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本草綱目:簡(jiǎn)明彩圖版
  • (明)李時(shí)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642字
  • 2019-01-03 00:53:27

芍藥《本經(jīng)》中品

【釋名】將離、犁食、白木、余容。白者名金芍藥、赤者名木芍藥。

【集解】時(shí)珍曰:昔人言洛陽(yáng)牡丹、揚(yáng)州芍藥甲天下。今藥中所用,亦多取揚(yáng)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長(zhǎng),三月開(kāi)花。其品凡三十余種,有千葉、單葉、樓子之異。入藥宜單葉之根,氣味全濃。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

【修治】時(shí)珍曰: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血藥以醋炒耳。

【氣味】苦,平,無(wú)毒。

【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jiān)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止下痢腹痛后重。

【發(fā)明】志曰: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大明曰:赤者補(bǔ)氣,白者補(bǔ)血。弘景曰: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不減當(dāng)歸。白者道家亦服食之,及煮石用。

【附方】1.消渴引飲:白芍藥、甘草等分,為末,每用一錢,水煎服,日三服。

2.小便五淋:赤芍藥一兩,檳榔一個(gè),面裹煨,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

3.衄血不止:赤芍藥為末,水服二錢匕。

4.衄血咯血:白芍藥一兩,犀角末二錢半,為末,新水服一錢匕,血止為限。

5.赤白帶下,年深月久不瘥者:取白芍藥三兩,并干姜半兩,銼熬令黃,搗末,空心水飲服二錢匕,日再服,只用芍藥炒黑,研末,酒服之。

6.痘瘡脹痛:白芍藥為末,酒服半錢匕。

芍藥

高40~70cm。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復(fù)葉,上部葉為三出復(fù)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具白色軟骨質(zhì)細(xì)齒。花數(shù)朵生莖頂和葉腋,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蓇葖果卵形或卵圓形。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春、秋二季采挖根,除去根莖、須根及泥沙,曬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儋州市| 怀集县| 吉安县| 两当县| 鄂托克前旗| 专栏| 上杭县| 石首市| 墨竹工卡县| 霍林郭勒市| 淮南市| 平原县| 潍坊市| 深圳市| 老河口市| 鄯善县| 班戈县| 福州市| 松江区| 道真| 民勤县| 梓潼县| 临沂市| 黄浦区| 东丰县| 太保市| 蓬安县| 徐汇区| 越西县| 夏津县| 石泉县| 河南省| 绥中县| 余庆县| 宁武县| 博兴县| 江永县| 滦平县| 都昌县|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