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382字
- 2019-01-03 00:53:10
食鹽宋《嘉祐》
【釋名】鹺。時珍曰:鹽字,象器中煎鹵之形。
【氣味】甘、咸,寒,無毒。
【主治】腸胃結熱喘逆,胸中病,令人吐。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吐一切時氣風熱、痰飲關格諸病。
【附方】1.一切腳氣:鹽三升,蒸熱分裹,近壁,以腳踏之,令腳心熱。又和槐白皮蒸之,尤良。夜夜用之。
2.腳氣疼痛:每夜用鹽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以熱湯泡洗。
3.婦人陰痛:青布裹鹽,熨之。
4.漏精白濁:雪白鹽一兩(并筑緊固濟,煅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藥各一兩,為末,棗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棗湯下三十丸。
5.下痢肛痛不可忍者:熬鹽包坐熨之。
6.飲酒不醉:凡飲酒,先食鹽一匕,則后飲必倍。
7.風病耳鳴:鹽五升蒸熱,以耳枕之,冷復易之。
8.目中浮翳遮睛:白鹽生研少許,頻點屢效,小兒亦宜。
9.手足疣目:鹽敷上,以舌舐之。不過三度,瘥。
10.蜈蚣咬人,蜂蠆叮螫:嚼鹽涂之,或鹽湯浸之,妙。
11.熱癰作癢:以鹽摩其四周,即止。