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傳統企業知多少

傳統企業(見圖1-1)是相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各個傳統經濟行業內的企業就是傳統企業。在工業時代或是后工業時代,傳統企業都占據著經濟的主導地位并對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企業如果繼續故步自封,那么其發展也終將難以為繼,因此為了持續發展,傳統企業必須轉型升級。

圖1-1 傳統企業景象

1.1.1 傳統企業的“互聯網+”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在“互聯網+”的論壇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聯合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共同發起倡議,成立“中國互聯網+聯盟”。而在2016年的兩會上,“互聯網+”更是被提及12次。

從這個概念被大家認識以來,“互聯網+”(見圖1-2)熱度似乎一直是只增不減。談及“互聯網+”,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應該都是一種新的經濟機會。尤其被國家提高到經濟戰略的高度之后,它的發展又再添一把火。但是很多人依然會有疑問:那么被談論這么多的“互聯網+”到底是什么呢?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又是什么樣的新模式呢?

圖1-2 “互聯網+”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互聯網形態的發展推動以及衍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態。它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融入到經濟社會的各領域之中,使互聯網能優化各種生產要素的配置,從而提升實體經濟的生產力,增加其創新能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其發展呈現出六個具體特征。

1.跨界融合

“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融合,實際上就是一種跨界的思維。采用一種開放、變革的思維使各方面的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產生最大效益。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未來,為了開拓市場,構建新的經濟形態,互聯網一定會與更多行業進行深度的跨界融合。

2.創新驅動

互聯網的特質就是利用互聯網思維,不斷變革、創新,將發展方式由簡單的資源型、勞動力型、技術型轉變為以創新為驅動力的發展模式。

3.重塑結構

“互聯網+”不僅僅是與第三產業融合,也在不斷向第二產業滲透。尤其在與第二產業的結合過程中,實際上會大幅度推動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第二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而且在各種文化結構、地理組成方面,互聯網都將打破以往的種種限制,把整個社會的結構進行方方面面的重塑。

4.尊重人性

互聯網根本的力量還是來自于人。通過互聯網,人們各方面的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更加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分享經濟就是通過有償共享資源,一方獲得紅利,一方獲得信息,各取所需,滿足了人們不同的需求。完全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

5.開放生態

溝通連接,打破邊界,這正是互聯網思維的可貴之處。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去構建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體系,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有多元化的開放觀念,創造一種平衡的生態布局。這樣才能穩定地持續發展。

6.連接一切

“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將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東西連接起來,構建一個完整、開放、有序的“互聯網+”發展模式才是經濟最需要的。

“互聯網+”在發展之中,實際上已經與許多個行業聯系在一起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交通、互聯網教育、互聯網農業……但是從現狀而言,“互聯網+”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各行業對互聯網的利用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例如B2B、B2C(見圖1-3)等模式的興起,實際上就是傳統企業初步運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營銷的初步嘗試。

圖1-3 B2B、B2C

即使是初步發展階段,兩種模式的應用依然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種全然不同的面貌?!盎ヂ摼W+”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在越來越深入的發展中,全民的參與度都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這也就會推進“互聯網+”呈現全方位、爆炸式的發展。

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就是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在目前的發展中,傳統企業不論是第三產業還是第一、二產業,都在與互聯網行業發生融合。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的相加(見圖1-4)。各種創業項目在政策的優勢下正蓬勃發展。

圖1-4 互聯網金融

在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之中,肯定不是簡單地優化升級就能夠做到。其轉型一定會給傳統企業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甚至是巨變。就像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生長一個新的公司??上攵潆y度相較于創業而言,不會有所減小。

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永遠是相互依存的。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如果能夠轉型成功,那么勢必能在這個巨大利潤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而失敗的話,則會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但是在這個“商場如戰場”的情況下,不轉型實際上也是行不通的。時代的浪潮在向前奔涌,靜止不動也就如同是在退步,最后也終將被淘汰。因此,實際上企業只有一個選擇:轉型,而且必須是成功的轉型。

1.1.2 兩種不同的傳統型企業

傳統型企業分為兩種(見圖1-5):一種是以線下實體為核心的傳統企業,也更加貼近我們觀念中的傳統企業。還有一種則是以線上業務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雖然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是二者單向的經營模式實際上是一樣的。單純的線上或者線下實際上都是不夠完整的經營模式,因為在各行業中,由于行業特性的不同,線上或是線下所具有的優勢和缺點都是相對而言的。因此,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圖1-5 傳統型VS互聯網型

1.線下實體經營

在以線下實體經營為模式的企業中,管理結構、經營方式、生產方式、產品結構等都有其特定的方式。數字化程度很低,互聯網上也幾乎找不到關于企業的信息。企業的整個運作流程都不太需要互聯網的參與。

從生產上而言,過程會比較封閉單一,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沒有過多的技術含量。產品以實用價值為主,附加價值會很低,而且生產后得不到反饋,產品的更新換代呈單方向,市場對于產品的評價得不到及時反饋,因而生產者對于市場的反應度會比較差。常會出現某個商品已經不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了,但依然得不到改善的情況。

但也并不是說傳統企業的生產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傳統企業能夠較大規模地進行集中生產,形成規模化效應。只是在信息接受度上有較大的不足。

從銷售渠道上而言,線下實體經營的企業也有其好處。在實體店(見圖1-6)中,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到產品,從而對商品有直接的接觸與了解,能自己判斷商品的質量。

圖1-6 在實體店

而且,在線下實體消費時,多種不同類型的商品集中銷售時能夠提高整體商品的銷售量。在“逛”的時候,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能刺激人的購買欲望,拉動店鋪的營業額。

但是同時,這種線下的實體經營也有相應的弱點。隨著互聯網商業的發展,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商品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在更加便捷的交易方式面前,線下消費總是使人感覺麻煩。尤其是面對一些較為大型的商品時,如果不能有很方便的送貨方式,而是要顧客自己“搬運”回去,這時,顧客可能就不會想在實體店中消費了。

2.互聯網型傳統企業

與業務完全依靠于線下的傳統企業有所不同,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趁著互聯網的春風,有一批現在已經堪稱老牌的網絡公司興起,在020的時代,也可以統稱為“互聯網型傳統企業”了,如騰訊(見圖1-7)、百度、谷歌等。相對于傳統實體企業,這些企業更多會以線上服務為業務主體。

圖1-7 騰訊

這些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信息量會更加全面充足。得到的反饋也很及時,能更有效地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相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它們更好地結合了當前的形勢,因而也能創造經濟效益。

在銷售渠道上,線上交易較線下實體多了一份風險。由于線下交易多呈現一種無形的、電子化的特點,有些時候,難免會有錯誤發生,而這時,作為顧客,能做的其實是非常少的,因此取得顧客的信任對于這些線上服務行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情況下,多數互聯網型企業采取的方式是先消費再付款。在這樣一種模式下,資金的充足就非常重要了。無論為了周轉還是為了繼續發展,相比于實體企業,互聯網企業都需要更加充足的資金。

當顧客因為便利而選擇線上消費時,這對線上商家而言就成了一個額外的工作了。在這份優勢前,商家必須保證物流上的可靠,為顧客提供真正的便利,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因此,如何在增加可靠的物流服務的前提下,依然獲得盈利,是線上商家要思考的問題。

其實,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型企業也并不是不相融合,完全對立地存在。相反,正因為二者各有利弊,能夠互為補充,因此如果二者能夠合作,那么就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互聯網+”的思維模式(見圖1-8)就是讓互聯網能融合多種產業,或是多種經濟方式相加。

圖1-8 相互融合的思維

傳統型企業到互聯網型企業轉變,其實更像是一個升級——在現有的技術工具上的一次成長,卻并沒有真正全面地轉型重生,獲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ヂ摼W型企業就像是信息化之后的傳統企業。而只有真正從生產、經營理念上對傳統型企業進行改革,以一種互聯網的思維去轉型升級,才能使企業有生機勃勃的活力。

1.1.3 產品與渠道與客戶對比

從生產到消費,企業盈利點有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作為生產起點的產品端,一個是作為連接生產到消費的產品營銷渠道,還有一個則是作為終端的客戶。這三者基本上構成了企業盈利點的主要節點,隨著時代的不同、產品屬性的變化等種種因素,這三個重要節點在企業利潤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1.產品

在傳統企業中,產品(見圖1-9)都是傳統企業的經濟核心。產品的利益基本上決定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但是隨著大生產時代的到來,企業生產產品無論從質還是從量上都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其重要地位在經濟鏈中也就開始漸漸下降。而在售貨渠道以及客戶方面,才是搶占市場的新關鍵。

圖1-9 電子實體產品

在以實體經濟為主的傳統企業中,產品是主要競爭力。以產品為盈利中心時,實際上就只能依靠兩方面來取勝:質與量。要么加強產品技術研發更新,要么提高生產效率,取得規模化效益。

但是加大產量獲得的利潤空間其實也并不太大的,因為機械化生產帶來的是一種平均化生產速度。因此,只能加大技術投入研究。這其實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意味。升級產品,就要加大研發投入,但是其更新效果卻并不能保證客戶認可。小小的實用性并不會使顧客接受上漲的差價,而又要升級質量又要維持價格,對生產者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

當然這只是針對生產簡單的商品而言,如果是生產技術要求較高的行業,或是對一些傳統的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傳統企業而言,一點點細微的差別,都會造成商品價格的天差地別。例如蘇繡(見圖1-10),一點點工藝的區別,都會是影響商品價值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行業里,將焦點放在產品上當然是更加重要。

圖1-10 蘇繡工藝

2.渠道

營銷渠道應該說對于大多數行業而言,能夠從產品處節約下更大的利益。而且,幾乎在任何行業,壓縮營銷渠道都是很好的提高效益的方式。在傳統企業中,多數企業采用的是間接營銷的策略。而這種模式對于資源利用和效率而言都是相對較低的。因此,優化產品營銷渠道對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企業競爭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如圖1-11所示的等級營銷渠道,從生產者到消費者成為零級渠道;從生產者到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成為一級渠道。生產者到消費者經歷過幾個中間環節就稱為幾級渠道。零級渠道是效率最高的環節,而三級渠道是最為麻煩的渠道。

在傳統行業中,從一級渠道到三級渠道都被廣泛運用。在這些間接渠道中,產品的價值被大幅度提高,因此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而在零級渠道中,制造商直接向顧客提供產品,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相應的,利潤空間也就得到了大幅度增加。所以可以看出,越能壓縮營銷渠道,也就越能獲得更大的利潤。

圖1-11 等級營銷渠道

隨著經銷階層的形成,物流行業的不斷完善,營銷渠道在產品營銷中所占據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如果能在營銷階段有所革新,那么對于產品市場而言,還是大有好處的。但是同時,很多商家早已經在這點上有所作為。因此競爭空間和經濟優勢在未來也會越來越小。

3.客戶

其實不論是實體產品,還是無形的服務,最后面向的終點都是客戶。生產鏈就是一個從產品到顧客的跳躍過程。因此只要把握住終端,很多問題就會變得簡單。

產品要質量好,或是營銷渠道的改善,實際上都是在指向一個目的地——客戶。只有站在顧客的角度,為他們著想,讓他們受益,才能擴大產品的市場,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因此,其實企業最終盈利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消費者,也就是客戶(見圖1-12)。

圖1-12 顧客就是上帝

在客戶方面,有著越來越多的贏利點。增值服務給商品帶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服務在商品價值中隱含的價值比重實際上是不斷上升的。比如,同樣的一件商品,在淘寶上售賣,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更多的顧客肯定是愿意選擇有“包郵”“送運險費”等標簽的商品。而這樣的服務實際上瞄準的不是商品本身,也不是物流營銷渠道,而是顧客的購買體驗。

想要盈利,最終的來源還是顧客,因此只有增強顧客的滿意度,才能更多地盈利。而且實際上,在顧客方面存在的服務行業的利潤空間是非常廣闊的。只有利用好“顧客”這個支點,才能撬起“利潤”這個大球。

產品、渠道、客戶,作為三個企業盈利點,其實都是不可忽視的。不論說哪一種在當下更能創造經濟效益,三者對于生產商家而言,都是不能放棄的。不能因為當下客戶很重要,就完全放棄產品的研發。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的使用體驗才是他們選擇產品的重要因素。只是對于那些生產簡單產品的傳統企業來說,就更要注意從其他方面入手。三個方面其實并不是割裂開來的,只有產品能夠讓消費者更滿意,產品渠道讓消費者感受到便利,才能真正使客戶選擇自己的產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鄱阳县| 昌乐县| 宜兰市| 金塔县| 桂阳县| 赞皇县| 始兴县| 玉环县| 广水市| 招远市| 乡城县| 胶州市| 瑞金市| 临清市| 肥西县| 开阳县| 鄂温| 塔城市| 赤城县| 台安县| 隆林| 湖南省| 澳门| 内江市| 泌阳县| 阿坝| 伊通| 鄂伦春自治旗| 明溪县| 平果县| 县级市| 丹江口市| 永德县| 谢通门县| 海宁市| 梁平县| 湘潭县| 潼南县| 荥阳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