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志摩和他的詩
- 再別康橋
- 徐志摩
- 1102字
- 2018-01-08 14:18:38
我是一個信仰感情的人。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名志摩。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寧,祖上世代經商,家境優渥。徐志摩自幼天資甚高,喜好文學。成年后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并拜梁啟超為師。在北方求學時期,他目睹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決定出國深造,去西方尋求改變中國的良方,實行他心中“理想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作為特別生入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的兩年,徐志摩接受了貴族式的教育,他結交西方名士,縱覽名家名作,并深深被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所吸引。這一時期使他建立了理想主義的人生觀,并激起了他創作詩歌的欲望。
1922年回國后,徐志摩開始在報刊上發表詩作,于次年成立新月社,后又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了《現代評論》周刊,并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時徐志摩全程陪同并任翻譯。1925年徐志摩再赴歐洲,游歷了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徐志摩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了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了中國新詩和藝術的發展。同年,徐志摩移居上海,并在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擔任教授。
1925至1926年是徐志摩創作的高峰期,出版了他最富盛名的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鱗爪》、《自剖》、《落葉》。這時期的詩作,大多都表現了徐志摩對于黑暗封建勢力的不滿,洋溢著火熱的激情,但同時也流露出享樂主義的生活態度,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性格。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飛機上除了郵件之外,只有徐志摩一位乘客。開始天氣甚佳,不料在濟南黨家莊一帶忽遇大霧,飛機師為尋覓航線,降低飛行高度,不慎撞到開山山頂,致使機身起火,墜落于山腳,一顆在詩壇初綻光芒的明星就此隕落。
徐志摩的詩字句清新,韻律優美,比喻新奇,神思飄逸,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在中國詩壇獨樹一幟。如今在劍橋大學的草坪上,立著這樣一塊白色的大理石碑,上面鐫刻著“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句廣為國人熟知的詩句,正是徐志摩一生的寫照,也寄托著國人對這位詩人的緬懷之情。
本版《再別康橋》的審校以1983年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的《徐志摩全集·志摩的詩》為底本。
由于年代的關系,作者在行文中的很多用法帶有漢語由古文向白話文轉變的痕跡。例如“底”和“的”的通用,“那”和“哪”的通用等等。為了尊重原著者、保持原作原貌,編者并未對這些表述進行改動,希望以此保留當時的時代痕跡與特色。
龍族(1-4合集)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