。為什么有些人突然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或生活?因為他們終于感到他們當前的行為或生活太痛苦或無聊,所以他們想要走出去,開創新生活。這就是痛苦推動人向前的例證。許多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過去有太多的痛苦。

開發潛能第二法則

——你專注于什么就得到什么

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無窮盡的潛能,但如果不懂得“專注”二字,一切都是枉然的。

什么是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的特點?它既不是勤奮,也不是好運氣或良好的人際關系,而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換句話說,就是要專注于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集中你的主要時間和精力于你最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分散精力,不要因小失大。

1.集中精力才能開發潛能——忙要忙到點子上

互聯網世界競爭激烈,滄海桑田,變化之快令人咋舌。“網絡游戲”、“短信平臺”紛紛強勢登場,不少人捷足先登,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不少人跟風而動,摔得頭破血流。而李彥宏說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

李彥宏說不少人曾鼓動他向網絡游戲、短信等領域涉足,但他并沒有這樣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領域還有很深的潛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將搜索這一個領域不斷翻新。

“在今后的若干年,百度也將只在搜索領域發展。”李彥宏如是說。

在生活中許多人的失敗僅僅是因為他們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小事上。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斷因小事情而分心,從來沒有集中時間和精力。他們可能非常聰明,可能非常有能力,可能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們最終成就很小。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們不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沒有花費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最重要的事上。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得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得遠離不重要的事情,對不重要的小事說不,以集中精力。比如,你應該少看電視或電影,避免不重要的聚會,不要接不重要的電話,有時候要對朋友說不,要盡量避免他人的干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永清县| 女性| 襄垣县| 岐山县| 和林格尔县| 迁安市| 黑水县| 邯郸市| 高密市| 确山县| 尼木县| 普兰店市| 福贡县| 黄陵县| 巴林右旗| 衡水市| 沧源| 新干县| 东莞市| 新邵县| 卫辉市| 来宾市| 普格县| 金寨县| 颍上县| 道真| 南和县| 泾源县| 和林格尔县| 兰溪市| 台安县| 屯留县| 治县。| 兴和县| 道真| 新乐市| 安塞县| 洞头县| 措勤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