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芍藥《本經》中品

【釋名】將離、犁食、白木、余容。白者名金芍藥、赤者名木芍藥。

【集解】時珍曰:昔人言洛陽牡丹、揚州芍藥甲天下。今藥中所用,亦多取揚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長,三月開花。其品凡三十余種,有千葉、單葉、樓子之異。入藥宜單葉之根,氣味全濃。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

【修治】時珍曰: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血藥以醋炒耳。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止下痢腹痛后重。

【發明】志曰: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大明曰:赤者補氣,白者補血。弘景曰: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不減當歸。白者道家亦服食之,及煮石用。

【附方】1.消渴引飲:白芍藥、甘草等分,為末,每用一錢,水煎服,日三服。

2.小便五淋:赤芍藥一兩,檳榔一個,面裹煨,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

3.衄血不止:赤芍藥為末,水服二錢匕。

4.衄血咯血:白芍藥一兩,犀角末二錢半,為末,新水服一錢匕,血止為限。

5.赤白帶下,年深月久不瘥者:取白芍藥三兩,并干姜半兩,銼熬令黃,搗末,空心水飲服二錢匕,日再服,只用芍藥炒黑,研末,酒服之。

6.痘瘡脹痛:白芍藥為末,酒服半錢匕。

芍藥

高40~70cm。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復葉,上部葉為三出復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具白色軟骨質細齒。花數朵生莖頂和葉腋,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蓇葖果卵形或卵圓形。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春、秋二季采挖根,除去根莖、須根及泥沙,曬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台北县| 缙云县| 绥中县| 庆元县| 武强县| 徐州市| 芦溪县| 含山县| 庆云县| 辉南县| 双江| 高碑店市| 景泰县| 通渭县| 绥宁县| 陈巴尔虎旗| 宁化县| 青海省| 桐城市| 崇左市| 叶城县| 阿拉善左旗| 仁怀市| 凉城县| 苍梧县| 荃湾区| 同江市| 海南省| 沈丘县| 民权县| 仙游县| 珲春市| 吴堡县| 吴川市| 颍上县| 波密县| 峡江县| 鹿邑县| 吴堡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