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604字
- 2019-01-03 00:53:16
貫眾《本經》下品
【釋名】貫節、貫渠、百頭、虎卷、扁苻、草鴟頭、黑狗脊、鳳尾草。時珍曰:此草葉莖如鳳尾,其根一本而眾枝貫之,故草名鳳尾,根名貫眾、貫節、貫渠。
【集解】頌曰:今陜西、河東州郡及荊、襄間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葉大如蕨。莖干三棱。葉綠色似雞翎,又名鳳尾草。其根紫黑色,形如犬爪,下有黑須毛,又似老鴟。時珍曰:多生山陰近水處。數根叢生,一根數莖,莖大如箸,其涎滑。其葉兩兩對生,如狗脊之葉而無鋸齒,青黃色,面深背淺。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須叢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狀如伏鴟。
根【氣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治下血崩中帶下,產后血氣脹痛,斑疹毒,漆毒,骨哽。解豬病。
【發明】時珍曰:貫眾大治婦人血氣,根汁能制三黃,化五金,伏鐘乳,結砂制汞,且能解毒軟堅。
【附方】1.鼻衄不止:貫眾根末,水服一錢。
2.女人血崩:貫眾半兩,煎酒服之,立止。
3.痘瘡不快:用貫眾、赤芍藥各一錢,升麻、甘草各五分,入淡竹葉三片,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
4.頭瘡白禿:貫眾、白芷為末,油調涂之。
5.漆瘡作癢:油調貫眾末,涂之。
6.血痢不止:貫眾五錢,煎酒服。
7.便毒腫痛:貫眾,酒服二錢,良。
粗莖鱗毛蕨
(今貫眾原植物為粗莖鱗毛蕨):
葉簇生于根莖頂端;葉柄基部以上直達葉軸密生棕色條形至鉆形狹鱗片,葉片倒披針形,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羽片無柄。分布于東北、內蒙古、河北等地。秋季采挖,削去葉柄,須根,除去泥沙,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